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08年8月来到柬埔寨端华学校支教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学习兴趣。笔者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我是08年8月来到柬埔寨端华学校支教的。端华学校可以说在东南亚是最大的华文学校了,光在校生就有一万余人,教职工也接近三百人。但是如同国内的部分中学生一样,这里的学生对学习华文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兴趣性不浓。学生迟到、旷课,作业完不成,课堂睡觉的现象是屡见不鲜。这就是摆在我们支教老师面前一个急需攻克的难题。

不是我们学生学习华文的政治、文化环境不好;不是我们的老师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齐备;更不是我们华人家庭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一种学习上的惰性心理和畏难情绪。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学习兴趣,变“怕学,难学”为“好学,易学”呢?怎样改变学生这种惰性心理,畏难情绪呢?笔者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总动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是做准备,是为了更好地砍柴。于是在正式开课前,我利用一周的时间介绍:①华文学习的全球大环境、大气候,比如全球孔子学院的建立;学习汉语的人数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崛起等等。②海外举办华校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这一事实。③联系柬埔寨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来说明学好华文,在柬的就业前景是美好的等等。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宣传学习华文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学生们身为“华人”的自豪感,领悟“懂华语,易谋生”(洪森总理语)的真正含义。

与此同时,给学生指出华文学习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把“厚积薄发,博观约取”作为指导原则,把“读、说、写、练,重在训练”作为行动纲领,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逐步培养学生一种学习华文的良好习惯。

动员会、宣传会时时开,处处讲,让学生带着家庭,带着华人的责任和使命去学习。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培养了信心,使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始终不减。

二、走近学生,走进家庭
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但又是复杂的,学习的主观意志经常动摇。我根据学生这一性格特点,经常地深入学生中间,认真观察,仔细了解,和他们交朋友,一旦发现情绪不对,就马上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找学生去谈心,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寻求思想波动的根源,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所以现在他们和我是无话不说,无事不谈,真正成为良师益友,成为知己。

有时我会把学校附近住的学生家长请进学校,请进班级,倾听他们对学校班级近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华人家庭都是些做生意的,忙起来脱不开身,甚至有的态度不好,于是我就牺牲休息的时间,抱着真诚负责任的态度,走进家庭。优秀生寄予家长鼓励;差等生找出“差”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和家长共同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从一点带动全面,恢复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让孩子知道,老师走进家庭,不是“告状”,而是和家长交流思想,了解自己在家里的表现。同时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惰性要监督,要正确地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师长共同监管,开通老师家长“热线”,建立孩子成长档案。

三、搞活课堂教学

宣传动员工作成功了,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搞活课堂教学,以增强其趣味性。

①导语艺术化。利用多种形式的艺术性导语,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抓住学生们好奇的心理,顺利地带进课堂,引领他们跟随着我的思路完成教学任务。自己独创的导语方式有如悬念法,抒怀法,讲故事法,搞活动法等等。在讲《手的礼赞》时,我就采用了搞活动的方法:上课伊始,先让二个学生站在讲台上,举起双手。学生分成两组(悬念),然后我说,下面举行一次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表现“手”的词语归纳的最多,同时把自己找出的词语分成褒义词和贬义词。先从站在讲台上的两个人说起,说不上来的,可以同组同学帮忙,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最后,我做出总结:既然我们总结了这么多赞扬“手”的词语,那么让我们走进马来西亚的礼堂,看看甄供对“手”又是怎样描写的?这样设计这篇课文的导语,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和好胜的心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丝毫没有思想上“开小差”的时间,无暇产生惰性心理,很自然地走进了你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不会产生什么畏难情绪了。

②自由享用课前五分钟。按照座次每节课都有1-2个学生或讲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或一首诗,一个笑话;或评论班级生活,诸如学习,纪律,卫生等;或评论某一社会现象:每天放学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诸如街头交通,农贸市场,城市环保,治安状况,甚至个体摊点都可以成为学生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培养他们虽“身居斗室”,但可以“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操。

