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编者按: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回望已经过去的2005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高考在改革中创新。2005年普通高考形式多样,大多数地区采用3+文综(理综)的模式,有的地区采用3+大综合+1的模式,还有的地区直接采用3+大综合试卷进行考查。 

就文综试卷来看,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三套试卷,分别由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使用,北京和天津地区自主命制的文综试卷,由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的考生使用,另有上海地区自主命制的综合试卷(文科);从单科试卷看,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一套,由广东地区考生使用,江苏省和上海市自主命制的单科试卷分别由江苏省和上海市考生使用;此外,还有大综合试卷,主要有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由辽宁省和广东省使用,还有上海市自主命制的大综合试卷。 

2005年高考试题都有哪些新的特点?展望2006年高考,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科学备考?来自中学一线骨干教师的分析与建议,值得一读。 

【命题改革建议篇】文科综合命题改革建议 

政治试题 

测试能力的同时,应合理控制试题的难易度 

2005年高考各套试卷都存在着试题难度明显提高的情况,有些甚至超出了《考试大纲》规定的难度范围。 

据山东、福建、山西、甘肃、内蒙、湖南、北京等地的抽样分析,难度大约为0.54左右。特别是政治试题,难度比前几年有明显提高。主要是选择题难度比往年提高,这种提高有合理的成分,因为以往有一些选择题难度偏小,也不利于实现选拔功能。非选择题的总体难度和难易布局与去年基本相符,这是合理的一方面。 

由于个别试题在考查方向、设问指向或答案要求上有不足等原因,造成试题的相对难度(统计难度)偏高,导致考生成绩明显下降。考试大纲规定难度在0.55~0.60之间。为了有利于稳定中学教学,我们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应当相对稳定。 

有些自主命制试卷的地区,就政治试题看,在重视能力测试的同时忽略了难易度的控制。上述都属于对试题难度的调整和控制未达到《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从而也影响了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和对教学的正确评价。 

重视考查能力,但不能偏离基础 

2005年政治试题的特点是依据教材、贴近教学内容,但有的试题比较死板,容易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弱化了能力要求。如全国文综Ⅲ卷39题(1)①;全国文综II卷38题(1)。固然这些要求都是当前热点话题,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但由于规定过死,导致阅卷时依据过硬,影响了考生的发挥,也会对以后的备考复习产生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有的试题或答案有超纲之嫌,又偏离了基础。 

例如全国文综Ⅲ卷28题和38题(4)的答案③以及④。特别是28题,以一幅画作为试题载体,形式不错,但内容脱离教材教学,不符合中学生实际情况。“自相矛盾”的考查显然既不是中学教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重点主干知识,又是教材中已经删掉了的内容,属于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测试内容。考查结果显示(以山东、山西地区统计结果),正确率只有8%,超出了中学生的能力范围。 

历史试题 

试题不能设问过多,否则会影响考试信度,不利于学生充分思考 

与以往相比,2005年历史试题设问过多,全国卷Ⅲ第39题共设8问,全国卷II第39题共设9问,其他一般都有6问左右。文科综合试题就单科而言,本来覆盖率就很低,而在一个主题下面设问过多,占用的分数多,覆盖率当然就更低了。虽然没有必要过多地强调覆盖率,但是,覆盖率过低会影响考试的信度,这是不能不考虑的。 

另外,设问过多会使试卷长度增加,不利于学生充分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北京文综试卷的第37题,设问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问题过大,涉及的知识点过多,实际上造成了试题的长度增加,也不利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解答问题。天津文综试卷的历史题和跨学科综合题同样也存在设问过多过繁的问题。上海文科综合试卷则存在着一些设问过于琐碎的问题。 

【文科综合试题评析篇】 

历史试题特点之一:立足基础体现能力要求 

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仍然坚持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的原则。试题中的知识考点,都是考试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应知能会的内容。各套试题都能抓纲守本,坚持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中心,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 

在6套试卷中,仅全国卷I的20个考点中,答案直接在书上可找到的就有16个,直接在材料中找到的有4个。能力层次中以记忆为主的占75%。由此可见,2005年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抓纲守本,重视主干知识,基础性强。 

文综考试实施以来,关于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层次要求的表述一直是记忆、理解、应用。而2005年《考试大纲》在上述方面的表述有很大差别,几乎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呈现形式,表述更加具体,指向更加明确。 

例如“获取和解读信息”,就是通过试卷提供史实和资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005年的文综历史试题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方面的目标和能力要求。又如“调动和运用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中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这是历史考试的最基本的内涵。 

