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育儿说法,说要想让孩子越来越听话,就要对他们错误行为进行惩罚。可问题是,细看所说的内容,许多都是不恰当的。为了避免父母走入误区,导致教育孩子失败,我感觉对这些“惩罚”要适当的点评一下。

为了方便说明,我先摘录这条微博:【让宝宝越来越听话的惩罚】1、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2、失去某些特别待遇。3、事不过三。 4、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5、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6、追加一些家务活。7、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

目前惩罚教育观点比较流行,是父母期盼自己孩子有较好表现,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单纯的惩罚是没有意义的。惩罚,在辞海中是说惩戒、责罚、处罚的意思,是施加鞭挞或体罚使之服帖、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如果把这个对待成人犯错误后的解决方法,直接引入到儿童教育中,那一定会出现偏差的,甚至引发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参见《案例分析:孩子犯错后要学会解决问题》。

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学习,其重要性远比知识学习还重要。对和错,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没有错也就没有对,反之亦然。同样的,错误和正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时间、环境、社会认知的变化而出现转化。所以,想让孩子明白和辨别什么是错误,就要让孩子去犯错误,以获得直接感知。参见《让孩子认识错误比惩罚更重要》。

当孩子犯错误后,通过一些事先约定的惩罚,这对孩子加深记忆,以及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减少再犯,确实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或他们受到不恰当的惩罚,比如,孩子第一次犯某个错误就受到惩罚,或惩罚同时还受到人格侮辱,那孩子记住的是:下回怎么做的更巧妙一点,并想办法逃避惩罚!

下面我先对这七条“惩罚”原则做一个点评:
第一,事先把合理的惩罚后果告诉孩子。这是不恰当的做法,缺少对孩子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执行的先决条件。对初次犯错误的孩子,由于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样行为不恰当,那怕是父母事先说过,也不能说孩子有问题,他们不应受到任何惩罚。此时父母应结合孩子的直接体验,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不好,其结果会伤害到谁,以及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如果孩子经常重复错误,才有可能牵涉到惩罚,但先决条件是明白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以及需要事先和孩子一起对惩罚进行约定,孩子不认同,就是不平等条约。一般来说,惩罚只对孩子确实没有记住管用,而对那些“故意”行为,如果家长不解决错误背后的原因,孩子就会对获得和惩罚进行比对,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并想办法摆脱责任来逃避惩罚。参见《案例分析:让孩子尝到错误选择的后果》。

第二,失去某些特别待遇。这不是特别恰当的做法,做不好不仅会把原本不相关的事情混在一起,引发其他问题出现,也很容易让错误和正常物质奖励挂上钩。比如,家长要求孩子饭前写完作业,否则就不能吃饭。父母这样做,会把吃饭这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家庭生活享受,和学习的“痛苦”联结起来,最终导致孩子在饮食上缺乏乐趣,影响到正常生长。参见《教养坏习惯:孩子学习和物质挂钩》。

但是,如果把某些特别待遇,例如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非物质的事情,和孩子的时间管理或生活习惯结合,而不是和犯错误结合,家长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事先和孩子约定,写作业是一个小时,然后可以看20分钟动画片,如果孩子提前按质量要求完成作业,就可以稍微多看一点。反过来,写作业耽误了,就只能挤占动画片时间了。

第三,事不过三。这是一种非常成人化的处理方式,处理不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前面提到,如果孩子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孩子可能是对界线的挑战,属于争夺控制权方式,也可能缺乏安全感,犯错是为了吸引关注,甚至还可能是孩子好心办坏事。例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不顾惩罚,故意出错让父母生气以获得关注。参见《故意犯错既是挑战也是享受》。

