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是根据道德起源实验的故事,展开的戏说,是一系列博文的之一。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心理学家为了研究道德的起源,利用五只猴子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旧的5只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孩子在3岁以后,要开始立界线,他们是否能遵守规则或具备良好品质,就看这个时期孩子是否能得到恰当的引导。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但实际上,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具有双重标准,在建立和维持的过程中,必然会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所以,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对于孩子来说,就像道德起源实验中的猴子A,总想去尝试做一些事情,可某些家长因为知道拿香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于是会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去拿。这样的做法,虽然是担心孩子被错误“淋湿”,也是担心自己会遭受某种意义上的损失,比如,家长的面子和财物的损坏。所以,孩子在一次次被“暴揍”以后,自然知道某些事情不能去做。参见《让孩子认识错误比惩罚更重要》。

等道德起源实验中的猴子A,也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有自己的孩子,这就相当于道德起源实验中的猴子B。于是,当新的孩子总想去尝试做一些事情时,父辈和祖辈都知道拿香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孩子进行阻止也是很自然的了。同样,由于父母在自己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怕孩子走偏的情况下,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经过几代人的延续,常规意义上的道德就出现了,即“拿香蕉会全体利益受损”这件事情,演变成了“不能去拿香蕉”!至于为什么这样要求,有许多都说不清楚了,只是说从长辈那里传下来的,事情就应该这样,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就不是好孩子,是很没有面子和丢人的,不仅谁都不喜欢,甚至还会受到责备和训斥。参见《案例分析:教育孩子别教人性的劣根》。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家长太喜欢按照“古老”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了,很少考虑这是否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讲“孔融让梨”,要求孩子做到礼让或谦让。从出发点来说,这是很好的期盼,可问题是幼儿道德特点是,考虑问题和在对行为做出判断时,主要是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而几乎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参见《案例分析:孔融让梨与孩子的道德两难》。

让孩子做出违背自己行为后果的选择,是让孩子学习虚伪和欺骗,不仅起不到道德教育的结果,反而促进孩子过度社会化和走向反面。孩子在这个“摸索”过程中,他们也知道怎么做就能获得赞许,以此换来更大的利益。所以,在孩子真正享受到分享和礼让的乐趣以前,告诉孩子怎么做不好,其意义在教育上是微乎其微的,远不如不做。参见《教养坏习惯:明贬暗褒护犊子》。

对父母而言,最好的道德教育是在示范的基础上,千万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要鼓励孩子进行各种尝试,包括进行试错。等孩子有了直接体验以后,再逐步结合行为的后果,告诉孩子事情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只要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做某些事情是不恰当的,其界线才能内化,并在自我约束下减少重复的几率。(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和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