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体现时代色彩强化实际运用

主讲: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朱昌元

A.“语言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文字应用的语料选择将体现时代感和新鲜度,注重走进时代,走进生活,会从反映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时鲜报道中选取,像2010年涉及人机大战、地沟油、短信诈骗、遗址保护、世博园零碳馆等当时最热门的话题,以此凸现试卷的时代特色与生活实感。

语言文字的应用应重视在特定语境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刻画,重视自荐书、申请书、合同、开场白、答谢词等应用性短文的写作,包括改错。这些题型能很好地体现语文新课改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适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语言文字应用的最后一题,也即第7题倾向于情境题,会比较开放,具有鲜明的生活与时代气息,并渗透一定的哲理意义。

B.“现代文阅读”部分

选文仍为一小一大。小选文由先前的科技说明文阅读渐向文化性、艺术性短文靠拢。两道选择题着眼于“概念、句子的理解”与“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表述题由两道减少为一道,分数也相应减了3分,倾向于“分析结构,把握思路”或“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一定的难度。

大选文会在中国当代文化哲理散文与外国小说文本中二者选一,因为散文向来是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的“当家”体裁之一,《外国小说欣赏》则是浙江1A选修模块。设题以表达题为主,由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依次由易入难。“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分析在2010年高考和2011年样卷中都有所体现,需加注意。选用外国小说考查,有人质疑不能很好地体现小说文本的文体特点。如果选用外国小说,或许今年的试题会涉及“小说体裁特征”的内容,应引起注意。

C.“古诗文阅读”部分

该板块分为四大题,分别为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论语》探究、古诗文默写,总体应与2010年高考卷无异。

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用,近几年浙江卷显得比较灵活。人物传记与写景状物叙事交替出现,但以后者居多,2008年的《白居易传》也非出自正史,也就是说浙江卷的文言选文偏好从个人文集中选材,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2010年各省市自主命题卷文言材料来源也已不再局限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正史,如福建卷:《茗柯文二编》、湖北卷:《欧阳文忠公集》、湖南卷:《陈亮集》、江西卷:王安石《临川文集》、广东卷:谢蕡《后鉴录》、山东卷《尧峰文钞》等。

2011年样卷选文取自《北史·裴仁基传》,是否能成为浙江卷“回归”正史的一个信号?

古诗词鉴赏早些年就已打破唐诗一统的局面,由诗而词而曲,从学生对诗词理解来看,似乎对词曲的把握比较好,单从降低难度方面来看,词曲应是较好的选择。2011年样卷选了清朝朱彝尊(嘉兴人)的诗。明清时期的诗词近年来所考不多,今后应加以注意,特别是本省名家的作品。浙江卷的古诗鉴赏设题连续几年保持一致,即两道题基本格局为“一填空一表述”,样卷也大致采用这一形式,估计今年高考也不会有明显改变。

《〈论语〉选读》的阅读探究题会得到适当强化,很可能由一题增加到两题,小阅读减下来的分数加到这里。

《〈论语〉选读》的复习应强调对《论语》思想精髓的融会贯通,避免刻板机械的学习模式,突出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原则,加强儒家思想与当今社会生活的联系。课后的知识短文大多出自术有专攻的名家之手,能准确阐释孔子的核心思想,应反复阅读、汲取;课后的练习题应加强消化和巩固,以期较为完整地把握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D.“作文”部分

2011年的作文命题会延续2009、2010年的新材料作文形式,复习时应兼顾单则与多则哲理型、文化型的材料,注重将平时的阅读积累融入写作表达,注重文化建构与情感体验,倾向于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抒发真情实感。

长期以来,高考作文抄袭、套作与宿构十分盛行。为此,作文采用提供材料加直接命题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带来的过于宽泛的问题,同时也可防止直接命题带来的机械刻板。作文材料和题目会有必要的限制,这些限制,可使抄袭套作原形毕露,从而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

英语

稳中有变重基础讲应用

主讲:省高中英语特级教师、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诸才章

今年是我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三年,纵观前两年不难看出,高考英语试卷一直秉承以考查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为主的宗旨,同时注重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涵。那么,2011年的浙江省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循序渐进,稳中有变

1.考试性质、考试内容与要求、试卷结构,与前两年相比没有变化,这说明2011年的英语高考试卷仍将延续前两年的试卷特点,考查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

2.阅读要求、词汇量与书面表达。今年的阅读理解部分明确指出: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5篇阅读材料的内容(不少于1800词),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由此可见,与往年相比,阅读文章的总篇数存在由原来的5篇调整为4篇的可能性。而且,在考试说明提供的参考样卷中,最后一篇D篇的篇幅明显加长,总词数竟达到1025个,选用的英语文章比较原汁原味,几乎保持原文风格。

