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月10日,由沪江网主办的第三届“非唱不可”网络外文歌曲大赛落下帷幕。在决赛评委席上,不少乐迷惊喜地发现歌手顺子成为了本届比赛三大专业评委之一。顺子曾为《超级女声》、《花儿朵朵》等节目挑选出大批优秀选手,她本人也凭借知性、专业的点评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接受《沪江专访》采访时,顺子也对“当评委”一事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期嘉宾】顺子

知名歌手、资深评委
第三届“非唱不可”网络外文歌曲大赛决赛评委
代表作:《回》、《I am not a star》等

I Gotta Sing:会唱歌不代表爱音乐

来到“非唱不可”的现场决赛担任评委,顺子显得很兴奋,主动提出要为比赛取个英文名字——“I Gotta Sing”。“非唱不可”既非选秀也非造星,12位选手中,绝大多数选手既不是外语专业,也不是音乐专业,几个看似柔弱的姑娘,学的却是工程师、医学等高难度专业。作为业余选手,他们的演唱水平给顺子带来很大惊喜。

本届“非唱不可”仅有两位男选手,来自上海的大男孩彭晨(沪江ID:craigp719)最终夺冠,另一位男生池泽帆(沪江ID:xiaoguandesu)也顺利进入第二轮比赛,收获三等奖。男女选手的比例令顺子略感遗憾,由于男生不容易紧张,在选歌时会选择一些好玩的歌,她本人更喜欢看男生的表演。此次比赛中,彭晨的选歌让顺子大吃一惊,直呼高难度。两首英语R&B歌曲,对于发音和转音等技巧都有极高要求,顺子坦言即使是R&B天王级的歌手陶喆或是她本人,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磨练才敢挑战这种难度的歌曲,可见彭晨对自己十分有信心。而对于女选手们的选歌,顺子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女孩子会选自己爱听的歌,不一定会展现她的优点。如果自己高音有问题,就不能选这方面太有难度的歌,选歌特别重要。

在顺子的眼里,本届比赛的选手们都很年轻,有些时候会显得稚嫩没有经验,这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在唱歌的地方工作过。然而,顺子表示驻唱、伴唱之类的职业经验并非全是优势,有些职业歌手由于将唱歌作为工作,虽然嗓子好技巧好,但是歌声中却有些“不太高级的味道”,也许工作得久了,每次登台唱歌自己都会觉得是在工作,在赚钱,在付房租,听不出对音乐的热爱。相比之下,“非唱不可”选手们的真诚更显可贵,他们会紧张得声音发颤手脚发抖,会为站在大舞台上唱歌给全场人听而感到激动不已。

(顺子现场演绎中英文版本《回家》)

文化“混血儿”评音乐 华语流行先天吃亏

“顺子”并不是她的本名,她本名“倪莲春”,而“顺子”是爷爷取的小名。1979年,6岁的顺子跟着母亲和姐姐离开北京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4岁起,顺子就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古典钢琴。到达美国后,不懂英语的小顺子爱跟着之声里放的英文歌摇头晃脑,也正是那段时间,顺子发现自己极爱唱歌。

14岁时,顺子写了她的第一首歌。17岁,她前往瑞士EJMA学院学习音乐制作。1994年坎城音乐大展, 顺子的母亲将一卷DEMO带交给参展的滚石唱片,由此开始了顺子与亚洲音乐市场的接触,1996年她只身来到台湾,继续实现她自七、八岁时便已决定一辈子做音乐的决心。

我是世界的孩子,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去月亮。”虽然是中国血统,但顺子总觉得自己在文化上更像一个“混血儿”。成长于亚洲、美洲、欧洲三块大陆,顺子精通多种语言,也比同龄人有着更广阔的视野。在音乐上,顺子非常喜欢R&B、灵魂等西方音乐风格。即使是亚洲的音乐,她也更偏爱日韩的流行乐。华语音乐除了起步较晚,在顺子看来发音上更有着先天的劣势。

“中文语言很硬,需要一个一个字咬字,很难有弹性。”这样的特点在演唱爵士风格时格外明显,这也是华语音乐比较吃亏的地方。同时,顺子提出由于中文其特有的美感和韵律感,在创作时可以很聪明地注意作词部分,让歌词顺口。从欧洲到台湾发展后,唱惯了英文歌的顺子接触的第一首歌是张惠妹的《解脱》,她觉得这首歌的歌词非常西洋化。当时的顺子将歌词用拼音一个个字地拼出读音,演唱时感觉非常顺口。

如今,顺子回国发展已有近20年,音乐市场也发生了巨变。已经完成了新专辑录制的顺子,正在思考将如何发行这张专辑。顺子透露,也许这张专辑会以免费的形式在线发布,至少先发布两三首歌,让关注她的歌迷们可以听听这些年来她收获了些什么。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听不到正版音乐,在顺子看来,爱音乐的人不应该遇到这样的局限。

(顺子在决赛现场点评选手)

资深评委 不爱比赛

选秀节目的收视率已难以再创奇迹,但选秀的热潮从未退去。一档优秀的节目,不但可以选拔出类拔萃的新人从而打造出一个个乐坛奇迹,也能让观众见识主持人字字珠玑的好舌头,以及评委们作为前辈所沉淀下的智慧。

2005年,顺子坐上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评委席后,她仿佛从“歌手”转型成了专业评委。不同于有些评委或激动或毒舌,顺子的点评温和而专业。采访中,顺子承认做评委,她也有没把握的时候。

评委要懂得各种各样音乐风格,必须要了解很多的歌,包括一些音乐历史,为什么这些选手会选择唱这首歌。我自己要特意去研究很多民歌,中国的民歌我并不是很熟。以前做《超级女声》,她们一唱民歌,我不能光坐在那边,我必须要问自己,为什么这一位唱藏族歌的穿透力和我们唱流行歌那么不一样。”

身为歌手,顺子觉得自己当评委比纯粹的音乐制作人更有优势,当过歌手的人更能理解选手们站在舞台上的压力与紧张,她说在十几年前,自己也曾抱着自己的梦想,站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谈及当初的比赛,顺子坦言自己并不喜欢那样一种比赛的氛围。她觉得将两种完全不同的音乐相互比较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两个选手风格不一样,生活轨迹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首歌,理解也会不一样。虽然时常坐上歌唱比赛的评委席,顺子仍直言不讳:“我觉得音乐不应该做比赛。”她对比赛中的残酷赛制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态有些反感,“不要把音乐当比赛,好像我要把别人踩下去。因为总会有人比你美,比你年轻,比你会唱歌,也总会有人比你唱得差,你会比别人厉害。”与其说顺子做评委是为了挑选出最会唱歌的冠军,不如说她只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前辈,不断鼓励懵懂的后辈新人们:做自己,享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