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存之惑:成长之路

成长路上人人都需要有一个认清“我是谁”的过程

一个女生究竟应该几岁结婚,几岁生小孩,这本来是一个很个人的问题,我甚至也不觉得这需要拿出来当成一个话题来讨论。但是直到有一天,和两个女生朋友吃完早午餐后,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大可讨论的话题。但只不过,我想说的仍然不是几岁该干什么,或者讨论女性恋爱结婚观念的问题,而是自我成长。

那次早午餐,我们三个女生,坐在我左边的是英国女孩,目前在一家幼儿教育机构做研究员。我的右边坐着的是中国女孩,她在伦敦也有稳定的工作。英国的早午餐时间,本来就是女生唧唧咋咋的gossip时间。让我感觉不同的是,坐我左边的女生很快乐,右边的则一直垂头丧气。

我本来已经很习惯一直以来三人的对话和聊天气氛,但因为那位不开心女生情绪低落了很长一阵子。尽管我们都知道是因为恋爱使她伤神,可那次,也是很少有的一次,英国女孩忍不住“郑重其事”和她来了一次彻底的谈话。

接受自己

夹在中间的我,其实早就意识到造成她们开心与否的原因,并不是有无男朋友,或者是收入高低,职业选择等等因素。而是,作为女性,一种从内到外接受自己的意念,让她们的生活,或者对生活的态度如此不同。

这位英国女生,18岁高中毕业后,利用“间隔年”时间,去泰国曼谷做工赚学费,回英国后一边打工挣钱一边读书,中途一直有去中东或者非洲做或长或短的义工。去年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搬来伦敦开始工作。她的生活里,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关注,生活在非洲的儿童,或者是在耶路撒冷的弥撒者,他们原可以不生活在她的世界里,但是她选择主动去关注这些人或者事。而正因为如此,她的生活也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像她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恐怕很难花大把的时间劳神在想为什么男朋友不陪我吃晚饭这种问题上。

这位快乐姑娘,个子不算高大,但聪明,做事认真。与她共事过的人都很喜欢她,会被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所感染。咋听上去,以为她是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有着顺利和骄傲的青春期。但一切都恰恰相反,我曾问过她如何处理难关,她只是淡淡的说:“don't say anything, just keep going"。反而是这句淡淡的话常常出现在耳边,尤其当我自己也面对困难的时候。在我看来,她的快乐和自信的源泉,不完全来自别人对她的评价,她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但也不孤立于人群之外。

我身边的这两位女生,一个选择通过帮助别人来改变自己,一个选择等待别人来改变自己。早午餐吃完后,回家的路上,心情很复杂。

我知道,我们的教育让我们从很小开始就意识到身为女性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被教育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但是教育的平等,更应该让我们知道,不论女性还是男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我们都需要完整的成长。这其中,有自我内心丰富的探索,也有对外部世界好奇心的探索。不管是从由外部压力促使我们的改变,还是自我需求的转变。

总之,我们都需要有一个认清“我是谁”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恋爱本身无关,强大独立的个体意识也与是否可以恋爱无关。也就是说,其实,恋爱本身不会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你也不能希冀和等待一个人的出现,让他来许诺你更美好未来。你的未来就在自己的手里,而你要做的仅仅只是相信自己,将属于自己的幸运牢牢的握住。这些话我想对那个不快乐的女孩说,但到最后,我仍然没有说出口。

我想,大概我们都有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可我仍然希望不管怎样,你都能勇于诚实面对自己,不怕失败,不后悔走的每一步,认真努力的付出,即使后悔,即使失败,也有勇气检视每一个过去,然后再重新上路。

还有,我还想对那个不快乐的女孩说:你知道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在这条路上徘徊过。

这条路,它早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做--成长之路。

(责编:路西)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