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彭晨,第三届“非唱不可”大赛冠军。26岁的他在上海的一家私人音乐工作室工作。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他,做过酒店销售、保险代理,在不断地尝试中试图看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音乐的热爱,让他在兜兜转转中做回了音乐,也做回了自己。今天的《沪江专访》,带你走进大男孩彭晨的世界,听他用歌声给我们讲故事。

【本期人物】彭晨

彭晨,第三届“非唱不可”网络外文歌曲大赛冠军,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系,现就职于上海的一家私人音乐工作室。决赛中,他以两首R&B 和 Soul 曲风的曲目博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深受在场观众们喜爱 。评委顾晓东评价他是一个会用歌声讲故事的人。

彭晨的部落主页://bulo.hujiang.com/u/20434346/

冷静的冠军 为检验自己而参赛

第三届“非唱不可”网络外文歌曲大赛结束之后,彭晨在后台的化妆间找了张椅子坐下,舒了一口气。这个冷静的男生脸上并没有什么兴奋的表情,仿佛刚才主持人口中宣布的冠军,并不是他。舞台上台风稳健的他,以96分的成绩摘得本次比赛的桂冠。

获得这个人人都想争取的头衔,彭晨并没有特别大的情绪起伏:“我现在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对于胜负,彭晨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有过多的关注。按他的说法,他不是来比赛的,而是要借这个机会检验自己。彭晨对于自己决赛的表现很满意,“今天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不是战胜了十一个对手,而是战胜了自己。”

26岁的彭晨在上海的一家私人音乐工作室工作,负责音频的录制和处理。因为工作关系,彭晨对于声音比较敏感,也懂得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修饰声音的瑕疵。他的那双“比别人灵”的耳朵,使得他在唱歌的时候因为关注过多的细节,反而无法专注于唱歌本身。用他的话说,这一次他要“什么都不管”地唱喜欢的歌,完全地释放自己。

事实证明,彭晨新启用的这种“什么都不管”唱法让他获得了专业评委们的青睐。评委顾晓东评价他为“用歌声讲故事的人”,顺子(>>>戳这里看顺子老师专访)更是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直言他提升了整个大赛的层次。初见彭晨,觉得他是一个有些内向的男生 。他并不在意冠军的荣誉,对他而言,自己的唱法获得肯定更令他开心。

酒吧驻唱歌手 喜欢R&B和灵魂乐的“黑香蕉”

在比赛现场听过彭晨演唱的人,都会被他娴熟的转音和惊艳的假音吸引,连评委袁惟仁(>>>戳这里看袁惟仁老师专访)也好奇地问他是否有过不少演出经验。2012年,彭晨在上海的一家酒吧做过几个月驻唱歌手。这段酒吧歌手的经历 ,不仅没有看客们想象中那般拉风,甚至还差点毁掉彭晨的嗓子。

“之前唱的是夜场,就是那种又唱又跳的场子。夜场的伴奏声很大,我的嗓子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嗓门’。我根本就不是在唱歌,而是在那边扯着嗓子吼。”彭晨说他自己如今声音中带着的沙哑,就是当初在夜场唱伤的。

初赛以一曲 Louis Armstrong 的《Summertime》(>>>戳这里听彭晨初赛歌曲)入围复赛的他,在很多喜欢他的朋友们的眼里是一个“会唱爵士的男生”。听到大家说他“爵士嗓”,彭晨笑了笑,说:“其实我是唱 R&B ‘起家’的,后来嗓子哑了,就开始唱爵士了。”在国内某大型音乐网站上,彭晨拥有数千名粉丝和高达上千万的人气值。

帮别人录歌是彭晨的职业,而为自己录歌则是他的兴趣。彭晨口中的“起家”是在说他最早在网络上受到关注源于他翻唱的一些 R&B 作品。喜欢 R&B 和灵魂乐的他,被现场嘉宾张松涛老师比喻为“黑香蕉”——黄皮肤的外表下有着热爱黑人音乐的心。

因为工作的关系,彭晨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和歌手。在工作中,他 不断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一步步地让自己更接近专业水准,“碰到唱得特别好的客户,会跟他成为朋友,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对方比自己好的地方。可以说我的工作环境改变了我对音乐的理解。”

工科出身 兜兜转转回到音乐

彭晨的故事讲到现在,你或许还以为他是一个科班出身的音乐人。然而,他的专业与音乐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彭晨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男” 。眼前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梳着别具一格的发型,打扮颇为时尚的工科男似乎有些不典型。名校毕业的他,做过酒店销售和保险代理,可自始至终放不下的,是关于音乐的梦想。

彭晨最常提到的自己的特点是“自由”。“我跟一般人走的足迹比较不一样。我是一个很自由的人,我觉得想要做的事就会去做,我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者别人说什么。”这样的“自由精神”在他读高中时就初露端倪,他染鲜艳的头发、着不一样的衫,看起来就是一个叛逆的男生。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Love it or hate it,”他说,“有人喜欢你,就会有人讨厌你。”

命运很奇妙,每个人都有些逃不开的事。彭晨逃不开的,是音乐。一段时间保险代理的工作让初毕业的他有了些积蓄,也渐渐开始思考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解答人生的选择题,不同的人所需要的时间不一样。彭晨花了整整12天的时间,只思考一个问题:要不要回去做音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饿了吃一点东西,困到没有知觉才睡去。

回忆起那段时间,彭晨说:“那是一个必经的过程,用来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十二天后,他辞去了工作,开始了一段“失业青年”般的生活。尽管在外人眼中,他穷得只剩下音乐;可那时的他,却感觉自己是快乐的。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在家里录大量的歌 ,并上传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感谢父母和沪友的支持 要一直唱下去

提起辞职后待业的那段时光,彭晨最感谢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我父母的教育理念比较西方,他们不会去规定我、限制我。 ”辞职后的大半年时间,彭晨都没有主动找过工作。从辞职到找到音乐工作室的工作,彭晨的父母一路给予他的都是支持和鼓励,从未向他施加额外的压力。

“我的梦想是以后有条件的话,要走一些‘网翻’红人的路线。 我会弄一些翻唱,会弄一些比较欧美的、原创的、新鲜的东西,把一些事情用自己的想法去表达出来。”唱歌是彭晨从小到大的梦想,而妈妈就是他一直以来最铁杆的粉丝。每次彭晨录完一首歌,第一个听众一定是他的妈妈。这次比赛,彭晨的妈妈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来到现场。那首打动现场评委和观众的《A Song For You》,是彭晨专门唱给妈妈的。

不过,除了妈妈,彭晨要感谢的还有一路支持他的沪友们:“感谢从初赛开始,一路支持我的每一个人。没有你们的投票,我可能没办法站到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唱功。”回望“非唱不可”这一路,彭晨说他要感谢的人太多。

说起互联网学习,彭晨并不陌生——他的录音和修音技术都是一点点通过网络学习积累而成的。“互联网教育同步性非常好,想学就学,而且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尽管对网校的模式持肯定态度,但彭晨认为乐器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还是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网络教学只能针对入门。

通过“非唱不可”的平台,彭晨认识了很多音乐上的好朋友,“我希望沪江网“非唱不可”外文歌曲大赛可以越办越好,让更多喜欢唱外文歌的选手能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我、找到自信。”想要利用这次比赛检验自己的彭晨,相信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要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和喜欢、支持他的朋友“一直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