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就要结束了。
 
忙忙碌碌了一年,但还和陀螺一样,原地打转?
 
年初立了不少flag,想混成职场上的 somebody,但到头来还是nobody?
 
 
哎,这一年又白忙活了!到底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最近,国外知名商业杂志 Fast Company 就给大家盘点了职场常见5种问题。
 
过得不如意的你,很可能就是踩了这5个坑!
 
#1 拒绝尝试新角色
Decline to take on new roles
 
 
这是很多职场人的共性毛病:不想尝试新角色。
 
这种节奏有点像过去皇帝上早朝:有本即奏,无本退朝。
 
或者丧气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他们心里默默划下了一道工作职责“三八线”——
 
Just doing what I am hired to do and nothing more is a big no-no.
老板花钱雇我做什么,我就做啥。一点也不能多!
 
在物物交换的商业时代,这的确有点道理。毕竟,给多少报酬,就付出多少劳动力,等式很平衡,也很公道。
 
但这其实是职场最低要求,适用于“追求岁月静好” 的“佛系” 职员,没有太大欲望,也没有职位晋升渴求。
 
 
若你并不甘于无欲无求的生活,想爬上更高的职业阶梯,那么企图心是必须的。
 
正如美国职场传记 Promote Yourself: The New Rules for Career Succes 的作者 Dan Schawbel 所说,
 
If all you do is what is listed in your job description, it’s impossible to get ahead.
如果你只承担工作描述上的职责,那么很难出头。
 
Stepping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could be just the push your boss needs to give you that promotion instead of your cube mate.
你只有跨出舒适区,才能让老板看到你,给你晋级机会,而不是把机会给你的同伴。
 
改进建议--
 
But keep in mind that any additional work you take on should help you develop your skills and lead to other high-level project opportunities; it shouldn’t all be busywork. And 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
但请记住,你所做的额外工作能够提高技能,让你有机会挑战高级别任务。你不能瞎忙,也不能指望一口吃成胖子。

#2 过度考虑结果
Obsessing over outcomes
 
 
结果导向(result-oriented)几乎是每个公司的指导原则。
 
怎么说呢,从商业角度考虑,这确实是最能量化考察业绩的办法,没有什么比不会说谎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但是呢,过度的结果导向思维,是职场中的“兴奋剂”。
 
你看到的是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是短期的利益达成,一时效果卓越。
 
但这种职场GDP思维,从长期来看,是竭泽而渔的行为,耗尽了你的持续成长能力,因为:
 
if you devote your time and attention solely to one acceptable end, you'll miss as many opportunities as you take.
如果你把时间和经历全都耗在一项目标上,那么会错失很多其他机会。
 
不仅如此,拘泥于结果,很可能的后果是让人丧失了see the big picture 的能力,成了数据的傀儡(puppet)
 
对此,职场专家说:
 
Choose to have high general expectations and low to no specific expectations.
既要抱有远大愿景,但对于具体结果,却不抱特别期待。
 
Be confident in your abilities, and be open to the myriad outcomes that might happen.
对于自身能力保持信心,对于可能的各种结果坦然接受。
 
#3 不关心回馈
Not asking for feedback
 
从不问反馈意见,也是很多职场人的通病。
 
通常,这基于四种心理:

我做得挺好呀!没觉得要问人意见啊
这不是自找麻烦,拱手给别人挑刺的机会?
万一我一脸热情,被别人浇了冷水,多尴尬
 
 
没错,在职场上,对很多人来说,面子和人设一样重要,都是需要精心维护的。
 
但如果不主动寻求别人反馈,那么就错失了让别人检视自己的机会,沉浸在心理舒适圈里,没有成长。
 
而且在西方,寻求反馈却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精神,并延伸出一种职场情谊--mentorship。
 
This type of occasional feedback-seeking behavior is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top professionals.
 
所谓mentorship, 可以简单理解为师徒情谊。
 
导师可能像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不留情面、尖酸刻薄,
 
但他们毒辣的眼睛,却能一针见血看到你身上的问题所在(go 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给你指点,带你飞。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职场专家建议说:
 
Show people they trust them and need their suggestion. Invit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nd  implement their suggestions using your own judgment.
让别人知道你相信他们,需要别人给你意见。邀请别人给你批评性建议,至于是否要听他们的意见,则需要依据自己判断力。
 
You may not feel awesome to start, but as you see your own growth, your confidence will bloom, too.
一开始,你可能很尴尬,但一旦看到自己成长,自信心会迅速增加。

#4 重度拖延症
Procastination
 
重度拖延症堪称“职场癌症”,一旦病发,简直有敲骨吸髓的破坏力量。
 
造成重度拖延症的原因很多,总结下来可以是:
 
Perfectionism 过分的完美主义
Lack of energy 缺乏能量
Fatigue 疲劳
Stress 压力
Unexpected emergency 被紧急事情干扰
Trouble finding new ideas 找不到新想法
You haven't been successful in the past with this task 过去做这事总失败,有心理阴影
You're surrounded with negativity 负面情绪严重
Lack of confidence 缺乏信心
Working in the wrong environment 工作环境不对
Unclear goals 目标不清晰
 
大体来说,拖延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环境,另一种是主观原因。
 
工作环境不理性,遇人不淑,同事给穿小鞋,故意把工作难度从5.0调到9.0,都是造成拖延症的客观原因。
 
这些都不可怕,大不了来年跳个槽,离开是非之地即可。
 
但主观形成的拖延症,才是需要化疗的“重度癌症”
 
很多人被deadline摧残,形容枯槁,心有余而力不足,能量密度堪忧。
 
他们是行动上的矮子,思想上的巨人,像哈姆雷特一样徘徊在 to do or not to do之间。
 
根据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的组织心理研究专家Yseult Freeney说:

Some procrastinators simply aren’t good at managing their own time effectively, or motivating themselves, and they can be overly optimistic about the time needed to finish a job.
一些拖延症与不高效的时间管理有关,或者这些人不够自我激励,或是对于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过分自信。
 
Ted上有一个视频,专门讲了拖延症形成和治疗办法。如果你深受其苦,赶快来听听看。
↓TED 拖延症终结者↓

#5 劣质勤奋
Low-quality hard working
 
 
上面这四种问题呢,算是比较显性的坑,
 
这最后一个大坑,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但却最可怕,那就是--劣质勤奋。

这种人总是非常勤快,而且自我要求极高,对自己好像对待敌人。

每天早上7点多起,就会觉得辜负了一早上,

非要在朋友圈打卡,5点多起来,

然后,半天打哈欠……
 
又或者,
 
老板布置的任务,简单的,做得麻溜,

但需要动脑的,就无限期拖延,或用各种理由安慰自己没有办法做到,

他们愿意做任何事,除了深度、批判性思考。

他们只能用简单维度思考问题,受不了超出自己思维舒适区的挑战,也容忍不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想法。
 
他们就是劣质勤分者,企图用数量上的累积,自我安慰质量上的低劣。
 
殊不知,这机械式的重复,是这个时代最不需要,最容易被淘汰的。
 
对于劣质勤奋者,最重要的是升级自己的思维,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会批判性思维。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Ted视频,专门教人如何培养 critical thinking
 
(本文首发于沪江商务英语公众号,扫码关注,即可获取更多商务英语资讯。转载请“沪江商务英语”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