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网访谈系列之凯育法语名师江国滨

[本期Steven视线登场人物]
·江国滨,凯育法语专家
·张雯,凯育法语市场总监
·Flora
·安家良,Steven An,沪江英语网主编 《Steven视线》主持人

最初学习日语,进入复旦,偶然机会开始学习法语

问:想要替网友问一个问题:您的博客是自己更新的吗?

江老师:是我自己更新的。

问:您觉得开博客以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江老师:博客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的大众交流思想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把所见所闻的感触和感想表达出来,并且能够直接地反映读者的读后感。尽管博客现在非常流行,但作为平台专门用于法国语言和法国文学恐怕还是第一次。老实说,我对写法语博客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写博客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通过这一平台能把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授结合在一起。因为虽然我们在进行语言的教学中也进行文化传播,但这远远不够的。通过博客这个平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问: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博客上一下子收到了很多学生的反馈?这个可能会比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反应更快更真实,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匿名的。他对您的反馈应该是最真诚的。因为在网上我们不会忌讳自己说了什么话。

江老师:是的。事实上这种反馈绝大多数是真诚和真实的。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问: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学法语这个专业的呢?

江老师:我们当时上大学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的选择,那时学什么专业是学校安排的,我原来个人的愿望是想学日语的。

问:那您说您为什么想学日语?

江老师:因为我上中学时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当时中日关系要比现在要好。中日是1972年建交的,当时中日民间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另外,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国当时在经济上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作为年青人想通过学日语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很简单的一个想法。

问:事实上,那时候您开始学日语了吗?

江老师:学了,高二就开始学了,自己认为学得还算不错。上复旦学外语不是要面试吗?面试时,正好有日语老师,他说我日语说得不错,当时我还以为自己进日语专业了,进学校之后才知道我是在法语专业,所以学法语是个偶然的机会促成的。

问:您是多了一个选择啊,在我们看来,还是很合算的一个选择。

江老师:事物都有二重性,学了法语之后把日语都忘光了。

问:那您在这个专业的学习中,有没有碰到一些特别大的困难?

江老师:事实上我刚学习法语时,跟现在法语初学者一样觉得法语比较难,我也觉得法语发音、语法很难。

问:您在那之前有没有学过英语?

江老师:学过的,但是在文革时期,我们学到的英语就是四句话:我们的军队是伟大的军队,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还有什么“这是什么”,what is this,那时我们的外语教材内容很政治化的。

问: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江老师:对,并没有根据语言规律去编撰教材以及组织外语教学。

问:您觉得学法语的过程当中,对您来说最难的是什么?

江老师:我觉得学习法语最难的是坚持。好多人不愿意坚持。实际上许多学生学法语是根据兴趣出发的。我曾问过一些学生“你学法语的动机什么?”学生回答我各种各样的动机。但是我认为动机中不能纯粹是兴趣。如果纯粹是兴趣的话,我觉得这不是动机。为什么?因为兴趣随时可以改变。学习外语坚持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有些同学刚刚学法语,可能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可以坚持,但是三个星期以后,他就开始缺席了,四个礼拜以后缺席的次数更多了,然后到五个星期就不来了。实际上学习法语最艰难的时间也就是这五个星期,如果你这五个星期跨越过去,也有可能你入法语学习之门了。

问:对于我们有英语基础的人来说,可能法语的阅读不是特别难的事情,但是很容易学的很懒惰,很懒散,因为我觉得这个跟英文单词差不多。

江老师:经常有学过法语的人跟我说“我呢看看的话问题不大,但是我说不行”,我对他说“如果单纯阅读的话,那你学都不要学”。因为英语和法语单词的字形很多是相同的,很多意思也相同。

问:甚至是有些语法结构都完全一样。

江老师:那倒不一定,主要是词形相同,你可以猜。就像我们不学日语的人,翻开日语杂志,可以看到汉字一样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学过法语,但是他英语很好,学了法语之后,在阅读理解方面是占优势的。其它方面并不一定行。你说“我看得懂”,你说你学语言干什么呢?不管你有什么动机,或这个流派那个流派的,学语言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交际,那么最有效的交际就是说。这个是用不着讨论的。生活中有很多交际的方式,比如说手势和眼神,但是最有效的交际就是口头表达。

问:是啊,如果手舞足蹈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去学哑语而不是法语了。(笑)

江老师:是的,虽然说我们有时候做一些手势,你能够理解了,但是并不能代替语言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说网络聊天有“见光就死 ”之说?有些人把这个归结为网友的相貌太丑造成的,除了这一点之外,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交谈你能知道这个人的品性,了解这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事物的看法。

问:您还记得您当时学法语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教材吗?

