>>第十一届CASIO杯翻译竞赛原文(英语组)

>>第十一届CASIO杯翻译竞赛英语组参赛译文评析

>>第十一届CASIO杯翻译竞赛日语组参考译文

第十一届CASIO杯翻译竞赛获奖译文(英语组)
莱昂内尔•阿斯博 [英] 马丁•艾米斯 作 徐弘 译

为了描绘伦敦自治市迪斯顿[1],我们借用混沌之诗[2]:
物物相克,同在一体而
冷热相争、干湿相抗、软硬相攻、轻重相击。

德斯生活在隧道里。一条从公寓通往学校,另一条从学校回到公寓。也包括往返格雷丝住所的所有狭窄的街道小巷。他生活在隧道里……然而对于这个敏感的人,在迪斯顿市确实只有一个地方可以看一看。看哪里?向上看,向上。

白色天空之下是斯奎尔斯弗里学校:软弱无能的校长,穿着人造丝运动服的意志消沉的老师,设有绊网和陷阱的狭小破烂的体育馆,生活顾问(“每个孩子都重要”[3]),特殊教育需求协调员(专管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另外,斯奎尔斯弗里学校也创下了多项纪录:最多的出警数、最少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通过数、最高的旷课率。该校还在停学、开除、转学到学生收容处这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收容处呆过的学生,其之后的去处往往会是青少年托管中心,接着便是青少年犯管教所。莱昂内尔也是这么一路过来的。他总会聊起在管教所(他称其为幽邑[4])断断续续五年半的经历,言语中夹杂着悔恨和喜悦,仿佛在回忆一段走向成年的必经之路,无法回避而又苦乐参半。他往往会这样回忆道:“我会离开一个月,然后又回到北部那个幽邑。”

* * *

另一方面,斯奎尔斯弗里学校的教师办公室里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学习顾问,叫文森特•蒂格。
你是怎么了,德斯蒙德?以前你一直是个吊儿郎当的小混蛋,现在却似乎对读书贪得无厌。接下来准备干吗?
先生,我打算学几门现代语言,还有历史、社会学、天文学,还有——
你可学不了所有东西。

我可以的。我是文艺复兴男孩,不是吗?
……你想要观赏那个微笑[5],小伙子。好吧,我们看你的表现,你现在可以走了。

在校园里呢?从表面上看,德斯是遭受迫害的最佳候选人。他很少逃学,从来不在课上睡觉,也不殴打老师或是在厕所注射毒品。他喜欢和女性结伴(斯奎尔斯弗里学校的女性非常粗野)。所以,按正常情况,德斯会被恶狠狠地欺负,就像其他所有不合群的学生(书呆子[6]、软蛋、四眼、满身臭汗的胖子)被欺负到近乎要自杀或者更严重的地步一样。他们给德斯起了“跳绳”和“跳房子”的外号,但他没有受到欺负。什么道理呢?拿林戈叔叔[7]最爱的话来说,那就是傻瓜也知道的事。德斯蒙德•佩珀代因是不可侵犯的,因为他是莱昂内尔•阿斯博的侄子和被监护人。

在街上则不一样。莱昂内尔会送德斯去斯奎尔斯弗里学校,并在当天接他回来。这种情况每学期的确会有一次。(接送时,莱昂内尔会异常吃力地用粗铁链牵着两条垂涎的斗牛犬。)但要是觉得整片辖区的每一个帮派流氓和恶棍(以及每一个牙买加毒贩子和伊斯兰暴力分子)都听说过这个反社会的大人物,那便是犯了愚蠢的错误。而到了夜里也不一样,因为各式各样的人会在天黑后出没于街头……德斯生性敏捷,要不是这样,他是不适合在迪斯顿市生活的。对于莱昂内尔,暴力是数一数二的本性。在他十八个月大时就有人断言他将来是无法管束的。而对于德斯,暴力是异己的。他总觉得,虽然暴力的确是极端而又无所不在的,但却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这一天,他走过隧道上了学。但在回家的路上,他佯装朝侧边走,并且绕了道。虽然犹豫不决而又极度忸怩,他还是走进了布林柏路上的公共图书馆。斯奎尔斯弗里学校当然也有一个图书馆,是一个偏远的活动房屋,地上散布着一些初级读物和撕坏的平装书……但这所公共图书馆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排排昂首挺胸的书架,就像胸口挂满勋章的将军。什么权利或头衔能让你要求享用这些书呢?他走进了阅览室,报纸牢固地夹在了长长的木支架上,看似可供取阅。他走过去时没有人拦住他。

他当然在街头铺子和其他地方见到过各种日报,也在奶奶那里见到过《电讯报》。但他实际读过的报纸仅限于《清晨云雀》[8],它们是莱昂内尔留在公寓里的,全都揉皱成一团,就像风滚草做的折纸。(偶尔也有《迪斯顿公报》。)德斯充满敬意地将视线一一停留于《泰晤士报》《独立报》《卫报》,然后伸手取了《太阳报》。这份报纸至少看上去像《清晨云雀》,封面上印有深红色的标志,也有某位足球球员的未婚妻的照片,她蹒跚着走出夜总会,鲜血从脖子上淌下。当然,不出所料的是,在报纸第三页(简要新闻)有一个肌肉发达、长着红发的人,他穿着灯笼短裤,戴着墨西哥宽边帽。

但再往后翻时,所有相似的地方都不见了。你能看到丑闻和八卦,以及更多女人的图片和文字,但同时也有国际新闻、议会报告、各种评论和分析……在此之前,德斯将《清晨云雀》视为能够准确反映现实的一份报纸。当然,他有时也会觉得它是一份地方性报纸(《公报》附带的轻松读物),这是报纸忠于这个自治市的风俗习惯。但此时此刻,他站在那里,手中的《太阳报》微微颤抖,而《清晨云雀》则显露出了其本质——一份每日发行的小报,内容敷衍了事,却又装作一份刊载重要信息的报纸。

另外需要介绍的是,《太阳报》有一个私事广告栏,这个栏目的负责人并非玩世不恭的珍娜维芙,而是一位叫达芙妮的女人,她长相聪慧,年老而受人爱戴。那天,她富有怜悯心地处理了许多重要问题和窘境,推荐了一些小册子和求助热线,显得很真诚……

注释:

[1]迪斯顿(Diston):作者虚构的一个伦敦自治市,其名称与真实存在的位于伦敦东北部的多斯顿(Dalston)相接近。
[2]此处引用的诗句取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混沌(Chaos)意指宇宙形成前模糊一团、没有秩序的景象,各种彼此冲突的元素乱堆在一起。
[3]每个孩子都重要(Every Child Matters):英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政策和发展计划。其旨在强调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致力于缩小孩子们的发展差距。
[4]此处原文为Yoi,是Young Offender Institution(青少年犯管教所)的首字母缩略词,为莱昂内尔口头表达方便而使用。此处翻译时追求音意兼顾。
[5]指蒙娜丽莎的微笑。
[6]此处原文为swats(复数,意为猛击、特警),疑为笔误,似应为与其发音相同、拼写接近的swots(复数,意为苦读、书呆子)。
[7]指林戈•斯塔(Ringo Starr)。他是英国一名非常出色的音乐人和演员,曾加入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
[8] 《清晨云雀》(Morning Lark):作者虚构的一份黄色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