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仍然是一部主流化的动画电影,主题绕不开好莱坞动画一直推崇的追梦和励志,离不开美国人一直向外推崇的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因此即便它在外包装上加入了种种酷炫元素,它在本质上也还是一部主题很传统的动画电影,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本作为何在今年的北美暑期档遭遇惨败的原因:除了动画电影扎堆和档期问题之外,美国人也早已吃惯了这种套餐,即便拿到中国市场,本国观众也基本熟悉了这类好莱坞动画的套路,也就当快餐在影院里享受一下而已,至少观众“吃”的时候还是比较爽的。不过就笔者个人而言,本作尽管平庸,多少还是带给了我一部分感触。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立志成为赛车手的蜗牛Turbo(英文原意为涡轮)如何真正走上赛道实现自己梦想的历程,这种类型在好莱坞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开始(对主人公的描述,梦想实际环境的反差)——过渡(遭遇外界和亲友的冷嘲热讽、自我沮丧和怀疑)——奇遇(偶然间获得神奇的力量、来到全新的环境中学习磨练)——过渡(开始铺垫走向影片终极舞台的种种努力)——低谷(遭遇某种背叛,或是获知真相后的失意)——走向高潮(踏上最终舞台,决战或是最终赛事,中间一定要穿插各种意外事故和重重困难)——大团圆(获得最终的胜利,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得到扭转)。只是好莱坞很巧妙地用各种娱乐元素及细节弥补了故事上的单薄,让观众无心去察觉商品本质上的单一。模式化这一点在人物塑造上也是同理,受制于已经固化的人物塑造,主角只是整部电影主题的一个载体而不具有灵魂,他是冲动的,爱做梦的,励志到底的,但本身很难让人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倒是主角的哥哥,那只早已对生活认命的胖蜗牛让我稍有触动。

《极速蜗牛》中文版预告片:

影片中这只胖胖的蓝蜗牛既是主角的兄长也相当于父亲,他对于生活的想法是很简单的,有的吃,有的事做,便足矣,哪怕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日子,逐渐变得麻木——比如看着每天早上被乌鸦逮走的同伴也无动于衷——他对于生活早已没有了幻想。他生活目标的另一部分就是维护自己唯一的亲人。他相当于主角的反面,起着衬托和塑造主角的作用:一面不断打击着主角的白日梦,一面却又不断护着自己弟弟的短,哪怕弟弟后来毁掉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安稳日子。虽然这个角色在整部片子中对于主角的作用基本都是反向的(除了最后领悟到弟弟的努力和坚持之外),可他确实是在生活中很真实的一个存在。

在身边的很多亲人眼里,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和追求的傻后辈往往是让他们操烦不已的对象。父辈和兄长都会感叹于这些年轻后辈太单纯,还未经历过生活的锤炼和风吹雨打,总把生活想象的太美好。这些理由并不能说是毫无道理,诚如影片中主角是靠一次次近乎不可能的行动,才最终打动了自己的哥哥。比起一天到晚的异想天开,经历过生活洗礼的哥哥显然更愿意相信脚踏实地的行动,这也是他在西红柿园里一直在反对弟弟的理由:你拿不出实际行动给我看,凭什么让我相信你的梦想能实现?

另一个反对的缘由则是出于亲情。当主角都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赛车场,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劝阻,多少让观众感觉这个兄长实在太固执和不可理喻,但细想之下,他并非出于对生活的胆怯和认命。一路走来,他心底其实已经承认了自己弟弟的成就超越了一个蜗牛的存在,但他害怕自己的弟弟会死在凶险的赛道上,所以他选择反对,相比周围那些朋友对他弟弟的支持,这个哥哥的立场显得那么扎眼,却又是发自内心:“你们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可曾像亲人一样担忧过他的生死及安全呢?”他反对,因为那是他唯一的弟弟。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这种近乎溺爱的周护行为,因为那扼杀了无数年轻人的想法,但对其背后的动机多少能理解。

而对于主人公来说,兄长的认可是比任何其他的外在认同都要重要的东西,一如现实生活中父辈对于子女的认同,每一代的年轻一辈都是这样,他们一边嘲弄和不屑于长辈的生活和观念,可另一方面又急切渴望着长辈的肯定。通观全片,主角一直都在争取着自己兄长的认同,他希望哥哥支持他的梦想,支持他去参赛,希望他能在赛前鼓励他,赞许他,尽管他得到的多是一盆冷水,但足可见他对自己哥哥看法的重视。当他最终抵达终点,享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时,这只蜗牛真的在乎或者说理解那数万观众对它的关注吗?我想未必,反倒是哥哥第一时间冲上来拥抱的那一刻,是他最意外和高兴的。这对兄弟间的关系塑造铺的很细,可说是整部影片乏善可陈的人物关系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笔者承认以上观点有个人情感上的倾斜,总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家庭关系投射到影片中,也许本作中的人物塑造并非如笔者所说的那么细腻,也许那只是笔者的一厢情愿,不过,一部电影能有个让人去联想发散的情节终究是好的,至少它给观众留了情感释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