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10月龄的婴儿就能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逐渐出现了具有社会性的同伴交往,如分享玩具等。如果宝宝已经具备识别同伴的能力,但很少接触同伴,将会对其交往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父母要关注和重视宝宝的交往问题,经常有意识地让宝宝们相互接触,感受同伴的存在。

具体做法如下:

1 多为宝宝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父母除了自己要和宝宝有充分的交流外,还要多为宝宝提供接触他人的机会,促进其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父母要多带宝宝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宝宝与街坊邻居的孩子一起玩,积极参加社区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让宝宝习惯于“扎堆儿”,在同伴交往中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同时,父母要多让宝宝与较年长的孩子进行交往,与年长儿童的交往对于促进宝宝社会交往技能与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2 让宝宝学习独立进行同伴交往;

宝宝独立与同伴进行交往对于培养和提高其独立处理和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独立的同伴交往中,宝宝需要自己去面对各种交往场景,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宝宝需要学习和运用各种交往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因此,1岁以后,随着宝宝与同伴交往经验的日益增多,父母要逐渐放手,让宝宝学习独立进行同伴交往。父母是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指导者,而不是保护者。

3 不要离宝宝太远;

由于宝宝的能力和经验有限,在与同伴交往中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宝宝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父母不要离宝宝太远,这样一旦宝宝和同伴的交往遇到问题时,父母能够随时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从而使交往和游戏能够顺利地继续下去。同时,父母是宝宝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宝宝心理安全的基地。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宝宝才能安心地和小伙伴玩。

4 为宝宝选择适宜的活动;

研究发现,大的,不可独占的玩具(如滑梯)有助于促进婴幼儿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而小的、个人可控制的玩具(球、积木、小车等)则会减弱婴幼儿交往积极性。因此父母可以多带宝宝去一些有大型玩具的活动场所,如社区健身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与小朋友一起玩,促进宝宝的同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