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移动平台将成为未来高校信息化当仁不让的主角,因为它与未来计算模式相吻合,以用户为中心,提供Anytime、Anywhere、Anyway的服务与应用。

      正在发生的变化:迈向移动互联网

      清华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无线与移动网络技术研究室负责人李贺武正忙于清华大学校园移动应用平台“AtTsinghua”的开发。不久前该平台的安卓版本客户端上线,第一周的下载量就达到2000多。现在iOS版本也上线了。

      早在2007年本刊采访他时,他给记者看一份正在翻译中的资料。这份长达几十页的翻译稿的第一段话是:“在未来的10到15年,可以预计到互联网上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互联网应用将会受到不断增长的移动设备和无线设备的驱使。预计最早在2010年,移动和无线设备的数目会超过有线PC的数目。”那时觉得离文章中所说的光景还很遥远,却不曾想改变来得如此之快。

      根据IDC的预测,2012年移动设备出货量超过PC的两倍。最新的一份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网民正从PC端向手机端迁移,平均每天访问手机网络6.49次,累积达4小时。高校中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北京大学计算中心2012年5月对接入校园网各类设备的统计,北京大学移动终端的接入数量已占总接入数的54%。

      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最终彻底打开了通向移动应用的大门。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一个与传统手机市场全然不同的格局。一个颠覆性的改变是,在这一轮竞争中,智能终端厂商完胜手机厂商,如iPhone超过Nokia 、Google收购Motorola。其次,从发展趋势上看,软硬件的协同成为趋势,如iPhone+iOS;GPhone+Android。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对移动智能终端的依赖度更高。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便于携带,越来越多的学生将其视为一种学习工具。

      智能终端甚至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IT界的一件大事:“人们变得愿意为某一个应用付费”。在斯坦福大学,60%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为一款学习辅助应用花费最多5英镑。人们希望借助移动终端来改变教育的一些情景。而且,改变也确实在发生。比如,一些大学正在使用它来为学生或家长提供虚拟校园参观。在博物馆,游客们可以使用移动设备听取收藏品的介绍。还有现在非常流行的移动图书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图书的信息,或者在网上看电子书。移动教学也迎来了它的热潮,比如在苹果iTunes U上,有来自1000多所著名大学(包括杜克大学、耶鲁大学、MIT等)的50多万免费讲座、书籍,以及视频,这些内容在今年5月份的统计中已经有超过5000万的下载量。斯坦福iTunes U高级项目经理表示,“这(5000万下载量)说明高质量的教育内容的需求量很大”。

      相关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赋予了互联网位置移动能力。可以回答“我在哪里?我周围有谁?”这些重要的问题。此外,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特质明显。这都是它的魅力所在。

      大学移动应用之路:移植只是开始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前景,全世界2000多所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移动之路。斯坦福大学最早拥有自己的移动平台。对此,高等教育纪事互动新闻设计师Josh Keller指出,在移动应用上的投入使得斯坦福大学密切了校内关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价值。随后,MIT、哈佛大学等纷纷推出移动平台。这些平台覆盖了iOS、安卓以及黑莓等多个系统,以iOS为主。

      实用性是移动应用首先考虑的。如MIT的应用程序包括一个实时校车跟踪程序,且能提供停站预测时间的通知,使学生们在收到提醒后能立即出发赶车;斯坦福大学的视频应用备受欢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移动应用程序包括校车路线和课程安排功能,还具备天气功能;阿拉巴马大学的标志性移动应用程序是其运动门户网,该应用程序不仅提供每个运动场的安排,还更新得分情况以及运动员的相关新闻。总结国外大学的应用,清华大学李贺武认为,“各学校形式有别,不过内容大致相同。大体来看,主要以五类应用为主,包括位置导航、基础设施、视频资源、信息通知、社交活动等。”

      大概从2011年开始,移动平台开始出现在国内大学中,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平台。总体来看,这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高,此外,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是,这次的移动平台建设与学生密不可分。例如北京大学的移动平台“颐和园路5号”就是完全由学生来开发的,后期北大希望“收编”,不过学生们更乐于自己来创业。

      对比来看,国外主要针对iOS系统,而国内则是安卓和iOS平分天下,甚至安卓平台的份额更多。李贺武总结认为,目前国内高校中,五类应用比较受欢迎,包括校园地图、校园日历,信息管理、新闻中心、社交。不过,其中社交的成分并不多,尤其是缺乏一些交互性的应用,像中科大这样把BBS也集成到移动平台上的高校比较少见。此外,国外的移动应用比较注重服务,国内的重点在于管理,从应用分类来看,国内很少有视频应用的提供,而国外视频课程很多,且很受欢迎。

      由于移动平台应用贴近学生生活,提供给学生诸如找教室、查成绩、班车情况等应用,所以推出之后倍受欢迎,如在复旦大学,学生认为“i复旦”是一个非常“洋气、有用”的应用,中科大“掌上科大”的粉丝也非常多。

      不过业界专家认为,这只是移动平台的第一步——移植。李贺武表示,就阶段性来看,国内跟国外都处于移动应用的第一阶段,即只是将有线网的内容移植到移动终端。移植的好处是用户使用的感觉跟原来一样,但缺点是并没有把“移动”这个内涵充分体现出。“显然,简单的移植与复制应用并不是未来的方向。我们必须研究‘移动’这个概念。”他认为,校园移动互联网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现有模式(如校园门户)照搬到移动环境下,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重新思考创新性的校园应用模式。