再如“描述和阐释事物”就是阐释历史史实和现象,是一种较高程度的能力要求,在试卷中占据相当的比例。能力目标的第四条“论证和探讨问题”,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体现了知识的迁移、运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目标和能力。 

弄清能力目标要求后,我们再综观2005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除了抓纲守本、立足基础知识之外,更多的则是指向学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全国卷Ⅲ第39题,从“东盟题”8个设问的能力考核要求来看,除了第(1)(2)问属于记忆层次的考查要求以外,其余6个设问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各学科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2005年《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的变化有直接关联。例如第(4)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属于“描述和阐释事物”层次的能力要求。第(7)问要求阐释“我国政府倡导的国际新秩序与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是一致的”的原因。第(8)问要求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谋求与东盟国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属于“论证和探讨问题”层次的能力要求。其解答过程更需要学生紧密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来“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 

历史试题特点之二:关注现实渗透课改精神 

2005年高考历史试题,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心现实问题,较好地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着眼世界潮流:如中美关系题,民族主义题,万隆会议题,宪法与人权题,文化遗产保护题,战争与和平题,全球化题等。 

关注重大国策:如构建和谐社会题,关注少数民族题,科教兴国题、河西走廊题、抗日战争题、两岸关系题、红色旅游题等。 

凸显区域特色:如上海世博会题、辽宁一五计划题、江苏“长三角”题、天津“天津港”题、西部河西走廊题等。 

体现人文素养: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2005年高考试题体现这种功能与目的的题目亦不在少数,如上海卷中的照片、儿童画、俗语、故事、诗歌、名人名言题,全国卷中关于民族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问题、阿房宫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河西走廊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红色旅游问题、中国——东盟问题、两岸关系问题等等,都充满着对人文关怀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性极强。 

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必然会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除上海市提前进入新课改外,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准确地说,自2004年起已经关注课改了。 

2005年全国卷中第37题应该是针对今年上半年的时政热点而作的。由于日本一方面积极谋求“入常”,意欲成为政治大国。另一方面一再通过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途径否定、美化侵略历史。中国民间掀起了排日活动。从反对日本“入常”的大签名到抵制日货,一些城市出现了大学生和群众反日示威游行,国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达到了一定的热度。如何认识这种民族情感?如何避免这种民族情感带来的过激行为?如何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引导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民族情感?高考以“民族主义”为视角命题,可以说寓意深刻。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在这一背景下去审视2005年全国历史试卷的命题立意,就可以强烈感受到命题者对人文的呼唤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区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把爱国的情感、和平的理念、宽容的精神问题融为一体,既体现了命题者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时代精神,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导向性。 

2005年文综历史试题除北京、上海、天津外,其余均分别采用全国卷I、II、Ⅲ。纵观这些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全国卷I使用的省份是我国东中部的一些基础教育发达省市(如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使用全国卷II的是我国基础教育较好的省市(如黑、吉、桂),使用全国卷Ⅲ则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如川、陕、黔、新、宁、甘等)。这三套试卷的难度也恰好是呈梯级分布的。全国卷I最难,卷Ⅲ最易。北京、上海、天津单独命题,其试题难度也各有差异,充分体现了国家高考兼顾地方差异,重视人文关怀的特点。 

地理试题特点:考查主干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2005年全国卷、北京卷高考地理试题的突出特点。例如全国文综卷Ⅲ1-3题考查石油问题时,从石油的储油构造,再到进口石油的路线和我国油汽资源的开采方向,把能源涉及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考查。学生答题时既要体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体现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角度和方法。 

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规律和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所有地理性非常突出的内容,都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因此,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价值,是试卷的另一大特点。例如,全国文综卷Ⅲ第36题给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和对区域开发与保护问题的认识能力。 

重视考查能力,强调知识建构过程,材料新颖,体现公平,是地理试卷的第三个特点。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修改后的考试目标和要求,不仅表达形式简明扼要,更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即体现“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考生是否达到考查目标,是通过对试题做答并依据评价标准测评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客观性。 

例如全国文综卷I第36题,该题题干的文字和对应的图都很简洁,但所包含的信息量极为丰富。与题目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天气系统的时空分布及其运动发展产生的天气变化,交通枢纽城市的区位因素等。题目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诸如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程度、产生该天气系统的时间及其移动速度等,运用所学的有关天气系统运动的原理、规律等阐释或说明该天气系统运动导致地方天气所发生的变化。回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地理学中关于大气运动、天气系统、风向、风力等术语,理清天气系统运动过程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答题层次。 

