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是不是已经被北京冬奥会刷屏了?要说到冬奥会上观赏性最强的比赛,花样滑冰一定名列前茅。

 

言归正传,这期是要给大家推荐一部与花滑有关的电影,就是曾获得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的:

 

 
《我,花样女王》
I, Tonya

 

福利领取提取码:26lu请在宇宙英语小程序内点击图片下方位置,回复【花滑】不含框

电影改编自一桩震惊全球的美国体坛丑闻。坦尼亚·哈丁(Tonya Harding),美国女子花滑史上第一位完成三周半跳的运动员,在1994年奥运会前夕,卷入了前夫打伤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Nancy Kerrigan)的刑事案件中。

饰演女主角坦尼亚的是我们熟悉的“小丑女”玛格特·罗比(Margot Elise Robbie),她还凭借此片入围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I, Tonya,” starring Margot Robbie, Sebastian Stan and Allison Janney follows the life and career of Olympic figure skater Tonya Harding, focusing on her involvement with an attack against Nancy Kerrigan before the 1994 winter Olympics in Norway. 

《我,花样女王》由玛格特·罗比、塞巴斯蒂安·斯坦和艾莉森·詹尼主演,讲述了奥林匹克花样滑冰选手坦尼亚·哈丁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生涯,重点讲述了她涉嫌在1994年挪威冬奥会前袭击南希·克里根一事。

不同于传统运动电影的励志和热血,《我,花样女王》是用一种诙谐调侃的伪纪录片拍摄方式,来讲述坦尼亚充满戏剧性的职业生涯,从失败走向成功,又从成功回到失败。生活永远是最残酷的编剧。

 

从3岁开始,坦尼亚就被母亲带去冰场训练,超强的天赋让教练把她视为未来世界冠军的好苗苗。

 

她妈更是疯狂“鸡娃”,信奉“棍棒教育”,经常对着小坦尼亚就是一顿“暴力输出”,甚至还不允许她和其他滑冰的小女孩交朋友。
 
从小在母亲暴力下长大的坦尼亚,早早就学会了用冷漠和暴力来保护自己,“拽姐”气质爆棚。PS:小坦尼亚的扮演者就是“好莱坞御用萝莉”麦肯娜·格瑞丝(Mckenna Grace)。
 
但其实她内心无比渴望爱与温暖,长大后,她遇到杰夫之后,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地想要和他结婚。

婚后两人度过了一段幸福时光,但好景不长,杰夫就开始动手打她。和所有会家暴的人一样,杰夫每次都会道歉,可过不了多久又会继续动手。

和她的个人生活一样,她的滑冰事业也不顺利。

出身底层的她,一度负担不起这项花费高昂的运动。买不起演出服,她只能自己亲手做,结果,被评委判为着装不雅,审美低俗

 

为什么当时美国的主流花滑界不认可坦尼亚?

 

Figure skating, as a kind of athletic finishing school for girls, is designed to be a princess contest — it’s not just about skating, it’s about projecting an image that goes back to the “good girl” tropes of the ’40s and ’50s. 

花样滑冰,作为一种女孩的体育精修项目,被设计成一场公主竞赛——它不仅仅是关于滑冰,它还让人们回想起四五十年代“好女孩”的形象。

 

而抽烟喝酒爱说脏话的坦尼亚显然不符合他们的期待。这当然无法让坦尼亚服气,在所有人都不看好自己的时候,她依然靠着一股单纯的“戾气”往前冲!

 

你们说我做不到,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她一心想要完成阿克谢尔三周半跳,这在当时的美国还没有女选手做得到。

终于,在1991年的全国大赛上,她完成了冰上三圈半的跳跃动作,成为了女子滑冰史上第二位,美国第一位在比赛中完成三周半跳的运动员,从此名声大噪。

 

可惜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在之后的日子里,老天爷仿佛在和坦尼亚开玩笑。
 
因为没有办法和那个家暴她的男人彻底分开,她的状态时好时坏,结果在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严重失误,没有完成阿克谢尔三周半跳,最终只获得了第四名。
 
 
原本就不受公众舆论喜爱的她,更是在这之后遭受严重打击,只能像母亲一样去餐厅做服务员。这次,她终于选择与杰夫离婚。
 
好在奥林匹克委员会在1994年增加了一届冬季奥运会,这给了坦尼亚新的希望。她改变自己以往的形象,收拾得干净优雅,开始积极投入训练,参加各种巡回赛。
 
 
可是,无论她的动作多么完美,始终得不到高分,她去质问裁判,得到的是一个更加令人心碎的答案:“你代表的是我们国家,而我们需要的是有着完整幸福的美国家庭形象的选手,而你根本不配。”
 
社会阶层,始终是她无法逾越的鸿沟。
 
为了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坦尼亚只能选择去找杰夫复合,没想到这一次却赔上了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被人打伤膝盖,在警方调查下,幕后真凶直指杰夫。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下,坦尼亚不断否认自己参与此事,但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她。后来,她虽然还是站上了1994年冬奥会的赛场,而最终只是以第八名惨淡收场,而南茜获得了银牌。
 
由于此事件,美国滑冰协会对她祭出终身禁赛的处分。这对于坦尼亚来说,无疑是最残酷的惩罚。一代花滑天才就此谢幕。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坦尼亚的悲剧?家庭、暴力、舆论、偏见阶级......都是一把把插在她身上的利刃。
 

In one of the most piquant moments of “I, Tonya,” Tonya sits in the kitchen during her present-day interview and confesses that she grew up being abused, then found an abusive husband, then found the ultimate abusers: all of us. She became our punching bag. 

电影《我,花样女王》中最有趣的画面之一是,坦尼亚坐在厨房里接受采访,承认她是在被虐待的环境中长大的,嫁给了一个虐待她的丈夫,最后发现终级虐待者:所有人。她沦为了大众的出气筒。

She was an easy villain for America, easy to hate in contrast to well-behaved ice princess Nancy Kerrigan. 

在美国,她是一个容易被人憎恨的恶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举止得体的冰雪公主南茜·克里根

 

坦尼亚当年到底有没有参与袭击事件,相信每个人看到电影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事到如今,这个答案真的还那么重要吗?
 
公众永远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就像坦尼亚在电影最后说的:Everyone has their own truth. And life just does whatever the fuck it wants.(每个人都有自己相信的真相。但命运的洪流终究是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