江老师:我们用的教材是国内编的,现在已经没有了,上下册两大本。以后用的是大学自编教材。

问:是北外编的吗?

江老师:好像不是,是上海编的,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比较古老的老版本,我现在还留着呢。

问:当时国内的法语资料……?

江老师:没有,几乎是零。比较好的字典是译文出版社的“法汉字典”,除了这本字典,基本找不到什么资料,找不到任何语言的学习材料。我们要收听国外广播也很难,要看法国的报刊都很难。

问:以前中央电视台都会陆续的有一些英文的或者日文的电视节目,英文方面可能进得更多,法语也有吗?

江老师:法语很少,就是有个《法语入门》,但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之类的。

问:您觉得自己学法语学到第几年的时候开始觉得法语算是通了,语法算是没有问题了?

江老师:应该说是在不断地认识过程中,我到现在也不敢说我自己已经精通法语了,对法语要不断地认识。因为语言是随时代不断演变的,这是语言之特点决定的。很多人说法语语法难,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发音难,实际上法语的发音和中文的发音非常相近,这一点是我们对法语语音的不断认识得出的,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我在上课的时候对学生们说过:如果将法语和中文的语音比较,以及英语和中文的语音比较,法语的语音与中文的语音发音实际上要比英语与中文的语音发音要相近的多。

问:像英语,西班牙语都有舌间音的,但是法语是没有的舌间音。

江老师: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英语属日耳曼语系,法语属于拉丁语系,汉语拼音罗马化了。我们国家文字改革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把汉语拼音罗马化了。因此我不承认法语发音特别难的说法。当然很多人会说法语有小舌音。经常也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学生刚上课,老师就说“法语有个小舌音,你们要注意。” 我觉得根本用不着跟学生这样说。虽然法语有小舌音,但这些音也弱化了了,语言是在不断发展,有些音并不需要发出来了。比如说法语“你好”,Bonjour,后面有个r,就不发了。还有“再见”,au revoir,好多法国人发音发的快的话,就把“re“这个音去掉了。

问:因为一开始老师讲发音的时候,要求你把所有的音发的非常清楚,相反法国人本身并不是这样发出来的。您在教学生法语的过程当中,您有推荐给学生有哪些必看得法语方面的书吗?

江老师:我觉得这要看学生的法语程度。除大学法语专业之外,目前中国学法语的人都处在五百学时的水平上,从打算出国,学习法语,到准备工作,到考试,实际上都在半年中完成的。如果说要有什么加强的,我觉得应该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语言就是要使用新的语言材料,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可以在网络上阅读一些法国报刊文章,这是法语最新的语言材料。实际上有时我们教学与法语水平考试是脱节的。因为我们平时学的是文学体,按部就班的文学体,而法国人的考试往往从一个报刊里面摘出一篇文章作为考试文字材料。

问:我觉得这可能也是我们国内一个语言的学习的误区,不管是英语还是法语、日语。基本上学的都是偏文学的东西。

江老师:所以在考试时学生看不懂文章。我特别希望学生不要等到学完语法之后再去阅读,而在刚刚学法语的时就应该注重阅读了。阅读和我们平时的教与学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比如说我们对文章的类型进行辨别,不需要你对法语多么地精通。应该讲,现在中国出版的法语语言材料上仍然偏重于几大类:一个是文学读物注释,比如说法国名家的文学注释;第二个是信函的写作;第三个是口语材料。我的观点是阅读需要跟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并且顺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就看很难的文章,可以先从少看到多,从几十个字到几百个字,我觉得这样慢慢就有收获了。

问:其实我们现在网上的法语者最需要的是能够给自己信心的东西,就是我能看得懂,我能有信心继续读下去。所以非常希望江老师能够给大家推荐一些比较简单的,能够比较容易读得懂的读物在网上给大家看,也可以贴到您的博客里面。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到Flora上面,好像更像是一个西班牙语名字。你怎么样起的这个名字呢?

Flora:这个名字是我去法国的时候我的法语老师给我取得。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一个“芬”,芬是f开头的,他就选一个f开头的,Flora在里面就有一个花神的意思。

问:女孩子叫这个还是感觉很好的一个名字,江老师你有没有法国名字?

江老师:我有一个,我是比较老的法国名字,叫Victor。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法国文化的?

Flora:我是在九九年的时候,我第一次去法国,然后开始学习法语,接触法国文化。

问:江老师,您是为什么去法国的呢?

江老师:我是冲着实地了解法国语言文化方面的东西去的。我们做老师的可能角度不一样,比较注意这一点。通过在法国的学习我发现我们在法语教学上跟法国社会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多脱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