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我女儿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三,孩子刚考完十五校摸底联考,年级排名出来了,她排在全年级60多名,比上学期下滑了20多名,再过两个星期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这个做家长的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免要过多地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没想到一向文静的女儿,冲我发起火来并大声地跟我吼道:“整天你唠叨个没完,烦不烦呀,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您就不要管我了……”我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难过。孩子上高三了,我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难道有错吗?

分析

高三阶段,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要充分认识到高考备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指导孩子怎样复习功课,怎样做作业,那是老师的事儿。我们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功课、学习的内容了解甚少,既然不了解,就不要瞎指挥,乱发言,给孩子添乱。

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是对高三生的第一次高考前的临战检阅,其意义不同于其他年级的阶段性测试。各区的测试试卷内容虽然各异,但目标朝向是清晰的:把握2012年高考趋势,体现高考实战要求。因孩子刚考完十五校摸底联考,父母要引导孩子找出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告诉孩子要认真分析试卷,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粗心、知识点没掌握、不符合答题规范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而不是监督孩子有没有长时间坐在桌前学习,能否把某科的参考资料按计划复习。这是一种非常失败的管教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不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内化为自我积极主动追求的策略和思维,另一方面常会使孩子眉毛胡子一把抓,找不到自我突破和提高的关键。考试成绩上不去也就在所难免了。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管教孩子方面父母过于细心,渴望孩子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采取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如过多过问孩子的学习或复习情况,对孩子天天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过多地督促学习其实就是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同时还会给孩子增加焦虑和烦躁情绪。有的考生跟我讲:“我每时每刻都在父母的压力下,饮食起居都被照顾得很好,父母还时常搜集一些模拟题让我做,对父母的关心、照顾,我也感动过,也知道他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我好,但就是不知为什么会烦躁、不安,心里异常紧张,严重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

建议

  第一,好好倾听

当父母以倾听者的心态和方式打开话题,就会在不经意间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在这一氛围中,孩子往往能畅所欲言,而父母也能了解更多孩子的想法和信息,为下一步对症下药的教育奠定基础。当孩子与您说困难或心中的压力时,您要多听少说。不要说那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您只是带着耳朵听,孩子跟您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对您的信任。其实孩子明白如何去解决这种压力。这个时候孩子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父母要做的其实就是信任孩子,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安慰,以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放心吧,孩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是爸妈的最爱,爸妈任何时候都是你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

第二,好好打气

许多考生之所以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除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外,往往还是缺乏自信。因此在考前,父母要给孩子鼓舞士气,树立信心;要给孩子减压、松绑,要多鼓励孩子:“只要花了力气,考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轻装上阵去参加考试,而不是顾虑重重,带着沉重的包袱上考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平心静气地进入考场,发挥应有的能力,取得好成绩。

第三,降低期望

高三这一年孩子要参加很多次的考试,有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模”和“二模”等,没有一个孩子能确保每次考试都比上一次考得好,因此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正常的。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单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家长理解的误区。高考前的一些重要考试目的在于,一方面是检验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帮助考生查漏补缺。考生只有把遗漏的问题解决好,弄明白,就会离高考成功越来越近。因此,父母一定要走出这样的误区:不要有期待孩子每次都要考好的想法。高三这一年,孩子考试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是孩子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