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理解与原文风格的再现

张春柏 作

2014年CASIO杯翻译竞赛的译文评比已于近日结束。本次竞赛英语组共收到三百多篇参赛译文。从总体上看,大多数译者非常认真,查了许多资料,作了不少注解。有些译者甚至阅读了整本原作,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一些研究。从不少译文中还可以看出,多数译者在译文的准确表达和风格再现两个层面都做了非常可贵的努力,因此译文的质量普遍较高,令人欣喜。

本次竞赛的原文节选自英国当代小说家马丁•艾米斯的长篇小说Lionel Asbo: The State of England的第一部第四章。作为当代英国实验主义风格小说的代表,马丁•艾米斯的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叙述中夹杂着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后现代艺术手法,因此,语言有些晦涩难懂。这给翻译带来了不少困难,在文字的理解和风格的再现两个层面给译者带来了不少挑战。以下就参赛译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评,与广大参赛译者和翻译爱好者探讨。

对原文的准确理解

这部小说的语言特点之一是比较抽象,有时候逻辑上还有跳层,给中国读者带来不少困难。例如:

So Des lived his life in tunnels. The tunnel from flat to school, the tunnel (not the same tunnel) from school to flat.

这里不少参赛者把tunnel一词译为“地道”,理解上有些偏差,虽然Des可能经常坐地铁,但也可能步行,如下文中他特意拐弯去了公共图书馆,所以本文中tunnel并不指具体的地下通道,而是虚指包括地铁和街道在内的所有“通道”。需要指出的是,tunnel一词有时带抽象意义,如tunnel vision (狭窄的视野),这里暗指Des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如同一条隧道,如他在上下学的路上没有什么可以看的东西(他的眼睛只能往上)。如果把tunnel 理解为“地道”的话,就不能解释他怎么去公共图书馆、Lionel怎么牵着狗护送他去学校了。所以,这里tunnel只能译为“隧道”或者“通道”,但后者没有“封闭”的含义,味道较差。

What’s going on with you, Desmond? You were always an idle little sod. Now you can’t get enough of it. Well, what next?

这里Now you can’t get enough of it有参赛者译为:
译文一:这么久了,也该闲够了吧?
译文二:到现在还没懒够。
译文三:可你现在还不满足。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以前不好好学,现在却学不够了。本句的意义只要细心揣摩下文的Renaissance boy即可明白。如果读一下全书或看一下故事梗概就更清楚了。所以这里可以译为“如饥似渴”或“现在却学不够了”等。

Yes I can. Renaissance boy, innit.
译文一:我可以的。我是文艺复兴式的全才,不是吗?
译文二:我可以啊。我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不是吗?

这里参赛者对Renaissance boy一词的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确实有许多达•芬奇一样的天才,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几乎样样精通。但这里主人公还是个小孩子,刚刚开始对各个学科萌发出强烈的兴趣,还不能说是“多才多艺”或“文艺复兴式的全才”, 似乎还是译为“兴趣广泛”为好。

…You want to watch that smile, lad.
译文一:……小伙子,你想要注视那抹微笑。
译文二:……小家伙,你是不是有心让人学着那个什么丽莎笑一笑呀。
译文三:……小伙子,你想看到我赞许的微笑吧。
译文四:……好吧,小伙子,你是想看看那幅画的话……

不少译文还加注说明这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大概是想到了多才多艺的达•芬奇。实际上,这里的smile与蒙娜丽莎的笑并无直接的联系,这类译法似有过度阐释之嫌,这与中国读者对文艺复兴的知识比较有限、对蒙娜丽莎有些偏爱有关。有人把本句译为:“你是想被嘲笑吧?”这就更不知所云了。这些误译源自对You want to和watch一词的误解。watch在这里有提请对方注意自己某种行为的意义。例如:You have to watch your words when you talk to the general(跟将军说话时请注意你的言辞,《新世纪英汉大学词典》)。而want后面接不定式短语在口语中则表示“应该”之意。如:You want to be careful when crossing streets(穿马路时应该小心,《英汉大词典》)。因此,本句的正确理解是:You had better stop smiling like that (你最好别老这么笑)。

And it was different at night, because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shapes, levered themselves upward after dark … Des was fleet of foot, but he was otherwise unsuited to life in Diston Town.
译文一:而且,在晚上的时候也不一样。不同的人,不同的形状,在夜晚都会撑起自己……德斯是很敏捷,不过他根本不适合在狄斯顿生活。
译文二:更何况白天黑夜截然不同,天黑之后活跃在地面上的又是另一群人和另一副嘴脸了……德斯虽然一路畅行无阻,但他并不适合迪斯顿城的生活。
译文三:走夜路时,戴斯的待遇自然也是不同的,因为形形色色的鬼魅魍魉总喜欢在天黑以后现身作怪……虽说戴斯身手娇健,可他对底斯顿的生活反倒极不适应。

