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珧小儿子又考上博士生了……”这个消息在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70岁的刘献珧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上过一天学,可是他却接连培养出三个博士生儿子,被人称为“博士父亲”。

  平凡的农村家庭走出三个博士,成功的诀窍在哪里?带着疑问,记者昨日走访了刘献珧一家。

  田埂中走出三个博士

  “其实也没什么诀窍,无非是多敲敲警钟,让孩子自小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刘献珧笑呵呵地说。

  刘献珧是南昌县蒋巷镇立新村人,共有四个儿子,由于家境贫寒,大儿子辍学学手艺供弟弟读书。二儿子刘振林很争气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随后又成了村里第一个硕士、博士。

  看到二儿子有了出息,父亲刘献珧“野心”越来越大,省吃俭用立誓要让两个小儿子“出人头地”。有父亲鼎力支持,哥哥做典范,2006年,三儿子刘爱文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今年,四儿子刘爱华又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

  一户农家培养出三个博士,这也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许多人投来羡慕的目光,但刘振林说,别人只看到风光的一面,却不知道他们当初是怎样苦读的。

  吃三年腌菜考上大学

  “那时候,家庭条件相当艰苦,每天就想着能有口饱饭吃。”回忆起儿时读书的情景,刘振林一脸的感慨,他告诉记者,读高中时,他寄宿在学校,由于没钱买菜吃。每天都是把饭打到宿舍,然后打开从家里带来的腌菜罐,虽然又酸又咸,但刘振林每次都是挑一点下饭。

  每逢寒暑假,还要回家里做农活。刘振林说,他们兄弟几个个头都比较矮小,这是由于长身体没有营养保证,又长期肩挑背扛造成的。

  父母是文盲但精明能干

  刘振林说,父母都是文盲,没有受过半天教育。但父亲是个很爱钻研的人,当过木工,做过屠夫,还做过艺工,制作笛子、唢呐等乐器,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母亲记忆力特别好,在娘家时,经常听舅舅朗诵唐诗宋词,虽然过去几十年,现在还能记得。“经济学要背一大堆的公式,我真是得了母亲的真传。”刘振林说。

  立志为家乡教育做点事

  大学之前,刘振林三兄弟都在蒋巷镇读书。同在一个地方读书,为何差异那么大,有的人家能考出一个中专生就烧香拜佛了,而他们一家就走出三个博士。一段时间来,当地有人甚至认为,靠读书跃龙门的指标已经被刘家占用完了。以后,村里不会有高学历的人出现了。

  对此,刘振林认为,一家出三个博士是个偶然,但也是必然。外人不知,他的家人为他们兄弟上学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我已经扎根家乡教育,我一定尽我所能帮助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让农村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刘振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