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总的情况看紧扣《考试大纲·语文》,除了第2、14两个小题有瑕疵外,其他绝大多数题目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试题坚持考查知识与能力并举,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思想,符合有利于为高等院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的总要求,也符合于学生的实际状况。试题特点如下:

1、命题思想明确,紧扣考试大纳。

从整套试卷来看,命题人的命题意识清晰,思路明确,就是要紧紧依据考试大纲,使考试有较强的效度。这从知识、阅读和写作的板块结构,从大、小题目的数量和语料的选用以及所涉及的考点(整个试卷涉及到了21个考点)都可以得到印证,考生和语文老师都没有感到意外,普遍感到高三的复习工作在考试试卷中得到了较为满意的体现和回报。

2、考点稳定,题目平实。

像以往一样,今年所涉及到的21个考点覆盖面虽广,但广大考生都很熟悉,平时复习时多有接触,如第Ⅰ卷中第一大题的字音、字形、熟语、近义词辨析以及病句等,这五个考点一直是多年不变的题目,其余的题目除了标点是今年刚刚恢复考查以及第24题考查对联以外,试卷中涉及的考点,考生一点儿也不感到陌生。题目平实,命题人注意到了选拔功能,也考虑到了考生平时的复习,因而不去刻意追求题目的新、奇、怪、偏、难、繁,每个小题的题干或要求尽量采用明白通俗而又简洁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绝不绕圈子转弯子去难为考生;同时,绝大多数题目的命题思路也都是大众化的,不去追求让考生不易琢磨和思考的拐弯抹角的角度,这很方便考生答题,这也符合语文(应该跟数、理、化有所区分)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

3、语料紧跟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部分题目体现了审美意义和教育功能。

新颖的语料分布在整套试卷中,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套具有选拔功能的试题,更是一个体验阅读、了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窗口。比如第Ⅰ卷第二大题,选取的是人类在自然科技的研究领域最新进展的人体干细胞方面的文章。第23题则是让考生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第3、4、5、6小题的语料也都让人感到很亲切。而第16题的《秋思》诗歌鉴赏题、第17题的默写名句、第五大题《大地山河》的阅读理解和鉴赏、第24题的撰写春联,又足以体现了一种语文学科所固有的审美性,体现了对考生审美情怀的人文关照。第三大题的文言文阅读和第七大题的写作也更充分地展示了试题在选拔功能之外的教育意义————对考生做人、做事、性格、情感和成长的积极关注。让人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次考试,还是一次审美和教育体验。

4、今年的作文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和肯定。

首先是选取了考生都能写、有话可说的选题材料,平易、稳妥,在形式上有较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四句格言之间并不是同义的重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一件事情两个想法的问题设置保持了考生的思路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给考生的发挥空间和必须沿着话题的思路使题目设置显得较为严谨,也便于老师阅卷。

其次是评分规则的变化,增加创新项目的赋分,由去年的内容、表达、发展等级的各25分、25分、10分,而改成了今年的各20分,这种变化体现了命题人重视个性特长和鼓励创新的积极倾向。今年的评分标准还有一个新情况,强调“内容”项的评分以“题意”和“中心”为重点,“表达”项的评分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发展等级”以“文采”和“有创意”为重点,这使评分有了明显的侧重,起到了醒目的作用。这不但便于阅卷者判定成绩,同时又突出了鼓励创新的导向。

当然,今年的试卷个别试题过于简单,如第16题、19题、20题,有的题目的问法不好答题,如第18题;有的试题的答案过于简单或存在缺陷,如第16题的第二问,22题等,影响了学生答题的质量。另外,今年试题整体难度的降低(全省抽样平均104.18分,第Ⅰ卷5万份抽样28.96分,第Ⅱ卷抽样75.22分,其中作文42.76分),也使语文考试的选拔功能大大降低,这对高校选拔人才不利。

齐鲁晚报(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万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