另外,今年要求的词汇量在2010年2600个词的基础上调整为2700个左右。在100个新增词汇中,派生词和转化词就占了一半以上。如:disagreement,mountainous,motiva-tion,original,questionnaire,scholarship,unfortunately,warmth等。

从样卷中的书面表达来看,今年书面表达开放性将进一步增大,要点提示部分只给出简短扼要的关键词。考生要在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提炼要点、扩展信息、注重信息与信息的逻辑关系,并有效组织语言。

二、要求明确、考点清晰

今年的考试说明对每个部分的能力考查提出了以下具体的要求:

1.听力测试:要求考生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与对话。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判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理解:要求考生能够读懂书、报、杂志、网络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短文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生词量不超过3%),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完成所规定的任务。考生应能:(1)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2)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以上这些要求,明确了不同题型考什么、如何考,为英语教师在复习迎考中如何指导考生解题,如何获得最大的收益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三、试卷展望与复习对策

今年的英语试卷仍将遵循注重基础、突出语篇、结合语境、强调应用等原则。试卷对基础的考查,不只停留在对于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上,还注重考查考生社会语言知识,即交际用语是否恰当、得体、是否达到交际目的。在选材上,还会在兼顾英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点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和考生的情感体验,测试的知识点覆盖面广,阅读量较大,能力要求较高。

为此,在高考前的最后阶段,英语教师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基本语法,把握深度难度。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难度来看,对考生的语法考查还是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所涉及的都是基础语法,而不是难题、偏题。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语法的过程中要把握语法的难度和深度,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关于语法教学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老师们应该仔细研究其中的信息。

2.熟悉语言特点,关注题型变化。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注重语言特点的考查。语言的生活化、实用性、时代感以及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在高考试卷中越来越有体现。因此,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多读语言地道的英语阅读材料,使学生熟悉英语语言特点。同时,针对英语考试说明透露的信息,老师应该及时调整复习指导策略,尽可能地让学生适应有变化的题型。

3.合理分配时间,完善解题技巧。由于词汇量要求增加,阅读篇幅的加长(特别是D篇),信息可能会分布更散,学生解题时需要的时间则会更多。因此,每个题型的做题时间的合理分配问题也要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其次,老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完善学生的解题技巧,因为好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还是比较机械的。而现在的高考试卷中考查机械记忆的题目越来越少了。

数学

“三个猜想”值得重视

主讲: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张曜光

今年的《考试说明》比之去年,除样卷外,文本上没有任何改动,只是理科样卷的第19题由原来的概率统计大题改为数列大题,由于样卷与实卷的高度相关性,我们可以引发三个猜想:数列如何由小题变大题?概率统计如何由大题变小题?文理科数列大题的关系如何?值得适当重视,但从整卷的全局、知识的主干地位来看这个问题,即不要轻视削弱,也不必过分拔高。

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居主导地位,进入最后三个月的复习阶段,我提三个建议:一、教师要正确对待高三教学的压力,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效的课堂源于科学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源于有效的集体备课。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继续高考的研究和考试说明的研读,不迷失考试的方向。这种研究和研读既要有教师个人的理解,更要有备课组集体的理解,并要把这样的理解体现到教学中。历年的高考、样卷有一定的规律,要找准,使我们的教学与之吻合;教材整合要突出有效性,要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弱点、教材中的重点和考试中的热点;防止对考试说明的过度解读,要把精力集中到知识点的全面落实、主干知识的再落实、学生能力的提高上来。

二、要关注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掌握数学的解题方法,同时也要注意纠正两种倾向:一是要避免“重思路引导,轻有效的巩固训练”。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查漏补缺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考数学试卷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分量,试题通常以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为载体,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的,只有脚踏实地的巩固双基,才能占领“制高点”。在复习时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和3个层次的要求,认真仔细地梳理一遍,不能存在偏漏,对自己感到欠缺的知识和方法应及时补习。二是要避免“重策略探讨,轻必要的纠错过关”。复习课要从“选、讲、练”三个维度去平衡把握,一节课的内容不要贪多,既要抓好三基,又要抓住重点,强化主干知识的训练。有些重点内容是每年必考的,因而对这些内容和相关的典型问题在复习时要充分重视,反复训练,力求全面掌握,对各重点内容的题型、梯度、难度及分值要认真把握,拿出来的东西就要巩固,提高高三常态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三、二轮复习看水平,一要充分了解把握学情,学生缺什么?弱什么?教师心里要有数;二要把统筹安排放在重要地位,复习教学要制定比较详细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创新能力来自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和思维训练。在复习中首先要完成的数学问题是: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更划算?完成知识积累无法跨越,要提高数学能力需要经常进行反思,比如做完一个题目要反思的内容应该是:这样做必要吗?这样做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