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老师 

    节目导视:高考结束,千万考生面临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去哪里上大学?是当鸡头还是作凤尾?热门和冷门之间如何抉择?成绩不理想,又是否该选择复读?

    他,一名高中老师,因为登上《百家讲坛》而声名鹊起,在二十余年的教学中,他不怕埋怨愿意为学生做出选择,纪连海结合自我经验,为学生破除报志愿的四大误区,敬请收看。 

    李小萌: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新闻会客厅》。现在高考已经结束了,所有的考生都在家里期待着那一份录取通知书,考试的时候成绩最重要,但是能不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可能填报志愿的艺术也显得相当重要,所以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话题,这么重要的话题当然不能随随便便请一个嘉宾来,我们今天请到的是声音酷似刘宝瑞,讲课酷似说书的历史教师纪连海,欢迎您。 

    纪连海:您好。 

    李小萌:先问个题外话,说高考,每个人自己的高考经历都有一段故事,您的高考怎么样,一帆风顺吗? 

    纪连海:考试还一帆风顺,就是录取非常不顺。 

    李小萌:正好我们今天说录取,您录取碰见什么事儿了? 

    纪连海:我那年报的是北师院历史系,那时候还叫北京师范学院,现在的首师大,因为我的近视问题,第一天就相中了,因为我的成绩比较好。 

    李小萌:您近视多少度? 

    纪连海:我那时候是一千度。 

    李小萌:现在呢?更深了吧? 

    纪连海:现在一千五百五十、一千四百五十,所以他不录我。那个时候他没要我,后来我其实是打了官司告了状才去了这个学校。 

    李小萌:具体经过怎么回事? 

    纪连海:其实比较离奇曲折,我当时本来就是按照正常的录取,我们那时候是7月考试,8月十几号开始录取,因为我知道我的分是够重点,够一类本的线,我报的是二类本的一个学校,因为也没想过自己会超常发挥,所以就报二类本的一个学校,因为我近视,所以只能报师范,又认为历史系可能会看得书比较少,当时不知道要看这么多书。

 李小萌:您是为了省省眼力才考历史系的? 

    纪连海:对,当初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大学是怎么回事,那时候也是二十五年前的事儿,所以就误打误撞地就报了这个系,结果没录取我,没录取我就回家了,其实我是农民,就回农村种地,那时候是生产队,人民公社还没有解散,种地,生产队派我去放马,放了二十八天半的马,打了一天半的枣,咱们吃的枣,还教了三个星期的书,我的那个初中母校缺英语老师,请我去当英语老师,所以我就去了。虽然说我就考26分。 

    李小萌:什么考26分? 

    纪连海:英语考26分。 

    李小萌:还当英语老师,真是误人子弟。 

    纪连海:没有,那你不能这么说,因为当时我们那个中学那时候还叫公社,我们那个公社没有会英语的,那时候还叫县,全昌平县42所中学有41所已经有了中学英语教师。 

    李小萌:我知道这个讲历史容易茬出去,咱还回到原来的主题上,后来呢? 

    纪连海:后来我不知道有人在替我打官司,打官司的人我也不知道,是我们的高中母校负责高考报名工作的老师,他不服气,他觉得这么高的分,怎么能够不录取呢,替我打官司告状,后来打赢了,其实整个打官司告状的事儿我也不知道,我工作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打官司告状赢的,是后来工作很多年,我又回到了我这个高中母校,别的老师给我讲,他替我打官司告状了。 

    李小萌:所以您只能记得的是已经以为没有希望了,结果突然又被录取了。 

    纪连海:对。 

    李小萌:就高高兴兴就去了。 

    纪连海:非常高兴地就去了。 

    李小萌:自己有过这么一个波折,后来成为中学老师之后,就更会也关注学生填报志愿,您给我们讲讲您帮学生填报的最漂亮的一个志愿,因为志愿问题彻底改变他命运的。 

    纪连海:这个其实我觉得很难说,因为你想教过这么多年。 

    李小萌:无数个。 

    纪连海:教过这么多年,每年每届都会有那么一两个特别出彩的,我就是在电视上说过的,有一年一个孩子,我教得还行,我对学生的影响还是蛮好的,很多学生就犯傻,他傻在哪儿?他说纪老师是一个特好的历史老师,将来我也当历史老师,我就跟着我的老师学,他就死心塌地地要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可是这个孩子不是说改变他的命运,我说的是改变别人的命运,是改变一个区一个县的命运。那时候我们昌平县已经连续十年,再多说点,连续十二年没有考上北京大学,没有考上清华大学的了,结果就这么一个孩子,极有可能考上北大的一个孩子。 

