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状元么,至于你们那么费神吗?”昨天下午,在杭二中某会议室,面对照相机、摄像机等“长枪短炮”,今年我省高考理科状元卢毅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其低调的态度让现场记者面面相觑。

从上午接到老师的报喜电话开始,卢毅就忙着叮嘱为此兴奋不已的父母:“要低调。”

“就是怕来道贺的亲戚踏破我家门槛,我是喜欢安静的人。”他坦然地坐在桌前,轻描淡写地说,再次被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包围。

卢毅是在高一时从金华地区考入杭二中理科实验班的。打球、拉小提琴、玩电脑游戏……卢毅的兴趣爱好甚至包括聊天。他告诉记者:“我和同学常会搬凳子去寝室的阳台聊天,这和适度玩游戏一样,都是我放松的方式。我认为与其在头昏脑涨的时候硬着头皮看书,还不如适度放松一下,学习效率会更高。”

说到学习方法,卢毅又夸起了已被保送的同学张羽中:“他可是我学习上的‘导师’,他的文科功底扎实,对我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不是像他这样的优秀同学都保送了,没定这状元就不是我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低调而又出色的学生却在高三遭遇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挫折”。“我高二就参加过全国物理竞赛,还获过奖,却没想到会在高三那次竞赛中受挫――没拿到一等奖。”

往事历历在目,卢毅叹了口气说,“努力两年只拿了二等奖,这与我的期望相差很大,当时简直怀疑起自己的能力。”那次预赛,卢毅拿了满分,复赛却没发挥好,所以知道结果的时候他情绪相当低落,按物理老师王世勇的说法“就像天塌下来似的”。

好在经过父母和老师的劝慰,卢毅及时调整心理,明白通往理想大学的路有很多,除了竞赛还有高考。“而且不管拿不拿奖,知识学到了总是自己的。”他认真地告诉记者。

“后来班里有近半数同学被保送,他的心态仍能保持平和,可见失利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财富。”王世勇老师用略带赞许的口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