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侏罗纪世界中18种恐龙详解(上)
作者:沪江英语
2015-06-12 09:47
甲龙
Ankylosaurus
甲龙
体长:10米
体重:600千克
食性:食草
生存年代:白垩纪末期
名字含义:“装甲”或“坚硬的蜥蜴”
科学家将甲龙称为“living tank(活生生的坦克)”,因为甲龙全身披着坚硬的厚甲,和披着装甲的小坦克一般。甲龙的另一特点就是其神似高尔夫球的尾巴,这是甲龙不可缺的武器,打退肉食龙就靠它了!
迷惑龙
Apatosauru
迷惑龙(雷龙)
体长:23-28米
体重:27吨
食性:食草
生存年代:侏罗纪晚期
名字含义:靠不住的,虚伪的,令人迷惑的恐龙/声音像雷一样大的恐龙
迷惑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巨型动物之一。
电影常客,在1925年的特效电影 《失落的世界》 (The Lost World)中,一只迷惑龙与异特龙发生打斗。在1933年的特效电影 《金刚》 (King Kong)中,迷惑龙借由挥动尾巴,杀死了几个人类。在2005年版本的《金刚》中,一群逃窜的迷惑龙踩死了很多人类。
重爪龙
Baryonyx
重爪龙
体长:9米
体重:2000千克
食性:肉食性(鱼类)
生存年代:白垩纪早期
含义:重爪
大型食鱼恐龙。有着和鳄鱼神似的头部,两只危险性十足的前爪让其称霸湖泊河流。
双型齿翼龙
Dimorphodon
双型齿翼龙
体长:3米
体重:3千克
食性:鱼类和昆虫
生存年代:侏罗纪中期
名字含义:两种类型的牙齿
双型齿翼龙两种类型的牙齿分别指颌骨前部用于穿刺的长牙,和后部更小的尖牙。尾巴很长,翼展1.5米。
中棘龙
Metriacanthosaurus
中棘龙
体长:8米
体重:2000千克
食性:肉食
生存时代:侏罗纪中期
名字含义:带刺的蜥蜴
疾走类肉食性恐龙。在《侏罗纪公园》中几乎是霸王龙和棘龙的天下,这次终于带中棘龙玩了……
似鸡龙
Gallimimus
似鸡龙
体长:8米
体重:226千克
食性:主要是树叶和果物
生存时代:白垩纪晚期
含义:鸡模仿者
第一眼看的时候会不会觉得它和鸵鸟神似(多了爪子和尾巴)? 似鸡龙的奔跑速度可达30英里/时,是群居恐龙。
埃德蒙顿龙
Edmontosaurus
埃德蒙顿龙
体长:11米
体重:4000千克
食性:草食(果物、植被)
生存时代:白垩纪晚期
名字含义:埃德蒙顿蜥蜴
头扁扁的的鸭嘴(duck-billed)恐龙。头顶的骨冠有着交配的功能(是一种有型暗示的肉梳)。
微角龙
Microceratus
微角龙
体长:1米
体重:6千克
食性:草食
生存时代:白垩纪
名字含义:小角的
侏罗纪世界中体型最小的恐龙。头盾短小,鸟喙般的嘴可以很方便的摘下叶子和细枝。
变种霸王龙
Indominus Rex
变种霸王龙
体长:12米
转基因恐龙,基因取材自食肉牛龙、玛君龙、皱褶龙和南方巨兽龙。这种混种恐龙头部长出刺状细角,两眼上方的触角看起来跟食肉牛龙非常相似,是侏罗纪世界里最可怖最凶残最令人生畏的恐龙。
由“侏罗纪公园”的创始人约翰·哈蒙德打造的这种混血恐龙不仅嗜血成性,智商也高到令人发指。可以说是《侏罗纪世界》中的终极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