    李小萌:因为崇拜您,就不惜放弃北大。 

    纪连海:他就认为我就像您似的,当一个历史老师,挺好,而且我知道您那个系,您那个首师大,别的系我不管,历史系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就要报你那个系,最后我就跟他说不通工作,我说你这谁的主意,谁的馊主意,我们全家的主意,我都跟家里商量好了,我说你爸干嘛的,我爸一个农民,我说你们家有没有识文断字的,有没有认识字的,没有,我说亲戚也行,说我有一个叔叔在外边工作,念过书,我说把你叔叔找来,我就把这孩子骂了。因为他是我的班里,你说十年我能够,十年或者十二年能够改变我们这个县的命运。 

    李小萌:您当时就看中了他能考上北大。 

    纪连海:对。 

    李小萌:就动员他改志愿是吧? 

    纪连海:草表在他那儿,正式表在我这儿,我可以不发给他。 

    李小萌:就是强迫他考北大,那他成绩要不够你不就害了他吗? 

    纪连海:我太相信他能够了,我教那么多年书,谁够谁不够我还不知道,那就白教了。 

    李小萌:后来证明呢? 

    纪连海:后来我让他报北大,而且他考上北大了,不但考上北大了,又考上研究生了,就算是本硕连读那种。 

    李小萌:那当时这个成绩是稳稳进北大呢还是怎么样? 

    纪连海:富余了十多分。 

    李小萌:从此改变了这个区这个县没有北大的学生的历史。 

    纪连海:这十二年没有北大的历史。不,那年我这一个班里头考出去两个。 

    李小萌:越说越厉害了。 

    纪连海:这个是我生逼着他考的,另外一个就是我经常跟人说的,全北大倒数第一。 

    李小萌:这个厉害,特高分进去,填报志愿的艺术就显不出来了,全北大最后一名进去就是在标准线的底下上去的人,这才是填的艺术。

  纪连海:那个时候我指导这个孩子报小语种,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小语种这两年越来越火,那个时候不火,但是也不凉,它是一个常态,如果在常态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考北大小语种一年就是两个到四个之间,我要报,两个到四个这就是一个艺术了,所以后来我就指导这个孩子,我说你报什么呢?报阿拉伯语系的小语种,结果她就以全北大倒数第一名,也是阿拉伯语系的小语种倒数第一进入了北大。 

    李小萌:那您就没有介入万一失误了被埋怨的时候? 

    纪连海:应该说也可能会有, 在我们老师这行里边,在这个框框里面,其实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给孩子指导报名,老师、班主任少参与为好。 

    李小萌:怕担责任? 

    纪连海:对。 

    李小萌:您不怕?我看您介入挺深的。 

    纪连海:我介入比较深,因为我觉得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我的那个老师,你说我都放弃了,人家还在替我打官司告状,可能这个老师对我影响太深了,我觉得当老师有精力的时候还是应该稍微介入一下为好。我的孩子一般来讲,他们都知道我是为他们好,我觉得我的估计好歹会比他们准,所以相对来讲他们能知道他们将来干什么好,我不大相信他们比我在这方面智商高,像我教二十多年书了,我总比他们十几岁小孩子看得准吧,所以相对来讲受埋怨的机会少,真是极少。 

    李小萌:其实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一些误区出现,我们也总结了一下,您帮我们解释解释,比如说第一个误区是咱们看一下,地域上的误区,去哪儿上大学,到哪个城市去这个选择上会出现什么问题? 

    纪连海:这个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现在有两种问题,一个就是现在全国或者是北京市更多的尖子越来越趋向于上港大或者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的这几所学校,或者是有些人就直接考到国外的一些大学。还有一些次高级的这些人,非天南海北不去,只去天南海北这四个城市。 

    李小萌:天南海北是哪儿? 

    纪连海: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叫天南海北,非天南海北不去,我觉得这两个都是一种误区,我们必须得考虑,我为什么说它是误区呢?为什么要报天南海北,难道我们都要在北京工作,我为了在北京工作,就刻意报北京的学校,不管我是哪儿的人。 

    李小萌:在地域的选择上应该依据什么来选呢? 

