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秋季高考的作文题已经非常接近材料作文了,因此材料作文也成了春考的热门。此类作文应如何来思考和写作呢?我们还是举一个实例来加以说明吧。

【试题】一艘远航的大帆船突然遇到了海上风暴,船身剧烈晃动起来,乘客惊恐万分。此时必须调整船帆,才能使船保持平衡,冲过风浪。一位年轻的水手自告奋勇,爬上了高高的桅杆。上到一半时,不经意间往下一看:惊涛骇浪,扑天而来。他不禁紧张起来,停止下来。老船长见了,大声呼喊起来:“小伙子,别往下看。向上看,向上看!”年轻水手转头向上,奋力爬上桅顶,调好风帆。船顺利地闯过了危机。读了这则故事,你对帆船的转危为安一定有深刻认识,并且深得启发。请你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分析】这类作文,必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既不能脱离材料或话题的主旨,又不能变成其扩充或改写,这就需要仔细地研究分析材料或话题。具体的做法大致如下:首先是仔细审题。这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关键,只有把握了材料或话题的主旨,才能有的放矢,切合要求。对于只有叙述而没有议论的故事或事件,就必须仔细分析事情的发展和因果,分析的方法之一就是“倒溯法”———由结果推原因。

故事中的帆船“终于平衡”的原因是调整了船帆,船帆得以调整是因为水手爬到了桅顶,水手能够登顶是因为他“向上看”了,原先他停止的原因是“向下看”而产生了紧张畏惧的心理。由此可以看到,关键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这才是故事的主旨所在,而“及时听取意见”、“改正错误”之类,只是附属方面;因为其目的还是“向上看”———“向上看”才能成功。

其次是进一步分析内在的关系或原因。不要“向下看”,是因为那样会产生紧张心理,行动会受到牵制或干扰,从而导致失败;“向上看”,就能抛掉心理包袱,排除干扰,一往无前,取得成功。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向上看”的重要意义。“向上看”是一种象征,完全可以理解为“向前看”,这样就能和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不要“向后看”,是指不要沉溺于过去,“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而不是不要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就能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第三是打开思路、广泛联想。这个问题大可涉及到国家、民族,小可联系到工作学习;远可追溯历史发展,近可探索现实改革;“实”可触及客观世界,“虚”可深入思想观念……

第四是集中一点、巧妙切入。选材范围虽然广大,主题也可以有许多,但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最好只聚焦到一点———选择一个或一类题材,确立一个明确的主题,先高度集中,然后恰当辐射、推进深化。比如,可以选择自身经历体验的一件事,或记叙或议论;也可以选择一组有层次的历史人物的奋斗前进的事例为题材,来表现你确立的主题(该主题必须与材料或话题以及具体要求相符)。切入口一般要小一点,容易把握,利于发挥。比如此文就可以从正面由成语“一往无前”或“义无返顾”切入,也可以从反面由“畏首畏尾”切入。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