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T中最容易拿分的部分是什么?在我看来,最难不倒中国学生的部分可能就是阅读了。毕竟经过这么多年英语考试的洗礼,这也改革、那也改革,阅读部分是任何考试当中都存在的一个部分。经过这么多次模考之后,我的阅读部分始终非常稳定。无论是紫色巴朗还是红蓝Delta,没有什么差异。可见文章长度和难度都不是问题,把握做题的实质才是关键。1个小时做3篇,1个半小时做5篇,对付巴朗上那些长的可怖的文章都绰绰有余了。有的人总抱怨时间不够,那绝对是个幻觉。即使是先认真读文章再做题都不可能时间不够用,喊时间不够的同学请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存在以下现象:
 
1、有声阅读。并不是说你会读出声音,而是说你在默读的时候都能很清楚地“听见”每个单词。如果你发现你读的时候连定冠词都不放过,那就有点有声阅读了,一定要及时改正。有声阅读不仅仅拖慢阅读速度,而且会影响意群的理解和把握,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单词,而不是句子和段落。所以,做细节题的时候你肯定会返回文章看好久,生怕漏掉半个字,做归纳题的时候恨不得再把文章重读一遍。
 
2、晕屏。虽然很多网站论坛都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晕屏的现象是很少的。男生想想自己玩网游的经历,想想自己包夜的经历,看电脑超过4个小时绝对没问题的,有的哥们一次能看十几个小时。女生中大多数都可以一天看几十集韩剧,所以也应该是没问题的。其实你不是晕屏,你是晕英语。有的人读个一篇两篇还好,读三篇之后大脑就彻底死机了,这是不行的。所以,以后上网时,不要总流连于八卦新闻或者网络游戏,偶尔找些美国的科普网站看看,而且不要只看一两句,要一次看一个小时,就算恶心也要看,这对提高读屏很有帮助。 好了,现在该说说如何做题了。我推荐的方法有以下种,至于在考试中怎么用,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
   
方法一:通读全文再做题。这种方法适合于在正统教育下成长的同学们~因为我们早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看题就做题,心里非常不舒服,生怕有什么问题。通读一遍再做题,固然有好处,就是不会遗漏细节;当然,也有坏处,因为阅读的题目顺序是依照文章顺序来的,所以当你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是文章结尾,可是第一题又要在第一段里找,这就难免导致重读文章。建议在读的时候,适当做些小笔记,提醒自己每段是个什么内容,这样看题的时候也方便回原文找答案。
    
方法二:跳读全文再做题。这个是武汉新东方留留学哥的办法,我自己觉得非常受用。首先通读文章的首段以及下面每一段的首尾句,然后就开始做题。当你发现某一题对应某一部分的时候,下一题就不要到前面去找了,直接往下看。因为美国人写文章,讲的是逻辑性,所以经常是总分结构或者因果结构,总之就是非常工整,题目在什么地方出的,就看那个部分,不要向前看也不要向后看。用留留学哥的这个办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文章。但是,这个办法也有缺点,就是有时会遗漏细节,;偶尔碰到逻辑不清楚的作者,这个办法就完全失效了,特别是对最后那道归纳题……(这个情况,在巴朗遇到过几次的,不得不防)这两个办法具体使用的情形,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方法一:适用于你不熟悉的学科、结构诡异的文章、以及第一篇文章。前两个原因我就不说,“第一篇文章”有必要谈一谈。我觉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篇文章拿到手的时候,无论如何时间都是充裕的,踏踏实实地读完,顺利地把题做出来,对后面的几篇阅读有很好的影响;而且第一篇刚一到手,肯定有点紧张,多读几行字,可以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试想,如果你第一篇是跳读做完的,又不是很确定答案,顿时就觉得心情糟透了,反而会自乱阵脚,影响后面的答题。方法二:适用于非常熟悉的学科和话题、结构一目了然的文章、以及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最后一篇文章。非常熟悉的话题,当然就非常有把握,比如我是经济学的学生,一看什么"Costs and revenues”,真的是一扫而过,完全不必浪费时间。不过我不能把话说死,并不是要大家一看TOPIC就直接跳过文章去做题,因为要提防有的文章观点与主流观点相反。时间不够的情况下,肯定要采取非常手段,仔细读文章是不行了,用这个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连瞎猜都比做不完要强。
以上,抛砖引玉。合适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我只是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