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多数学校进入高考综合模拟演练复习,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如果复习方法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攻——

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记者走访了西安5所高中高三一线教师,他们认为,这个时期考生要进行大规模的“实战”训练以适应高考模式,但也不要只顾埋头做套题,盲目进行题海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

    ■语文:选择质量较高的练习题训练

    西安高新一中高级教师 李克

    要坚持练习,保证每周有不少于两套高考试题的练习量,以保证自己做题的感觉。对于语文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基础较差的同学应该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比如就阅读或者字音病句重点训练,力争在某些知识点上有突破。

    对于理科较为擅长而语文较差的同学,应该在保持理科成绩的前提下重点突破语文,因为弱科才有较大的成绩提升空间。最近,要加大练习量,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第一卷和作文两个环节上突破。

    很多学生在模拟考中不能在较多的题目上拿满分,每题都有失分,而每题的失分又都不多。这样的学生在后期要加强对答题准确性的训练。做完练习后,认真比照答案,或认真思考老师的讲解,找到失分原因,对症下药,提高成绩。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质量较高的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数学:提高解题质量强化两种能力

    陕西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张文俊

    解题的关键是破题,注意两种能力十分重要,一是简缩思维能力,二是模式辨别能力。客观性试题的特点,决定我们可运用数形结合法、特殊化法、验证法、排除法、类比猜想法、合情推理法等,缩短思维流程,减少解题过程,快速解决问题。而模式辨别能力,是指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办法和模式联系起来,迅速找到破题思路,也就是某种类型的问题。对这两种能力的考察,是高考的重点,后期复习要对此加以重视。

    考生在后期,要做大量的模拟试题,但在做完每一套试题后,要做好知识点、解题方法、失误原因等三方面的总结,力争将每一套模拟试题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建议考生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及评分标准,并进行得分点的专门训练,进行估分练习,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等潜在丢分的可能。

    ■英语:成绩中等生重在强化知识点

    西安市第85中学高级教师 杨智斌

    基础弱的考生(50分左右),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知识欠缺太多,词汇量远不够,语法运用不熟悉。当务之急就是多记单词,特别是要记住高考范围内的2000多个规定单词,这对阅读理解题非常重要,考生就是对语法不清楚,也能根据单词意思猜个大概。提高期望值在20-30分之间。

    成绩中等生(80分左右),目前的状况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不少题目的解答在模棱两可之间,单词量的掌握也一般,语法运用不是很到位。建议考生对语法词汇有个整体梳理,进一步强化知识点的掌握,词汇的搭配、辨析非常重要,基本句型、语法的运用要保证不出错,能得分。提高期望值在20分左右。

    成绩好的考生(110-120分),建议对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再进行强化训练,对知识点的掌握再梳理,确保没有较多失分点,比如:保证单选只错1-2个、完形填空只错2-3个、阅读理解只错1-2个、作文写得遣词造句正确,得分在22分以上。把握好复习精髓后,提高5-10分也不是梦想。

    ■文综:加强学科联系适应综合科考试

    西安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朱建利一级教师 包倚剑 高级教师 牛默

    目前考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部分考生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能用规范的语言答题;二是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强,不能把理论知识与试题提供的材料结合起来;三是考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抓住材料的主旨,主观题的答题思路不太清晰。

    政治:考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把握时事热点问题,并针对热点问题整合知识,力求能综合运用知识,对热点问题做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考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研读三到五套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把握政治命题特点,揣测命题人意图和解题技巧。

    历史:建议考生将每一次练习作为实战对待。通过练习学会掌握时间的分配,认真牢记老师平时嘱咐的答题规则,练习答题的规范性。通过练习还可以及时发现知识漏洞,以便查漏补缺。关注热点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适应综合科考试。如救灾、科技进步、金融危机、国际和平安全等。

    地理:对照地理高考在空间定位识别、综合分析和数理分析等方面的要求和自己对这些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寻找到自己的弱项和不足,针对这些弱项和不足有目标地巩固加强,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理综:进行得分点专门训练

    西安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段文仓高级教师 杨生杰 一级教师 徐登峰

    物理:结合“实战”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回归课本,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应用中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确保中低档题不丢分,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化学: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性”做题。试题在选择上应侧重近三年来各省(市)的高考题,通过做高考模拟题“刚性”处理和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和热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热点应反复练习,必要时达到“老题新做”。成绩相对较好的考生,在做好综合应用及能力要求高的试题之外,力争在选择题上不失分,Ⅱ卷少失误。中等程度的考生,在模拟训练上除做好基础和中档题之外,学会应用并解决一些综合应用试题,力争多得分。基础薄弱的考生,应将重点放在基础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用语)上,力争在基础题上不失误。有偏科现象的考生针对自己的弱势科目,应从最基本的知识(如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结构式、电子式的书写,基本理论的掌握等)入手,强化识记。

    生物: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已做过的试题进行整理,对做错的题多次重复看并进行消化理解。有的学生在题意都没有完全审清的情况下就开始作答,还有的学生做选择题的时候,四个选项依次看下来,当觉得某个选项是所选答案时,后面的选项就不再看了。这样很可能因审题不清或失误、一时思维出现偏差、暂时知识回忆失误等导致出错。因此,考生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专门训练,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

    防——

正确认识模拟考,防止出现不该有的失误。

    模考也要注意答题规范性

进入四月之后,模拟考试一波接着一波,如何正确对待模考成绩,老师们也给学子们支了一招。

    面对一次次模考,很多学生最关心考试后的排名情况。“不要太看重模考的分数,而要重视模考中暴露出的知识盲点”,西安高级中学教师段文仓表示,模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熟练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检查学生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考生要对做错的或没能顺利做出的题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并进行认真的归纳,真正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西安市第85中学杨智斌老师还提醒说,“每次模考的难度、与高考要求的接近程度都有所不同,加上考生个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模考的成绩出现一些反复是很正常的,考生要注意不能因为成绩出现反复就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丧失信心”。

    此外,进入“实战”训练阶段,很多考生重视了综合能力的训练,但却忽视了答题的规范性。西安高级中学教师徐登峰建议考生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应注意加强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先动手做,然后再对照高考参考答案(切忌边看答案边做),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表述不准确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特别要注意正确使用学科专业术语,答全要点,行文要求简洁流畅。西安高新一中教师李克还建议考生,模考时就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比如使用符合高考要求的黑色笔答题。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杨文花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