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职于曼哈顿证券公司的Jason,曾是福建侨乡的一名“洋留守”儿童。在父 母先期闯入美国打拼多年后,Jason也来到了美国,刷过盘子卖过酒,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入了 证券公司的大门。Jason像一个中国“洋留守”儿童的标准范本,他的美国梦是融入美国的主流阶 层,他认为美国是一个有所劳便有所得的国家。

“洋留守”儿童的尴尬

他们的父母在国外工作,他们拥有外国国籍却在中国生活。他们生活富足,金钱和高档商品源源不断从国外寄过来,他们也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视为最珍贵的宝贝。不过有时候,这些小家伙的心里也会充满迷惘——爸爸妈妈在哪里?视频电话中,千里之外的父母激动地喊着“宝宝”,他们却有些疑惑:“这是谁?”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琯头镇,这个人口只有6万多的重点侨乡里,有2000多个常被称为“洋留守”的儿童。目前琯头镇共有9个幼儿园招收“洋娃娃”。《环球》杂志记者来到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琯头镇金贝儿幼儿园,这里有150多个孩子,其中约70%是“洋娃娃”。

据园长杨燕玉介绍,幼儿园装了一个GPS,远在国外的父母只要输入幼儿园网址就可以看到360度旋转的校园场景。“爸爸妈妈们可以随时打开探头来了解孩子的活动,有点类似实时监控。”

但还在襁褓之中就被送回中国“洋留守”儿童,恐怕并没有建立对父母的深刻印象。

幼儿园小班老师林娟专门负责照顾“洋娃娃”。她说:“有时,我问孩子们想不想国外的爸爸妈妈,他们都说不想。而看到普通人家的孩子有父母接送照顾,他们又表现得迷惘和茫然。”

其实孩子们潜意识里也在寻找着“妈妈”。林娟回忆,有一她组织“洋娃娃”看《小蝌蚪找妈妈》,孩子看着电视,眼泪就流下来了。“我班上的‘洋娃娃’,经常直接把老师叫成妈妈。”

年轻的林娟还没有结婚,被叫做“妈妈”一度让她觉得难为情,但在适应这种称呼后,她却更多地感受到孩子们严重缺失的母爱,这让她每每听到“妈妈”一词都内心酸楚。

对于中班老师林丹来说,分辨“洋娃娃”很容易。她发现,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普通孩子对老师不会太依恋,“洋留守”儿童则不然,他们很容易取悦。老师只要多抱抱他们,他们就会觉得老师对自己很亲昵。林娟也有同感,“他们比其他孩子更黏着老师,睡午觉时喜欢挨在老师身边,有时候上课上一半就会跑上来抱抱老师。”

“普通孩子一般吵吵闹闹不愿意去幼儿园,而‘洋娃娃’很喜欢幼儿园。”林丹说,孩子们会特意拖延放学时间,只是为了能和老师多呆一小会儿时间。

除了老师们被赋予了“母亲”的责任,在教育理念上,学校同样面临着尴尬。

对于“洋留守”儿童来说,“家长”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他们的教育观,与现代社会的育儿理念多少有些不同。

杨燕玉举例说,孩子们早晨一入园就进入科学区、语言区、体育区等区域活动,在玩耍中学习,但是对于这种理念,老人们不认可。他们抱怨“不要让孩子玩玩具了,家里玩具那么多,到学校就要学习,怎么还老是玩。”一些爷爷奶奶以孩子学了多少数字汉字、每天布置了多少作业来衡量教学水平,这让校方哭笑不得。

为此,幼儿园不得不经常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学前阶段儿童真正应该学的是什么,孩子自理习惯的培养也需要家长配合等。“但爷爷奶奶们甚至都不愿意出席。”杨燕玉说。

未来的期许

因为签证的有效期是5年,所以“洋留守”儿童一般会在5岁之前离开琯头镇,飞去国外。金贝儿幼儿园的中班老师林丹说,“这学期班上已有4个孩子去了美国。最近孩子们经常和我说,‘老师,我要去美国了。’”

出现在《环球》杂志记者面前的美国小朋友小洁,穿着红色棉背心,脚上蹬着摩登的小靴子。记者问她多大了,小女孩腼腆地抿抿嘴,好一会儿才做出了一个“六”的手势。园长杨燕玉说,这是虚岁,其实孩子只有四周岁。小洁曾经跟奶奶去了一趟美国。杨燕玉问她想不想再去美国了,小洁想了一会儿,决绝地摇了摇头。

“孩子送出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要到爸爸妈妈那里去,很高兴;另外一些孩子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有些孩子会哭闹好几天。”林祖勋说。

对于孩子的未来,接受采访的所有家长都表示自己已经在国外为子女进行了精心规划。苏奕说:“孩子要在美国上幼儿园、学前班然后再上小学。每个暑假,我们都要送他回中国学中文。”她希望小宇能熟练使用中英两种语言。

外婆倪秀珠则说,“孩子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们还是希望他再回来。不然他以后都会忘记这里,也忘了我们。”说到这里,她紧紧摩擦着自己的衣角,低头无语。

金钱陷阱与自我迷失

“海外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海外工作,自己被留在国内亲属家寄养的孩子。

“洋留守”儿童在中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福建和广东等省的知名侨乡。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连榕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福建省沿海的连江、马尾、福清、长乐、罗源等地,“洋留守”儿童的数量可达数万人。而花都和恩平则是广东省“洋留守”儿童最多的地方,其中恩平更因“盛产”此类儿童而得名“小联合国”。

“洋留守”儿童的年龄跨度很大,既有刚出生的婴儿也有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年纪较小的“洋留守”儿童一般出生在国外,拥有外国国籍,父母将他们交与家乡亲属照顾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在中国生活时间大多不超过5年。另一类“洋留守”儿童则是在中国出生,父母在其年幼时出国工作,他们在中国一般生活时间较长,只有高中或大学期间才有机会出国生活,与父母相见。

“洋留守”儿童虽然缺乏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但一般在经济上比较富足,常常成为周围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在连榕看来,“洋留守”儿童在成长中比较容易掉进“金钱陷阱”——一些在海外工作的父母往往把金钱作为“爱”的手段,希望用钱来弥补自己无法照顾孩子的缺失,但孩子们却很容易迷恋于物质享受而忽视成长中的其他方面。

“洋留守”儿童与海外父母联系主要通过电话或网络,这就导致他们的交流仅仅停留于语音或影像的时空隧道,而缺乏真诚的心灵沟通。况且,很多在海外的父母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耐性来与国内留守子女交流沟通。

在教育心理学对于“洋留守”儿童的诸多实证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些孩子社会性发展方面能力的欠缺。因为长期被寄养,这些孩子极为渴望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和与父母的感情交流。很多孩子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非常脆弱。连榕说,“洋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无助、厌倦、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很可能会诱发各种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

在行为教育和习惯养成的过程里,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受害”更深。在很多的中国小镇,“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盛行,因此祖父母对男孩子往往更加溺爱和娇惯。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洋留守”儿童对于国外生活具有强烈的猎奇的心理。这样的期盼有时会延伸成为对海外生活环境的憧憬、幻想,甚至迷失自我。就这样,一些孩子的内心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难以“落地”,只能在焦虑的等待中度过童年。

新闻相关词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