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互联网教育黄埔军校名师班课程在第一天,各位讲师主要围绕着互联网教育运营分享干货。而在第二天的课程里,各位沪江的老师们分享了更多关于如何将传统教育引入互联网教育的干货,力求反转O2O,让互联网教育不走寻常路!

 

一、互联网教师属性和师资管理(师资负责人:Echo)

 


1. 互联网教师属性

  • 专业素养

ESA教学理念,即engage、study、activate,在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中,Harmer (2000)[4]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对语言教学而言,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engage)、对语言的研究学习(study)、激活运用(activate)是确保语言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大部分的外语语言课都必须包括这三个要素

 

  • 运营能力 

CT运营可广化为在线课程运营

 

  • 营销能力

内部运营指在已有粉丝中二次拉拢付费用户和提高用户粘度,而外部运营指推动已有粉丝同化其他用户成为粉丝,并最终进阶为付费用户。

 

 

2. 师资管理

  • 内部

 

 

  • 外部

 

 

二、线下教育走上反转O2O之路(法语名师:安红)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不能强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很难创造出学习氛围、讲师良莠不齐缺少规范、易造成盗版等。但瑕不掩瑜,互联网教育优点同样有目共睹,光是学生数量就不可比拟,更不用说它独有的粉丝经济、异步教学、大数据库、异地资源共享、内容丰富多样等等的特质。因此,沉淀传统线下教育的优秀地方,并最终结合互联网进行双线教学将是我们可以看得到教育趋势。

不过与传统线下不同,做互联网教育需做以下准备—— 


1、老师包装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虚拟平台,在这里很少会有严苛的传统师生观念,更多的是一种统计朋友间的知识传递,所以常见又备受欢迎讲师风格包括:萌型、幽默型、女神/男神型、大神型、励志型。 


2、宣传渠道

如开篇所说,好的资源却没有好的推广就如同瘸腿跑步。且不谈最终会有多少用户被真正地吸引过来,能将资源展现在更多的用户面前也很重要,而现在可以参考的渠道有:沪江或其他大型平台网站、社区(部落、碎碎、日志)、移动端(微博、微信)、公开课等。 


3、做公开课

首先要有贴切的名字,其次要定点、定时间,再者开篇最好是轻松的引入,最后要坚持积累人气以转化成最终的付费用户。

 

三、教育在互联网中华丽转身(教学总监:朱学松)

 


在各类的电子商务之中,教育行业一直都是匹难以驯服的黑马。

首先它拥有丰富的内涵底蕴,几千年来都是通过传授和传承的方式来延续知识的生命,因此像其他电商那样完全颠覆传统的模式——直接在线上重新来过——是绝对不适合教育行业的。所以如果想让教育在互联网拥有一片适合长期发展的天地,就应该先承认传统线下教育的社会属性和存在意义,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再做到融合和创新,才能令教育在互联网之中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 


1. 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的相遇

若想做好互联网教育,单纯地依靠互联网技术或传统教育的其中某个是绝对不够的。而这两个部分就好比是工具和内容,失去工具的内容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失去内容的工具传播也没有效果,因此任意缺掉哪个部分都会令互联网教育变成瘸腿走路。 

 

2. 互联网属性与教育属性的平衡

相遇之后便是相融,因此求同存异、取其精华才是上上之策。

第一,在体制内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容之间,我们可以善加利用体制内通过论文来激励老师沉淀自己的才学,或是效仿社会教育中通过更开放工整的绩效评定方法来激励老师对教学的热情;第二,在传统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之间,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线下教育互动更灵活但线上教育师资更灵活的特点,来摸索最好的授课模式;第三,在企业盈利属性和学校服务属性指尖,要既做有良心的互联网教育,同时也做有精品内容的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本身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属性,即高度整合用户的碎片时间,所以短小而精致的趣味教学会远比内容紧凑的大课更能让用户欣然接受。但与此同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越精短的教学就越不允许在内容里冲充斥无关的题外话,所以哪怕是要强调效果,用户的学习效率仍是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 

 

3. “打通”团队内各部门的职能

任何一个产品都需要多方向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完成,所以充分地了解好团队内所有部门的职能,将使得成员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职能。而要做到打通团队内各部 门的职能,则需要解决一下三个问题:首先了解彼此都在做什么,然后知道它;其次了解彼此为什么要这么做,接着成为它;最后了解彼此要什么,做到满足它。 

 

4. 互联网教育运营

无论学校还是老师,都应该是为了引导或帮助学生们去学习的辅助工具,这是教育的核心本质,同时也是互联网极致服务的本质。只有将学生当作用户去共情以待,设身处地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真正需要的、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做好互联网教育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