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九月,大一新生即将入校,那些高中时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元学子们又和其他学生面对一个崭新的校园生活,心理专家及高校老师提醒,迈入大学校门的状元们应及时调整心态,以一颗平常心迎接人生新的旅程。

状元新生的入校不适应感更突出

“来到清华之后发现,高考状元根本不算什么,身边的同学个个是高手。有时感觉比高三还要紧张。”2004年湖北理科状元陈凯南告诉记者,他本科时代的四位室友个个都是各省的理科状元。他说:“这就需要自己及时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正视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所谓的光环如果不放下就可能变成一种包袱。”

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专家胡邓表示,大学校园对于新生来说,意味着全新的环境、人际氛围、学习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一小部分“状元学生”还沉浸在第一名的心理期待和优越感当中,所以他们的不适感会表现得较为突出,比如入学一段时间后仍沉湎于对高中模式的依赖,无法很好地处理同学人际关系,因此不少高校的迎新心理讲座和咨询活动将针对这部分特殊考生而展开。

大环境松绑状元们才能放松

一位不愿公布身份的2009年高考状元表示,“我觉得考高分是有把握的,但成为状元就好像买彩票中奖一样,纯属运气问题,我不想成为明星,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取一个更好的大学学习环境。”但令他无奈的是,自己在分数公布后的第一时间,就成为了当地媒体的聚焦点。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整个社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状元的身上,让他们承担了太多的期望。进入大学后,稍有不如意也很容易让他们形成心理落差。他表示,状元们理性认识自己的同时,家长和全社会也都应冷静看待状元,给他们以健康宽松的成长空间。

把奋斗变成习惯避免“泯然众人矣”

今年的江西高考文科状元王沛嘉这个暑假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尽情玩乐或是到处做报告,她开始着手为四年大学生活做准备。“参加了一些临时的实习工作,希望自己能保持忙碌充实的状态。”对于大学生活,她表示,开学第一件事就要尽快熟悉一下新环境,然后制定一个踏实可行的大学四年计划。

这种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蔡言厚教授指出,近年来不少调查显示,状元们的职业发展并没有期望的那么理想,大部分“泯然众人矣”。高考夺魁后,如何继续保持斗志,需要有一个坚定长远的志向,做好长期的生活规划和职业规划,把奋斗变成一种终身习惯。

调整建议

1通过bbs等途径多和大学的师哥师姐们交流,尤其是和自己相同学校和专业的前辈,在心理上有相应准备。

2找自己的高中好友聊聊天,听他们说说自己在别人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做出自我反省,锻炼与人交往的技能。

3谨记大学高手如林,不进则退。

4用一周的时间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多和父母长辈沟通,听听他们的生活经验。

(指导专家:光华才智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韩三奇)

■同学眼光

状元同学的学业压力比别人大

●李凡(化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

我们班有好几个高考状元,感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同学没多大区别,但明显在学业方面压力比别人大,尤其是到了每年奖学金评比的时候,争得比较厉害。我想可能是他们戴着状元的桂冠,无形中被架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了,就强迫自己必须一直比别人成绩好。其实大家都很优秀,而且每个人各有所长,要求自己永远比别人好很可能会先拖垮自己。

受不了那些太看重状元头衔的状元

●Andrew,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

北大每年都有好多状元进来,所以我们也不觉得稀奇,大家都曾是很优秀的高中生,现在都要从头开始。我有点受不了的就是有些“状元”太看重自己的状元头衔,有的进校一两年了还以这个身份到处做商业代言、巡回演讲,而有的就特别敏感,厌恶别的同学说“状元”这个词。其实那只是一个“高考成绩第一”的代名词。在大学里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其实是非常多元的。

■现身说法

大学里的目标在入校之前就想好

●叶婧,2006年海南文科状元,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我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想好,在大学里要做些什么,目标在哪里。进入大学之后,基本上也是按照自己想的方向在走。学习仍然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平时的生活空间基本上是三个地方,图书馆、大讲堂和做讲座的教室。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藏书非常丰富,可以借很多书看,还可以在里面安心上自习。另外,大学生活也是丰富精彩的,演出非常多,而且经常会有一些全球顶尖的人物来北大做讲座或报告会,经常去听获益颇深。

以普通人的身份看待自己

●卢晓宇,2005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状元,就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要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就应该学会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面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上大学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必须调整好心态,并确定好方向,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朝着这个方向花时间和精力,这样才可以避免大学里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