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限制我交朋友”占21%,排在第四位。其中特别对于中学生而言,“限制我交朋友”成为对父母的三大不满之一。

一、“爸爸、妈妈,我需要朋友。”

留心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与同伴和谐相处的孩子,往往都平安健康,没有朋友的孩子却容易发生问题。

对孩子来说,交往是一种重要的精神需求。儿童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种学习是在与其他人尤其是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父母需要反思您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朋友的。

广东惠阳县的一位女孩来信说:

我的父母很怪,他们对我的朋友总是特别敏感。如果我想和女同学交朋友,需要经过他们的“资格审查”。学习不好的不能交,讲话太多的不能交,打扮太漂亮的不能交,眼神太灵活的不能交。如果我想和男生交朋友,干脆免谈。你瞧,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我还能有朋友吗?

一次历史考试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两位男生同路,谁知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却问我:“和你同路的那两个戴眼镜的人是谁?你在左边,他们两个在右边。”我真受不了妈妈这种询问的态度,但我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在他们眼里,我已经是个心里有秘密的半大不小的人了。

一次,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碰见两个同年级的男生,大家平时都挺熟的。他们说想到我家去聊聊,顺便认一下门,我答应了。虽然我知道父母将会怎样为难我,可我还是带他们到我家了。路上我跟他们说,要他们对我父母说他们是我的同学,是来找我借书的。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希望又被父母骂,不希望弄得不愉快。

到了我家,还好,父母还算给我面子,没有当时把他们赶走。但是,爸爸不时地到我的小屋里来看看,其实他是来监视我们的。那两个同学也觉得很别扭,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我把他们送出门,刚回到家,爸爸就铁青着脸问我:“他们是干什么的?”我说是我的同学。他又问:“跟你是一个班的吗?”我说不是。爸爸又说:“那你怎么把他们招引来了?”我当时就忍无可忍,什么叫“招引”啊?爸爸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来挖苦我?

父母们可以想一想,在您的家里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也许,您的家庭中没有这种“比较过分的事件”,但您是否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过一些与伙伴交往的机会?

一般来说,父母都会懂得孩子交朋友的重要,只是对孩子的交往不放心,往往就偏于严加控制,从而导致和孩子的矛盾激化。也许,父母换个思路效果会好些:孩子交朋友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的责任一是尊重二是引导。任何人的成长都是跌跌撞撞的,交朋友也是磕磕碰碰的,这就是规律,而规律是改变不了的。父母想替孩子付学费也是瞎操心。

二、“爸妈,像朋友一样帮助我吧!”

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更要教会孩子与同伴交往。这也可以说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就是孩子的同伴交往,两个基本点就是支持和指导。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

女孩小帆上小学时,见一个外地来的女生唐凌常受人歧视,就产生了同情心,主动与她交往。小帆的父母发现唐凌讲吃讲穿,不太愿意自己的女儿与这样的人来往。但是,他们觉得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同情心,应该鼓励,于是照样欢迎唐凌来家里玩。这样,两个孩子渐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临毕业时,唐凌退学跟着妈妈经商去了,但与小帆依然保持着友谊。上初中后,小帆又和唐凌见了一面,回来对父母讲了唐凌的变化,比如衣着高档华丽、花钱大手大脚等等。父母听了便和女儿一起仔细分析,引导女儿对唐凌不太健康的苗头保持一定距离。小帆表示朋友关系要顺其自然,但不会受她的影响。几年后的一天,小帆告诉父母,接到唐凌几次电话,说她家里着了火,急需借一万元钱,希望小帆帮忙。父母表示,如果情况属实,当然要尽力相助。为了慎重,马上找人了解唐凌家的情况。然而,真实情况却让小帆一家人非常意外,唐凌家根本就没有着火,而是做生意的钱不够。小帆非常生气,向父母道歉后,彻底断绝了与唐凌的关系。

从这个案例来看,小帆的父母理解和尊重孩子,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在现实中学会交友,学会脱离友谊陷阱,学会避免危险。这样的教育刻骨铭心,孩子将受益终生。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需要在与伙伴们的交往中学习人际交往的一些规则。我们应当看到,交往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伙伴群体交往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