政治试题特点:能力测试中坚持价值观引导 

综合分析多套试卷中的政治试题,除了坚持以往政治试题的重要特点,如坚持学科主干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机整合,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具有较好的人文性等。 

考试命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对能力考核渗透到试题的审读、分析、判断、评价及论述的全部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人文学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如文综全国卷Ⅱ第29、30、31题,是关于蟾蜍喂养知识的组题。题干以某农民观察蟾蜍蜕皮的过程,探索并发明一套获取蝉衣的方法,取得了可观经济效益为背景材料,要求从哲学、经济学的不同角度回答问题。题目设置要求考生首先要从200字的文字叙述中“解读信息”,然后根据有效信息和题目的设问联想并“调动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做出判断和正确选择。 

试题不仅突出考查了政治学科的能力与方法,还适当考查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即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全国文综Ⅲ卷中第4题,是以经济知识为主,联系国际社会的现实状况,综合了地理和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考查。按照以往的模式,此题应属历史学科内的综合题,但今年加大了综合性的要求。即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这一原则,要求考生既要看到这一原则的历史进步性,也要看到其历史局限性。这种考查方式有极高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对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把握、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和迁移,考查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全国文综I卷38题,考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对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分析论证的思路首先应看到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因而使得企业能够自主安排生产,同时又应看到企业自主决策会产生盲目性。 

在对能力的考查中,北京文综卷试题通过材料设置的简单或复杂程度的不同,既突出了对不同层级能力和不同方面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能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面系统的考查。 

2005年政治试题无论是在取材上,还是在考查的内容上,都更加注重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从选材来看,许多试题选取了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材料。如全国文综Ⅲ卷中选择题引用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无疑给目前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青年学生一个正确的观念引导;从内容上看,试题也有意识地突出对感情、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例如,全国文综I卷中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句话的现实意义。这正是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 

与此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上,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新发展观方面,在“求同存异”“互利双赢”的新合作观方面,试题都有很好的体现。 

天津试题以“放生”的漫画形式启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以再度考查循环经济的题目引导学生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北京试题则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题,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北京卷还在多处涉及到新发展的基本理念,如35题以漫画形式表明我们必须有长远发展意识,以北京市政府对农业的加大投入说明统筹发展的重要性,还特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全国文综I卷以“企业理性投资”的要求考查了正确的资源观,又以“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考查了正确的自然观;上海试题以“焚烧树枝会造成环境污染,填埋树枝会造成土地等资源浪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复习备考建议篇】 

2006年文科综合教学复习备考建议 

政治学科 

针对学生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欠缺,采取相应的教学和复习方法 

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围绕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命题,始终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特点。以这些重要内容为背景材料,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通过寻找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同时还应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不牢固然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但思维不活跃、能力不强,却是学生获不了高分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能力成为今后复习、备考的重点。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在迁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审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欠缺,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做到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相统一。 

地理学科 

吃透教材,把教材读“薄”,引导学生形成有效能的知识结构 

地理考试呈现的信息,许多是课本外的新颖材料。但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培养载体还是教材,吃透教材,把教材读“薄”,形成有效能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迁移,这是在地理高考复习中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问题。 

对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渗透到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之中。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的脉络,即地理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构成。要深入理解主干知识并养成从地理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空间的认识方法、图像图表的表达方法、宏观整体的认识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比、归纳、分析等基本地理思维方法、人地关系互动的分析方法。 

认识到地理学科空间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教学中就要有明确的空间结构意识,位置、地方、地区、方向、距离、空间联系应成为基本的思维要素。学会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会比较区域差异,会因地制宜分析区域发展,这是地理学区域性培养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应关注生活,对于地理学而言,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应该是永恒的热点,必须深入加以认识。 

历史学科 

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效的 

历史学科是一个知识与能力高度统一的学科,割裂知识和能力或者片面地强调空泛的“能力”,都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认为,高三的历史教学首先应该强调返朴归真,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再认再现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具体说,应该以三分之二以上的教学和学习时间,用于对教材中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要点形成准确的理解和记忆。 

现在比较普遍采用的多轮复习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认为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深入扎实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效的。多轮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每一轮教学的时间都不充分,每一课时涉及的内容过多,教师没有时间充分地分析教材和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 

对于一步到位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其原则应该是慢进度和深分析,这两点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慢进度,能够保证教师有时间讲透教材,即进行深入分析和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理解和探究;保证学生能够有时间记忆知识要点,掌握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4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