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意大利文学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形容其平生的时候曾经说道:“我仍然属于和克罗齐一样的人,认为一个作者,只有作品有价值。因此我不提供传记资料。我会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东西但我从来不会告诉你真实。”——无法估略卡老在南欧乃至世界文学范围内的影响与价值,但其所创造的特有的语言符号表达,却开创了一个先河。

非纪实手法的优秀作品俯拾皆是,但相信卡尔维诺先生或许不一定满意于“意识流”这个称呼,那么对于理查德·凯利也一定是。即便大多数人都反映这部CULT题材影片主题晦涩不堪,无法深入了解其剧情及思想内涵,不知所云。

年仅25的理查德·凯利从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后就构思了剧本,作为处女作,却在IMDB上得到了8.3的高分。这在CULT片范畴内实属罕见。关于CULT片在我心目中最好的阐释与缩影莫过于蒂姆伯顿的《Ed wood》(艾活传),而他们似乎相似的一如既往钟情于自我救赎与时空穿梭。——很多人说《死亡幻觉》的剧情类似于《基督最后的诱惑》和《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然而在我脑海中第一反应可以与其形成参照系的却是《蝴蝶效应》和《凉宫春日的忧郁》。自然,用任何对比来阐释作品都是无力的。

纵观影片的剧情主线,它处于一个零散式的思维结构。零散却不孤立。有人形容西方人的思维是简单的直线型,情绪易于两极化,而缺乏东方式“两极生四象,四像生八卦”的智慧。对此实在不能予以苟同。贾木许的影片中,不相关的两个人,相遇,交汇,再分离,这个“X”型就是一个典型的放射式结构;而莱恩兄弟却更乐于用某种物质(譬如金钱)去联系人物的命运展开剧情,最终走向一个重点……这些都不能称之为直线。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当属在学校走廊的那幕,一个长镜头加一首配乐(Tears of tears 的BGM贯穿了整个影片的主线,这个将在后面进行阐述)的组合,勾勒并连接了所有人物,放射性网状结构的关联里,每个角色即为那一个点,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这是美学上最通俗而又最根基的一个结构。分散的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不同剧情,初感之下也许会另人摸不着头脑而又充满凌乱之感,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结束,你会发现这些人全部能被串联起来,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就出现了,亚当斯形容为这是“上帝之手”。

上帝。影片里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虽然没有被明确的提及,但是作为神的代言的Frank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主人公的生活以及人格。严格上来说这并不应当归属于宗教的范畴,却时刻贯穿着一种强大的宿命感于其中。而关于这个象征意义,在某个情节中似乎也有涉及:关于Donnie水淹学校和烧毁Jim Cunningham房宅的行为,起初有些不解,后来意识到这两次事件起到的就是对剧情的推动起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Donnie的心理变化。而水火这样的符号却恰恰起到了强大的毁灭性暗示作用——《猫汤》里的沉船、暴风雨,也使用过这样的方法,有隐喻诺亚方舟之意,却并没有挑明。关于影片的译名“Donnie Darko”有两个,一为“死亡幻觉”,二为“怵目惊魂28天”。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第一种译名,而后者却过分强调了影片的灾难性主题——可是这并不是一部灾难片。导演把主人公设定于一个28日期限的世界末日,力图利用把所有人投掷进一个时间里进行游戏,其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在用四维空间交替引导着主人公的成长和教育罢了……

符号是贯穿整个影片一个重大的因素,理查德孜孜不倦的使用各种晦涩的符号串联在一起向我们讲述一个有关青春和成长的故事。兔子,你会发现当这个符号出现的开始,整个剧情就动起来了。事实正是如此。虽然拥有一副恐怖的面容,却被赋予了神格、人格和时间本身三位一体。它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了童话,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表述着一种成年童话心理——有人说这部电影是男版爱丽丝梦游记,这个形容很贴切。如果说女主角象征着了爱情和对生活表象化的一种认知,那么兔子先生则代表的是真实、恐惧以及自我。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替代的一件事物,由表及里,内心深处不断的挣扎与权衡,每个人,都没有任何不同。至于为什么是兔子,有人指出这是在向一部1950年的老电影《Harvey》致敬,却又被导演矢口否认。还有人认为这是借用了White Zombie在1995年发行的一张专辑的封底的创意。但无论如何,这个鬼兔子难能可贵地在这个恐怖片恶俗化的时代成为了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经典形象。这样的符号象征性手法被各大导演都所津津乐道并用于其中,回顾很多电影我们都能发现这些挥之不去的童话情愫,例如Tim Burton的《大鱼》……等等。

回归感性,回归影片本身,这是一部足以打动人心的佳作。虽然整个叙事风格和结尾的处理都更趋向于追求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效果,他们甚至已经探索到了虫洞理论范畴,而不像《蝴蝶效应》那样来得决断现实而又让人感到温情。但是如果错意这是一部科幻或心理片必定会在其记述中错失很多……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微笑着的,于是有人问了,他为什么一直笑?他有毛病吗?——还记得死亡婆婆在耳边的那句话吗?“每个人都终将孤独的死去。”漫长的青春,臃肿的青春,晦涩而又龌龊的青春,一切都结束了,一切都是那么理想,没有孤独的死去,也没有爱人的死,为什么不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记述青春的方式,它相对于给人一种80年代的彩色片特征更似一种毫无色彩的黑白默片,它与岩井俊二的色彩不同,岩井俊二的青春是有颜色的,即便是分不清现实还是梦境的原野青翠;与村上春树的青春不同,即便比村上的青春来得更加浓烈;和北野武的青春不同,没有血腥、没有暴力、没有任何隐忍或者意外。每个人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的青春必定有相似之处,于是这些共通的感官意识必然将成为断定一部片思想意义上好坏的重要标准。

配乐是全片一个最大的亮点。Tears of tears的歌贯穿整个影片,而毫无疑问在音乐背景下的这几个长镜头是近乎完美的。在影片最后一个长镜头下,Tears of tears的Mad world(影片中是Gary Jules的翻唱版本)使得所有符号的意义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升华,毕竟,在与冰冷残酷而又孤独的青春记忆相比之下它要来得温暖太多了……

原声英乐赏析:美丽世界的孤儿:Gary Jules - Mad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