在孩子重复犯“错误”时,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行为是否事先得到许可或默许。比如,孩子以往拿着碗走路,有摔碎的情形,家长也告知孩子要注意。可某天孩子想帮助父母收拾餐桌,你没有禁止,结果导致摔碎了几个碗,此时再责备和惩罚孩子就是非常错误的了。所以,遇到孩子重复犯错误,仅利用惩罚来进行约束,很可能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参见《并非所有错误后面都是恶意的》。

第四,对于好的行为有所奖励。这是比较恰当的做法,属于阳性强化法。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奖励,应该是及时性的社会性奖励,如拥抱、夸奖、赞许的神态等,决不能是事先约定的物质奖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要想办法去“引诱”他们,并使其得到对应的快乐,孩子就有动力重复家长认为的好行为。参见《例说对孩子的高难度表扬》。

第五,对于不好的行为开罚单。此种做法,和目前某些部门采取罚款的方式,来解决违章和违规一样,其效果是什么,这里就不多说了。至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为什么会被广泛采用,甚至出现钓鱼执法方式,大家可以站在“执法者”利益的角度,稍微想想就可以得到结果。其实,对孩子某些行为,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去做,他们反而很快失去兴趣。比如,强迫孩子学习,他们很快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另外,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问题后面的善意。对错误进行惩罚,是一种省心、快速的方式,但这很容易使父母只看结果,忽视对孩子的倾听和了解行为动机。由于孩子发育不成熟,他们的能力不足会造成“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如果仅依据结果对孩子进行事先约定的惩罚,很可能让孩子产生退缩和失去尝试的信心,不再主动去做事。

第六,追加一些家务活。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做法,其核心是家长把家务活当成又脏又累的事情,是苦差事。实际上,家务活是一个家庭重要的生活任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和责任,承担对应的事物。所以,当家长把家务活当成一种游戏来奖励给孩子,那家务活就变成了对孩子的“引诱”,未来孩子才有能知道如何对自己的家庭和婚姻负责任。参见《让孩子按年龄学做家务活?》。

第七,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事情上。说实话,这条让人非常不明白,难道看见孩子的错误,就采取忽视的方法,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当然,在针对某些孩子因为好奇而出现的错误,比如幼儿骂人和说狠话,家长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方式,很快会使孩子失去行为的乐趣。所以,在教育上,缺乏条件的断章取义,很容易造成错误的效果。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靠惩罚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孩子犯错误的问题,但这不是教育目的。更准确的说,对错误的惩罚,只是一种辅助教育手段,只有真正解决孩子错误背后的原因,同时在认识什么是错误的基础上,学会解决问题和弥补错误,才有可能让孩子真正的成长起来。而对于惩罚,只起到强化记忆和增加犯错误的机会成本的作用,孩子无法得到罪恶感。参见《孩子成长要有适当的罪恶感》。

所以,在儿童教育上,孩子每次犯了错误,都是极佳的教育机会。这和孩子学走路一样,孩子早一点摔跤不是坏事,反而更容易学会平衡。反过来,如果使用学步车和牵引带,孩子却总走路不稳。同样,鼓励孩子在幼时去体验和直接感知错误,使某些行为和不愉悦结合,就会从内心产生自我免疫的能力。等他们长大以后,反而会减少犯错误的几率。参见《放权就意味着要相信孩子》。

当然,任何对孩子的惩罚,都需要和孩子事先约定,这样才能起到对应的效果。如果没有事先公平地约定,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都不应该受到惩罚,否则就是家长的不良情绪发泄,对错误的了解只局限于是父母不高兴自己这样做。孩子不仅不会从中吸取教训,反而因为受到惩罚,他们认为已经为错误付出了代价,和父母扯平了。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儿童教育理念,家长需要认真思考,看是否正确以及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任何不加分析的拿来主义,或断章取义,都将使孩子教育出现问题。在生产中,是允许进行尝试和出现一定比例的残次品,可孩子的教育是一次性的!如果家长采取“打草稿”式的教育,很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连带毁掉自己的晚年生活。参见《儿童教育,请不要打草稿》。(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著有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