      未来的移动校园:把握“人”与“物”

      关注技术问题之外,移动平台面临着最本质的问题:发展什么样的应用?相关人士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落脚点将是“人”或者“物”,如果是物,相信二维码会是物方面最大潜在胜出者。如果落脚点是人,那么社交一定胜出。

      大学的移动平台与社会性的移动平台从焦点来说是一致的。相关人士认为,未来以下服务或成主流:移动社区、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移动支付。

      首先,从社区来看,社区最大的魅力在于“人气”。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这很重要。因为用户不仅仅是网络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创造者。许多其他应用与社区相互连接才能发挥更大价值,也就是说,社交渗透于各种应用中。比如校车查询,尤其在多校区大学,学生往来于各个校区,对校车信息的需求非常旺盛。现在的移动平台不仅能提供班车的班次信息等,还能实时校车跟踪程序,提供停站预测时间的通知,使学生们在收到提醒后能立即出发赶车。不过实际上,在班车的信息中,还缺乏交互性内容。这其实是非常吸引用户的。比如,师生们在等车乘车过程中可以发送自己关于班车的信息和内容,这一点类似于微博上,很多人会在开车出发途中看一眼交通微博的信息,知道哪条路在拥堵,而哪条路比较畅通,这样就可以选择较为畅通的道路来行驶。为什么这么重视交互性的内容呢?因为:人是信息的最直接的获取者,只有信息不断地更新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一成不变的信息不是大家需要的信息。目前来看,大学里提供具有交互性内容的移动应用并不多,这可能需要在技术方面做一些延展。

      另外,位置服务是移动互联网中颇为重要也很具吸引力的一项应用。李贺武认为,这几乎是移动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属性。“我在哪里?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可以将定位发挥到极致。去年一个美国军人执行任务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这个终端里安装了一个类似谷歌卫星地图的定制应用,用它来实时更新与数十个武装分子激战战友的精确位置。他表示:“该设备可帮助你在交火中指引武器的使用。毫无疑问,这有助于减少士兵的伤亡。”

      而具体到学校,李贺武认为,定位服务将是未来移动平台的主力应用。目前的GPS并不支持室内定位,实际上,小范围内的定位非常有需求。“洗手间在哪里,会议室在哪里?咖啡馆在哪里?在清华大学经常有人想找到图书馆,想去“荷塘月色”,在过去你要不断的问人,但是现在有了手机定位服务之后,你可以轻松地自己找到这些地方。”他甚至认为,“对于定位来说,区域太大,没有价值,区域限制,才有价值。”而未来如何挖掘“位置属性”更是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事。

      其三,是移动支付。目前有一项应用非常受欢迎:二维码扫描。手机对超市商品的二维码拍照,就可以看到此商品的各种信息,包括价格比对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和商品间的关系。针对二维码,许多企业做了延展。在清华大学无线实验室里,李贺武给本刊记者展示了一个新产品,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黑色小匣子,可以装到各种手机上,并对二维码进行认证与识别,轻轻一扫,就可以把二维码信息记录下来,用户就可以看到关于这个二维码所对应事物的任何信息。如果需要付费,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来支付。这可以用到图书馆、超市等地方。

      李贺武认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应用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应用。比如在教室资源推荐这项应用中,清华大学将动态的数据与静态的课表相互结合起来,一是通过无线网络对移动终端的位置定位告诉用户空闲的教室资源,二是同时对照课表,将动态的信息与静态的信息相互结合。“移动的应用会告诉你之前与之后的信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可能要发生什么事,它为你的判断做出一个很好的参考。”李贺武说。

      “AtTsinghua”对应用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排名,如果发现用户很少访问的话,就立刻删除。因此,另外一个观点也出现:开发应用必须意识到用户群体是师生。无线实验室团队的一位成员为记者做现场演示,提到这样一个细节:有校外的朋友需要上网,在过去是一件麻烦事,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你可以帮他上网,开通朋友的权限。“要想到我们也是用户,用户遇到的问题我们一样不落。”李贺武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移动平台与大学以往所有信息化平台不同:它必然会充满学生的身影。因为它的最终目标是为师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这些服务也许短小,但是更贴近生活。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掌上科大”,掌上科大应用的开发团队IUSTC 就是一个以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为主的团队。科大最有名的手机应用软件“Koko科科”就是由计算机学院一位大二学生独立开发的。正如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孙广中所言,“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新浪潮中,大学生大有可为。”

      可以看到,移动平台正在成为高校一个重要的建设方向。本次专题中,中科大“掌上科大”的应用开发几乎以学生为主,将之化身为人才培养的一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以及主动性得到诸多展现,比如,学生自己开发的“出成绩啦”应用,以刮开奖券的形式显示课程考试成绩,就是个很有趣的点子。北师大发布“掌上师大”,并做了一个很完整的功课,把移动平台要担负的几个重要职责依次归类,非常认真且踏实地去做这件事。清华大学对应用极其关注,注重思考移动的内涵,希望能找出一些非常“亮”的服务。北京大学则对高校移动平台的功能做了仔细思考,在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多所大学的校园移动平台之后,北大认为移动校园平台的设计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特质:1.开放性;2.集成性;3.信息共享;4.统一认证和安全;5.服务发现;6.个性定制。在台湾地区的逢甲大学,由于无线终端早在几年前就发展迅速,所以其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逢甲大学资讯处资讯长李维斌在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时认为,“由外往内的应用,才是大家乐意使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