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武汉大学符合条件的博士生导师可通过“入学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考生中的优秀拔尖创新人才,无须经过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这是该校为创新博士生招生模式、充分发挥博士生导师在招生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采取的新举措。入学考核在上月中旬陆续结束。伯乐是否相中了千里马?
  “入学考核”将决定权交给名师
  2010年11月19日,《武汉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挂上武大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招生方式中,新增了一项“入学考核”。考生可直接找到导师,“选择以‘入学考核’方式报考的考生可向符合条件的导师提交相关证书、科研成果与科研计划等材料”。
  虽说不必经过院系的统一考试,但入学考核很不容易。记者在该校计算机学院网站上看到,正式考核前须将考核申请表在学院网站及橱窗张贴公示不少于3天,报考导师、考核时间及地点等都得注明。考核分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部分(分别占30%和70%,考核小组也可自行确定所占比例),要考外语、专业等;进行能力考核时,导师与考生直接面对面,考查考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辨别出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考完之后还要公示。
  为保证公平公正,考核小组由包括报考导师在内的不少于5名本学科专业(或相近学科专业)的博导组成,报考导师不得担任组长。
  院士、知名学者等7类博导可“拍板”
  有7类博士生导师可通过“入学考核”方式选拔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知名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
  在名单上看到,法学大家李龙和马克昌、两院院士李德仁、知名学者刘耀林等都在列,共有6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专家张祖勋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名非常中意的学生过关,“是我自己相中的”。
  国家级教学名师、哲学院博导郭齐勇说,今年他也有1个名额,一名本系培养的硕士有意向报考,“这是一种尝试,要多方考查”。
  观点:“这是第一次把决定权交给我们”
  中科院院士、化学专家查全性也是有“拍板权”的博导。他说,要不是考虑到身体原因,也会跃跃欲试,想自己招1名博士,“这是第一次把决定权交给我们,挺好的!”他说,“字面上的分数不代表能力。导师最清楚哪些人有发展潜力,个人决定最准确。此种方式也可避免降低门槛、开后门等现象出现。”
  导师更愿意招收已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外校学生报考会不会“吃亏”?郭齐勇说,有外校专家推荐环节,考核要提交各类材料,还需有综合考核组专家意见,报考的博导也不担任考核组组长,可避免“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