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咏白海棠》英译版赏鉴

原稿品鉴:

半卷湘帘半掩门,
【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
碾冰为土玉为盆。
【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编辑小注:

1,此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2,红色内容为脂砚斋本批注,按例予以保留

译文品鉴;

Beside the half-raised blind, the half-closed door,
crushed ice for earth and white jade for pot.
Three parts of whiteness from the pear-tree stolen,
One part from plum for scent(which pear has not).
Moon-maidens stitched them with white silken thread,
and virgins' tears the new-made flowers did spot
which now, like bashful maids that no word say,
lean languid on the breeze at close of day.
(本翻译采用霍克斯译本)

译文赏析:

此回目所作海棠诗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两首无疑再次艳冠群芳。黛玉明则写花,暗则述己,因此词句虽然未见“泪”字,却处处显露出感伤情怀。中国诗词的含蓄正是在这样的字里行间彰显出来,因此要将这样的诗词翻译成英文,难度可想而知。译作作者是第一个将红楼梦全本翻译成英文的人,作为一个深谙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外国人,英国人霍克斯所翻译的海棠诗有其独特的韵味。

“十三元”韵脚

韵脚的成功是该译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原作“门”“盆”“魂”“痕”“昏”四字为韵,译作则以door、pot、no、spot以及say和day为韵,朗朗上口,不落西方诗歌形制的窠臼。精妙词句的选择则是另一个因素。实际上翻译中国诗词最难得地方不在于原创美妙的词汇和语句,而在于找到传神的对应词和替代物,同时关注语言间的差异,避免歧义。霍克斯将“碾”字译为“crush”,生动形象,而且似乎有声音效果一般,让人感觉到了潇湘妃子在构思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所想,脑中所思。

“秋闺怨女拭啼痕”画面先行

此句中的秋闺怨女被霍克斯处理为“virgin”表达深意上还是有所折损的,但总体俩说还算译得得体,毕竟西方文化没有待字闺中这样的概念。后文的处理上,霍克斯没有照搬“拭泪”这样一个充满画面感的表述,而是与最后两句的内容相结合,描绘出迎风洒泪的对月观花的少女情怀。虽然悲伤感打了折扣,画面感确得以保留,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