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还是不花钱,这是个问题,

而且,这应该是所有上班族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明明知道应该存钱,明明知道应该计划,

但就是控制不住,等回过神来的时候,钱已经花出去了,然后就是难以承受的负罪感和无力感。

这个死循环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

我们来讲讲,为什么花钱是件痛苦的事。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属于“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我们天生排斥损失;如果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任何形式的损失都会让我们难受。

而为什么买买买却很治愈呢?

这是因为,在我们买买买的时候,我们不光是在获取一个东西的所有权,我们还在为自己施加一个暗示(suggestion):“我正在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在现代社会,“消费”这个行为早已被符号化(symbolized),一件消费品不光有“使用价值”(use value),还有“符号价值”(symbol value)

驱使我们消费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欲望。

我们通过消费来确定自己的群体划分、来体会自己的阶级归属感,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个行为来感受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control)

但是显然,这个控制感是虚假的,因为我们并没能控制自己的钱。

那么,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这当然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的确有法可寻。

首先你要想明白:维持这样一个符号系统是否真的对自己有利?

如果你只是被社会裹挟着进入这个体系,那么,继续这种消费并不会为你带来任何认可,它只会让你变得更加不自由。

其次你要意识到:这样的消费,并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控制感”,真正的“控制感”来源于计划消费。

 

OK,来讲讲今天的词 symbolize

可以看出,它是由 symbol(符号)变化而来,意思是“把……符号化”或者“象征”。

当它作“把……符号化”这个意思的时候,用法是 symbolize sth. as sth.

比如:

We symbolize pigeon as peace.
我们把鸽子当做和平的符号。

当它作“象征”这个意思的时候,用法是 sth. symbolizes sth.

比如:

Pigeons symbolize peace.
鸽子象征和平。

 

那么,我们来造个句子吧~

The entire empire of literature is built on our ability to symbolize things.
整个文学帝国,都建立在我们将事物符号化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