    纪连海:我觉得就是应该依据这样的一个原则,第一就是说我的实际能力如何,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将来。 

    李小萌:从就业倒过来推。 

    纪连海:反过来推,我要去哪儿,比如说以我这个成绩,我会报哪儿的专业似乎更合适,比如说有的学生就说我就考北京的大学,换句话说我就考香港的大学,我翻过来说为什么香港这所大学要给我们北京市的理科状元十四万港币,十四万港币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其实它是在做广告,我们反过头来我们再去看看港大都是些什么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港大80%的学生都是大陆的学生,因为真正的香港人跟我们大陆人的思维方式都一样,我才不在香港念书呢,我要去就去英国念书,所以他都跑英国去了,实际上港大已经没有生源了。 

    李小萌:它其实是一种教育产品的输出。 

    纪连海:它并不是说,翻过头来,香港的学生有去国外就业的可能,也有到内陆就业的可能,我们必须得考虑到什么呢?如果说从就业面来考虑,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香港的很多人,香港的那些老板,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厂矿都是在中国内陆的,都是在大陆,世界各国也都在大陆设立了子公司、分公司等等,我倒是觉得从就业这一面来讲,不妨就留在本地。像我前两年教一个学生是什么呢?他是考北大非常富余的一个孩子,我们都看好了那孩子考北大非常富余,他不是我教的,但是我特生气这孩子,他就死活报复旦,为什么呢?我就问他,我说你干嘛非得要报复旦,我就不信在我这儿有说不通工作的人,考北大给我们学校争光,他不考。 

    李小萌:后来这孩子说为什么要上复旦? 

    纪连海:他说我将来不打算在北京工作,我就打算在上海工作,既然我就打算在上海工作,我为什么不现在就去适应上海这个气候呢? 

    李小萌:你觉得他有道理吗? 

    纪连海:我觉得他是有道理的,所以他改变了我,以后我在指导学生报名的时候,我就不是说为我们学校怎么争光,像我刚才说那个例子似的,我就更多地会考虑个人。 

    李小萌:明白了,选择地域的时候可以从你将来想在哪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然后去选择报哪个城市大学,提前了四年,就预先预热了,这是地域上的。再来看第二个,学的误区,是当鸡头还是当凤尾,我考大学的时候我爸爸就说,宁当凤尾不当鸡头。 

    纪连海:这里面确实有这个问题,我跟你讲我教的一个学生的例子,也是上北大,她考的北大,咱们就不说,因为有太多的指向性了,一查就能够知道,这个孩子考的是北大最好的院系,结果学了一年以后适应不了,转系了。她当时就觉得一定能够成功,我是教文科的,他考的也是北大的文科,这个院系需要极强的数理化的本领,最后结果怎么样?跟不上,最后被迫转系,转了系以后就转到了一个自己,转系的时候就由不得你了。 

    李小萌:选择性很小了。 

    纪连海:所以就变成了什么?我当了凤尾,结果选择了一个非常自己不满意的专业,将来的工作,学得完全不靠谱,所以这是做凤尾我觉得会有失误,我必须得考虑,我能不能当凤尾。 

    李小萌:可是凤尾虽然是尾,但我是凤,鸡头虽然是头,可是是鸡呀。 

    纪连海:所以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要刻意地追求我就在北大,哪怕我考北大最差的,哪怕我将来毕业没有工作,我也要在这儿。其实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社会压力本来就给我们挺大的,如果说从这么点的小孩,在那么好的一个环境,自己那么受罪,我觉得活得太累。 

    李小萌:有没有在这方面选择像您说的,按照您的原则选择对了的,肯定也有例子。 

    纪连海:那当然了,比如说我那年教一个学生,她还好,其实是她没好好学造成的,她的智商很高,但是由于基础没打好,最后她就跨在了一个什么?一类本和二类本的边界,最后我给她指导什么呢?我说你这年正好新兴一个专业,小教本科专业,小学教育,可是是本科,我就指导她报这个专业,我为什么要指导她报这个小教本科专业?因为我们知道教小学的老师最多都是专科水平,没有本科,她如果报了,这是全国第一批小教本科专业,搞实验的,实验学校校方是非常关注这些孩子的前途的,如果这些孩子分不出去,这个系、这个专业还想开,所以前途不用担心,工作不用担心,工资也不用担心,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努力,结果她就听了我的,就报了这个,结果报了这个以后,她就是做的是鸡头,不是凤尾,她可以换一个学校,可以换一个一类本最差的学校,但是她学了一个其实被我们大家看不上的一个学校,结果到了那儿以后,我们的学生都是非常聪明的,她原来就聪明,又当什么团支部书记,又当学生会主席,女孩。 

