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旗下的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学习的华人学生为数不少,以往比较集中在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但是近年来一些冷门专业也出现了华人的身影。张小奇则选择了冷门的陶瓷专业。

圣马丁学院设计硕士陶瓷方向(MA Design: Ceramics, Furniture or Jewellery)学生张小奇来自中国深圳。他的参展毕业作品是一套麦芽糖状的茶具。

在接受子川专访时,张小奇谈到在伦敦学陶瓷的经历、毕业作品的寓意以及自己的陶瓷理想。

子川:你来英国读书之前在陶瓷之乡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学院学习,为什么对陶瓷的兴趣如此浓厚?

张小奇:其实我一开始是学工业设计的,接触到陶瓷之后开始着迷,就初步动手去做。后来,我发现陶瓷是一个情感注入式的东西,越做越喜爱,就果断地转到陶瓷专业。

子川:那你本科毕业之后为什么选择到伦敦艺术大学旗下的圣马丁艺术学院学陶瓷硕士?

张小奇:因为我发现,如果从工艺、技艺、历史等方面来看,景德镇有很多过人之处,但是在创意上却相对比较薄弱。而英国非常多元化,有很多博物馆、画廊,所以我就想来这里学习,了解如何把陶瓷工艺转化为更有设计语言的作品。

子川:你的专业是两年制的,有点与众不同。

张小奇:对,据我所知,陶瓷专业两年制硕士在伦敦地区只有我们学校和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有开设。两年制陶瓷硕士和一年制陶瓷硕士的不同主要在于,我们要在研究方面花很多时间。比如,要解释清楚为什么选择某课题,课题是商业性的还是人文性的,如果是商业性的话又有哪些商业方面的考虑等等。我们要做很多研究工作,待各方面都水到渠成之后才会真正开始做设计。

子川:具体课程是如何设置的?

张小奇:我们的课程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种社会合作项目,另一条就是思考自己的研究课题,包括调整、改动。第一年的时间大多用在做研究和画设计图上,到第一年尾声的时候才开始研究各种工艺,如何把二维设计转为三维设计。

子川:在圣马丁艺术学院学陶瓷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张小奇:跟我想象的一样,甚至是超乎我的想象。比如,在中国做一个陶瓷设计大多是点对点的过程。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很快出产品,但成品容易缺乏一种耐看的感觉。而我在英国学到的是一个从点到面、再到点的运作方式,整个过程会给学生提供非常多的可能性。虽然这种方式在时间上相对会比较长,但是设计出来的成品会比较耐看。

子川: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毕业作品。

张小奇:我的毕业作品是一套和麦芽糖有关的中式茶具。麦芽糖是一个时代的童年记忆,虽然现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但是在情感价值上它还是很有意义的。我做这样一套茶具是想让人们在用的过程中能够分享跟麦芽糖有关的童年回忆。

做这套作品的时候,我在工艺上做了很多研究、试验,尤其用很多时间研究如何捕捉麦芽糖的机理。我的茶具上麦芽糖扭动走向的机理不是手工雕刻的,而是从真实的麦芽糖上拿下来的。

我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捕捉这种稍纵即逝的精细细节。从这几天毕业展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反馈还不错。

子川:用了多长时间做毕业项目?

张小奇的毕业作品捕捉麦芽糖的自然机理

张小奇:一年半。硕士第一年的第三学期时,我就确定好要做的东西。一共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老师鼓励我们多去尝试。所以,我从实际地去做麦芽糖开始,观察它是什么样子,是什么使它如此特别。然后画了几十页设计图,再把这些手绘图与陶瓷产品做嫁接,这期间涌入很多概念,再不断筛选,才完成了这套设计。

子川:毕业作品占毕业成绩的百分之多少?

张小奇:60%。剩下的40%是论文的成绩。

子川:你现在面临毕业,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张小奇:我计划在签证到期之前尽量做更多的设计,并根据麦芽糖的概念做出更多的东西。同时,我还在为今年9月参加一个展览做筹备。回中国之后,我可以先到陶瓷业界,从基层做起,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成立自己的小工作室,做自己的品牌。

子川:在英国学陶瓷的中国学生寥寥无几,可能有人觉得这个学这个专业的前景不是很确定。你怎么看?

张小奇:虽然陶瓷在西方是比较夕阳的产业,但是在中国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Wedgewood(玮致活) 、Denby等著名英国瓷器品牌之所以能够起家,都是因为有技术创新,同时又有悠久的历史。
我觉得,西方首先是把陶瓷当作文化来做,其次才会把它当作一种商品。而在中国,陶瓷往往被看作商品,大批量地生产,在品牌文化经营和设计上的原创性方面有所欠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空缺。虽然陶瓷这条路很难走,但是为什么不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呢?

子川:那你的陶瓷理想是什么?

张小奇:坚持原创,然后争取以中国传统工艺为基础多做新的尝试,用更为人所接受的设计语言表现出来。我希望能够使更多人发现并理解,原来我们的陶瓷有这么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