③尝试让学生自己当老师。首先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个学生都积极查资料,备课,最后汇总,然后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学生自己当老师,自己面对同学们讲课文。这样就化教师备课为学生备课,学生也仿着老师的讲课模式,把握住自己认为的重难点去分析课文。过去不该由老师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在学生自己来完成,老师再也不会越俎代庖了。最后由我来总结,先鼓励,然后指出不足,不恰当的地方正是学生不懂或理解偏差的地方,我作重点讲解。
经过这样的尝试,他们想当“老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胆量得到了加强和锻炼。现在学生由过去被动地去学,去接受变成了现在主动地去学,主动地去查资料,主动地找着老师“商讨”某一课文或某一问题如何去处理,以期自己当“老师”时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胆识”。

④让学生当编剧和演员。提前告诉学生将课文预习一下,去查找资料,然后改编成剧本、相声或小品,让学生自编自演。如有的同学将朱自清的《背影》改编成了剧本《我和父亲》,在教室里演得绘声绘色,“父亲”的样子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语言的把握也算可以。还有《手的礼赞》,模仿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相声《五官新说》,学生编成自己的相声《手的“苦”与“乐”》,演得也是惟妙惟肖。尽管有的语言不够流畅,但通过学生那滑稽夸张的动作也能看出学生的感情以及对课文把握的程度。

总之,通过这些兴趣教学,师生互动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发掘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从中也领悟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文化的必要性、艰巨性和迫切性。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课外生活也不容忽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华文,运用华文,充分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张志公、于漪等 有关“语文与生活”关系的一系列精辟论述,启示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华文这一人文工具,就必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沟通,让语文学习与社会天地相接壤。

①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华文。
所谓“果欲学乎诗,功夫在诗外”,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使学生可以积淀起丰富的语文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利用柬埔寨送水节,独立节纪念日等大型公共活动和平时的阅读报纸等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如巍巍高山,滔滔江河,日出江花,春来江水等等无一不给学生美的熏陶;雄鹰搏击蓝天,海燕笑傲沧海,让人感受勇敢者的奋斗;雨后灿烂的彩虹,又让人领悟到磨难者的成熟。社会万象,人生百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有人为金钱而身陷囹圄,有人为享乐而铤而走险,有人为名声而弄虚作假。同样,有人名利场中心静如水,有人洪水面前舍生忘死等等。通过这些自然和社会现象,要告诉并引导学生多一份留心,多一份观察,多一份领悟,多一份收获。
所以,唯有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开辟一个永不枯竭的语文世界,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②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华文。
结合华校应用文课程的开设,要让学生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我同时告诉给学生,这些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打分,而是把自己平时的高兴、忧愁;悲伤、快乐等酸甜苦辣咸的生活滋味都倾泄在自己的文章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

从打电话到发短信,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辩论,从广告到电器说明书等等,无一不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华文。

今年春节前夕,我利用中国贴对联的传统习俗,进行了一次学生拟对联、贴对联的知识竞赛,学生很是积极,效果感觉很好。

文学社的建立,无疑给学生又提供了一个表达心声,展示自我的平台。起初文学社是在我们自己的班级建立的,文学社的名称是芳华,是由社员共同命名然后筛选出来的。文学社由最初的自愿参加的五六人发展到现在几乎整个班级,可谓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不仅如此,我们还创办自己的手抄报,结集“出版”(其实是在学校内部流通,但装订和正式出版一样)自己的刊物,学生作品在校园风靡一时。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也有一种自豪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举办硬笔书法比赛,同题作文限时大赛;还积极配合并参加学校举办的诸如以“把握今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海外华校不同于我们国内,他们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就把国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当地的学校实际情况揉合起来,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更不耍“一刀切”,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学生的惰性心理和畏难情绪,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古语亦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我们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如果把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一种需要和渴望;只要老师真正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华文水平不提高是绝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