    李小萌:自信心倍增。 

    纪连海:里里外外,好像没有她这个学校就办不下去似的,可牛了,人家去年找我,说三年半了,该找工作了,说今天有一个学校想找我去应聘,说您看我去合适不去合适,就跟我咨询,我说你一,要去,二,我教你三招,你怎么应付这些老师,这些老师大概会考你什么什么问题,结果到那儿没一个小时跟我打电话,我签合同了。这是去年11月,现在人家已经上了好几个月班了,已经挣了好几个月工资,而且薪水,她又是学小学教育的英语专业。 

    李小萌:就业的时候很有优势。 

    纪连海:对,由于她报的是一个低的学校,结果在低的学校里她所有的智能、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才能都激发出来了,所以她真的就是这个学校的人才。 

    李小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是纪老师的观点,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专业的误区,是追求学校还是追求好的专业,是去冷门还是热门,说说您的观点。 

    纪连海: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是追求好的学校还是追求好的专业,我们必须得考虑到什么呢?就是将来我要干什么工作,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其实并不是说专业对口,但是对口比不对口自己过得舒服。 

    李小萌:您的观点是说相比之下要追求专业,但是我看到很多现实中的情况,如果谁是北大毕业的,用人单位就觉得根本不考虑他的专业,只要是北大的,我们就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纪连海:是有这样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北大的学生也有个别对不上口的,我们刚刚工作的时候可能会这方面沾点便宜,但是一旦实习期满以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实习期过了一年以后,我们再看就不一定了。 

    李小萌:所以理想的专业更重要。 

    纪连海: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更多地从专业角度来考虑,如果说北大的这个系不是最优秀的,在这个专业来讲,考北大不如考另外一所学校,那所学校要低一点,但是专业很好,社会也更多认识到这点。 

    李小萌:也得考知名的专业,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很有名,你可以去奔着它去,就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似的。 

    纪连海:我觉得是这样,因为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叫北师院历史系,我们北师院一共有八个教授,其中历史系占七个。 

    李小萌:实力很强。 

    纪连海:对。

 李小萌:对于这个冷门和热门呢? 

    纪连海:冷门和热门是这样一个问题,那个时代我们就说有热门,在我们那个时代就有热门,这个热门是什么呢?是会计,最后就培养成了什么呢?全国到现在为止,有十个毕业生就有一个是学会计专业的,会计满天飞,谁需要那么多的会计?天天算账,现在计算机各个方面都有了,所以这个热门就变成了冷门,最分不出去的就是会计。 

    李小萌:考试的时候报考的时候是热门,等到就业的时候就冷了。 

    纪连海:就是冷,所以这四年以后必须得考虑清楚,冷热门不是一个常态的机构,所以更相对来讲,既然它是冷门,社会的需求量有限,他敢招这么多人,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冷门招的学生就一定是有去向的。 

    李小萌:再说说这方面的赫赫战绩。 

    纪连海:这方面其实我觉得挺多的,比如说我们有好多学生,比如说有一年我指导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当然报的冷门,她是由于身体原因,她得那个病特别特别怪,是脊柱,我搞不清楚,要经常做手术,而且这个孩子这种病将来是要遗传瘫痪的,所以一写上这个病就知道将来会瘫痪,后来我就发现,这怎么办呢,这孩子,我必须得给他找一个工作,我其实倒不是说冷门、热门这个角度,我说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你就报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武汉大学有几个特有名的系,这个图书馆系是其中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张之洞在武汉,张之洞《书目答问》,他讲张之洞是多有名气的一个人,人家就是讲图书的编排、整理等等,武汉大学几个知名的院系之一,其中有一个就是图书馆系,一个小女孩,个也不高,我说你就报那个系,报那个系,一,咱分肯定够,肯定富余,第二咱身体不好,不要咱们的时候你再找我来,后来果然她的分超过了这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二十多分,果然人家学校就没录她。没录她以后我就给她出主意,我说你先去让你爸爸带着你先去,先去招生办,我告诉你招生办公室在哪儿,我说你到那儿,你们家人到那个门口你就哭就行了,哭完了就行了,结果果然,我知道这个武汉大学的人心软,结果就给哭成功了,哭成功了以后就去了,结果人家找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因为图书馆系我们感觉是冷门,由于它是一个特别好的学校的冷门,现在全国各地方都是大量在建图书馆,当然我们现在图书馆的方式不一定都是现在的书,可能更多是电子书的管理,但是我们这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适应现在的形式。 

