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事件学英语:空气污染学习专题>>>

与“新空气质量标准”的亲密接触:什么是PM2.5?

近来,空气质量的话题是闹得沸沸扬扬,先有美国大使馆与北京气象局对空气污染程度各执一词,后有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之大讨论。其中的关键都在于这个PM2.5的指标上,那么,PM2.5到底是何方神圣?和我们普通老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呢?

什么是PM2.5?

在了解什么是PM2.5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人类现代社会中,都有哪些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air pollution source)。

首先从污染源的物理特性(physical property)上看,可以大致分为颗粒空气污染物(particulate pollutants)和气态空气污染物(gaseous pollutants)两类。

颗粒空气污染物又包括细菌(germ)、微粒(particulate)、花粉(pollen)、烟尘(soot)、病毒(virus)等。

气态空气污染物包括气味(smell)、甲醛(methanal)、农药(pesticide)、交通和工业废气(traffic and industrial waste gas)等。

在现代城市里的众多污染物来源中,颗粒污染物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区分颗粒污染物杀伤力的主要依据是直径(diameter),直径越小的颗粒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一般来说,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因为我们的呼吸器官(respiratory organs)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过滤和阻拦,它们只会对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嗓子造成潜在威胁(potential threat)。

而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10。直径在2.5微米-10微米之间的被称为“大颗粒”粉尘,直径小于2.5微米的则又被称为“超细颗粒”,即PM2.5(你可能对这个直径小于2.5微米的表达没什么概念,那就举个例子,大约相当于我们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的1/20!)。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PM2.5除了本身对人体呼吸系统具有直接的刺激作用(hormesis)、致敏作用(sensitization),同时它还可能作为携带细菌微生物(bacterial microorganisms)、病毒和致癌物(carcinogenic)的载体(carrier)侵入人体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新闻来源于世界工厂建材网)

所以,PM就是Particulate Matter,悬浮颗粒。PM10就是直径在2.5-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PM2.5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超细颗粒物。

AQI和API有什么区别?

AQI就是Air Quality Index,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包括PM2.5这个指标,美国大使馆采用的就是这个指数,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拟将这个指标纳入其中)。

API就是Air Pollution Index,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转化为单一的指数数值,这些常规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包括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即PM10)或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现在通行的空气质量标准为API,即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