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微博说:学校禁止谈恋爱,但是我们班有两个同学仍然偷偷摸摸的谈,被班主任发现之后,叫来双方家长。班主任本来是想让家长说说自己孩子。结果家长聊了聊发现对方家庭情况都还不错,于是就订婚了!

对于这种生活中的小插曲,另外一个版本是说孩子的家长订婚了,但不管是何种情况,这说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早恋现象,其几率远比普通家庭为高。巧的是,有位姑姑说起其侄子来,这个17岁的帅哥,某天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学艺术的、从小失去爸爸的小女孩,于是,为了获得“爱”,两个青春期孩子坠入了“爱”河!

这位17岁的帅哥,虽然父母双全但还不如单亲家庭。他的妈妈前几年出国了,长期在国外,爸爸在外地工作,一星期回来一次。于是,小帅哥只好自己住校,每周末到姑姑家住一天。更让孩子难受的是,他从小没得到太多的父爱,爸爸对他非常严厉,其教育模式就是指责和吼叫。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可想而知,孩子能有什么好的感受。参见《父亲的父权和父亲的权威》。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很注意培养,在尊重、认同、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多鼓励孩子独立和给孩子选择,等孩子到了青春期,较少有所谓的“叛逆”现象,更不会到家庭外面去寻找爱和关注。但反过来,青春期的生理高速发展,使孩子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于是,只要稍微有条件,就是“干柴遇到了烈火”。参见《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当青春期孩子面对工作很辛苦、勤劳的父母,虽然也知道对自己好,但由于缺乏家的概念,他们很容易被外界有的、自己所缺乏的东西打动。此时,父母的成就、业绩越好,对孩子的压力越大,“反正我在努力,也赶不上爸爸妈妈”从而让孩子产生更多的自卑和放弃感。所以,在孩子岁数小的时候,由于不具备抵抗能力,可能会屈服家长的武力。

如果孩子长时间“脱离”父母,且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缺乏鼓励和认同,再加上父母依靠物质和金钱来进行补偿,就直接导致孩子在学习没有兴趣,自我的放弃使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所以,现如今这位17岁帅哥在家长眼里,变成了学习成绩一直就不是“太好”,对学习也没有信心和兴趣,不肯吃“苦”也学不进去,最后还早恋了。参见《教养坏习惯:孩子学习和物质挂钩》。

但实际上,这个帅哥学习成绩在他们年级属于中等,只是离家长的期望偏远,故认为是学习成绩“不太好”。在这里,家长不能认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是不好的表现,更不能说孩子学习态度“不太好”,而是要多问问自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包括早恋。其实,这个男孩是很阳光、很善良的孩子,许多方面可以用优秀来形容。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17岁富有爱心的男孩,能在去年中考之后,参加深圳大运会的义工服务,坚持做了一个多月公益的孩子,难道还怕吃苦?如果孩子为人处事也很得体,经常得到老师夸奖,反而得不到家长的夸奖,孩子会怎么想?有意思的是,这个帅哥唯一一次被父亲当众夸奖,是孩子主持班里开的家长会,受到了师生、其他家长的一致好评!这位父亲太吝啬表扬了,那怕是职业习惯或自己的脾气原因。

在这里,不能不提一下这位帅哥的原班主任,他看到这个男孩口齿伶俐,且善于临场发挥,故很看中其在主持方面的特长。所以,对孩子很有信心,建议他选学传媒专业。没成想,当分文理科后换了班主任,且未采纳原先班主任的建议,这对孩子是有很大影响的。这等于使孩子刚知道何为表扬和鼓励,就再次失去关注,此时出现早恋也是可以理解的。参见《像妈妈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人们常说“祸不单行”,生活中好像也真是如此,虽然许多时候只是大家把不如意的情绪放大了。这位17岁帅哥在换了班主任以后,还失去了自己最看重的外联社社长这一职务。此时,只是孩子姑姑的安慰,很难让孩子从打击中走出来。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青春期孩子依然希望得到家长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这何尝不是孩子走入早恋的原因之一?参见《案例分析:孩子当官即要栽培也要有悟性》。

当17岁帅哥出现了早恋,其父亲希望他能专心学习,就手机收上来。可是,帅哥因此就在家失魂落魄、沉默不语,除了吃饭,就待在书房发呆,甚至还失眠。这种“堵”的做法,是非常常见的家长做法,孩子迫于压力,要么萎靡不振,让自己陷入抑郁之中,要么就奋起反抗,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甚至由此发生性关系以寻找心理安慰和理解。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早恋,宜“疏”不宜“堵”。这就需要父母尊重孩子独立自主要求和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同时,注意调整与他们的关系,以及改善对待他们的态度,特别是要和孩子建立起朋友式的友谊关系,能够交流思想和吐露心声。这样,只要能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以朋友的姿态对孩子进行帮助和引导,并想方设法弥补以前出现的教育问题。

另外,家长不要把早恋看成“洪水猛兽”,爱情,是一种很美好和纯洁的,它和菜刀一样,也具有两面性,使用好就对孩子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而过分的堵,反而使孩子更加挂念。人,都是“贱骨头”,越得不到的越想,而白给的都不珍惜。所以,父母引导的好,反而会使孩子在愉悦中互相追赶,提高学习成绩。当然,制定适当的界线也是有必要的。

对父母最关心的学习成绩问题,家长不能过度看中孩子的考试成绩。其实,这个17岁的阳光男孩,在解决实际问题和用心方面,不但不欠缺,还表现出色,某些能力可能比许多本科学生都强。所以,上名牌大学,并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至于真想提高考试成绩,就要解决无“心”向学,而这个“心”是什么,需要当家长的细致分析,并想办法解决了。也许,解决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能这个学习问题也不存在了,呵呵。参见《案例分析:探究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