    李小萌:我发现您给学生提建议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根据就业来决定你的报考,甚至是分析四年以后就业形势如何。 

    纪连海:一般来讲就是说,一,我们要提就业;二,我自己喜欢什么,你必须得考虑这个。说到这儿其实我还有一点,倒不是和就业有关系的,我告诉他,你上大学的时候一定要把专业学得业余水平,把业余的东西学得专业水平,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李小萌:再来看第四条,复读误区,该不该复读。自从高考打破年龄限制之后,我们听到过考多少年,连考几十年都有,这个您怎么看? 

    纪连海:对于复读,其实在历史上也有复读这一说,像清朝就有,规定复读,如果复读五次考不上,政府直接安排工作,我们现在允许复读,但是没有一个说考了多少年复读考不上的话政府就直接安排工作这点没有,没有这方面的照顾,对于复读我们说,我觉得还要看时代,比如说在我们那个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以前,我是建议复读的,那个时代比如第一年全国高考,它的录取率是4%,也就是1977年,77届、78届的高考录取率,一百个人里挑四个人,我们说大量的优秀生,因为是得第五名、第六名,其实真的你说第四名跟第五名有差距吗?差距不是很大,所以那个时代我觉得复读是可以的。现在这个环境下,是否复读就得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而定。 

    李小萌: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什么样的就应该是现实的选择放弃。 

    纪连海:比如说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我们就得考虑,第一,我的智商够不够,如果智商够了,但是为什么我没考好,是什么原因,比如说现在大量出现了什么呢?就是中学生,出现了青春期的萌动,不早不晚,恰恰在高三他青春期萌动了,想起来,见异思迁了。 

    李小萌:有事儿分散注意力了,这是一种。 

    纪连海:分散注意力,这样的学生,如果说人家考上了你没考上,现在我就拿这个来约束你。 

    李小萌:所以这不是能力问题,比如说考试是因为马虎了,或者准备不充分,这些都可以考虑去复读。 

    纪连海:还有一种学生就是社会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李小萌:心理素质上的问题。 

    纪连海:我经常提的问题是什么呢?你一定要能考状元,你肯定是咱们学校第一名,结果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结果没考好。还有比如说我的学生去年就出现过,今年又出现了这个学生,最后一题没答,答完了觉得答得挺好,忘了后边还有一篇,你说你干嘛?我们去年那个学生差一百分,老早就交出来了,还美呢,人家最后跟他说那题你答得怎么样。 

    李小萌:什么题? 

    纪连海:不知道,你说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基本上我建议不是因为智商问题,是因为自己出现了种种令人意外的原因。还有一种比如说有病,这种也可能不见得是病,最典型的就是女生。 

    李小萌:您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如果你觉得你智商不够你就别复读了,可是哪个孩子哪个家长能够认为说我们智商不够我们就放弃? 

    纪连海:其实这个我们可以,其实我觉得第一,家长应该是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第一,孩子是知道,第二,家长也应该知道。如果说孩子和家长真傻到说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的时候,不妨婉转地问问班主任,您说我们这孩子复读好还是不复读好,我想班主任都会给予婉转的回答,您这个孩子复读还是大有潜力的,或者说我觉得现在能上一个学校就去得了,您就听了,您得拿人家老师的话去想。 

    李小萌:可是以前我们都是说坚持不懈,会有好的结果,坚持到最后是胜利者,您说提前就放弃了,那不会有遗憾吗? 

    纪连海:我们必须得清楚,现在如果咱们要说是有一些省区的录取率低还好,比如说以我们北京为例,现在文理科的录取率70%了,一百个人走七十个人您都没考上,您还闯进那前七十名,您闯进去了也是并列第七十名,您也是差,您怎么努力,我觉得都是智商问题,您都是垫底的。 

    李小萌:这时候比较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纪连海:我觉得不如跟着上一个差不多的学校就完了,然后在差不多的学校工作中,将来边工作边学习,如果说我们有这个力量,持之以恒也不是不可以,我们真的觉得非得到我们学的时候,将来大了再学也未尝不可,我觉得是这样。 

    李小萌:好,今天我们听纪连海老师讲了他对于填报志愿的一些观点,您可能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但毕竟这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吧,而且我们还领略了纪老师这么有魅力的语言的风格呢,谢谢纪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