这里原文的意思是:如果说白天Lionel或许还能保护Des的话,到了晚上情况就不同了,夜幕降临后,形形色色的人都会现身(lever up),给包括Des在内的其他人带来各种危险。Des虽然跑得飞快,还不至于受到伤害,但其他各个方面他都不能适应Diston的生活。本句同时也证明前面的tunnel不是地道。

With hesitation, and with deafening self-consciousness, he entered the Public Library on Blimber Road.
译文一:他犹犹豫豫地走进了布林伯路上的公共图书馆,脑子里回荡着自己的声音,简直震耳欲聋。
译文二:他犹豫再三,但强烈的自我意识咆哮着震耳欲聋。终于,他步入布林伯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译文三:伴随着犹豫不决和自我保护意识,他踏进了布林博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以上三例中的误译,均源于对self-consciousness一词的误解。本词与哲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没有什么关系,它源自一个常用的形容词self-conscious,意为:worried and embarrassed about what you look like or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you(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意即“忸怩,害羞”(《英汉大词典》),亦即在某些方面有点自卑的意思,如:Bess was self-conscious about being shorter than her two friends(贝思个头比她的两位朋友矮小,对此她非常难以为情)。这里指Des面对这个真正的图书馆,真切地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不配使用这么好的图书馆,因此他在步入图书馆之前极为紧张,脑海里嗡嗡作响,心里一片空白。他的这种心理从下文中的By what right or title could you claim any share of it?和他对《太阳报》和《云雀晨报》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来。文中的deafening self-consciousness如转换成一个句子,就是he was so self-conscious(或embarrassed, nervous,shy)(about his lack of knowledge)that there was overwhelming roaring in his ears。另外,本句的译文还必须表明,他来图书馆是有“预谋”的。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及与上文的衔接,本句可以译为:
他耳中嗡嗡作响,犹犹豫豫、忐忐忑忑地踏进了布林博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语言风格的把握

语言的形式是意义的重要表达方式,这就是语言的风格,因此忠实原文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对等或基本对等,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译文还必须自然得体。原文开头的这段诗给译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Each thing hostile / To every other thing: at every point / Hot fought cold, moist dry, soft hard, and the weightless / Resisted weight.

本段诗摘自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原文为拉丁语,1958年由杨周翰译成汉语:
(一切事物) / 总是彼此冲突 / 同在一体而冷热、干湿、软硬、轻重 / 彼此斗争[1]
有的参赛者直接引用了这个译文,似乎不太妥当,因为拉丁语和英语的节奏特征并不一样,对我们来说,原文就是英语。这段诗表达了万物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在汉语里最好用平衡对称的结构来表达,部分参赛译文在这方面略嫌不够到位。例如:

译文一:每一样事物针锋相对着 / 其余所有事物:每一处位置,/ 冷热相激,润燥交锋,刚柔争斗,/ 轻重互斥
译文二:他者是他者 / 的敌人:处处皆然 / 热与冷交恶,干湿相战,柔软抵触坚硬,轻微 / 抗拒沉重
译文三:一切都相互对峙着:处处如此 / 炎热与寒冷交战 / 湿润与干燥争持 / 柔软与坚硬较劲 / 轻盈与沉重相抗

这里译文一第一行的“着”和“每一处位置”略嫌拗口;译文二中的“他者是他者/的敌人”以及几个动词“交恶”、“相战”、“抵触”和“抗拒”有些生硬,“处处皆然”与下面两行也衔接不上,因为at every point是用来引出下文而不是与上文衔接的;译文三第一行中的“都”和“着”似乎多余,“处处如此”与下文接不上,后面四行则过于工整,与原文相去较远。相对而言,另一篇参赛译文就比较接近原文的风格:

万物相生相克 / 尽皆伴其寇仇:无时不刻 / 寒热对阵,干湿角力,软硬交手 / 轻与重,缠斗不休

考虑到原文的形式和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差异表达这类思想的特点,可以用一些四字结构,但应把最后的and the weightless/Resisted weight分行译出,因为诗歌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尊重原诗的标点和断行形式[2]:

万物相生 / 相克: 无处不是 / 冷热相争,干湿相侵,刚柔相缠,无重 / 抵消有重

另外,原文中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和意识流的叙事风格也给翻译带来的很大的挑战。例如:

So Des lived his life in tunnels. The tunnel from flat to school, the tunnel (not the same tunnel) from school to flat. And all the warrens that took him to Grace, and brought him back again. He lived his life in tunnels … And yet for the sensitive soul, in Diston Town, there was really only one place to look. Where did the eyes go? They went up, up.

这段有点晦涩难解的文字为整个语篇的风格,包括行文节奏和叙事口吻定下了调子。翻译时应尽量保持这种节奏和口吻,切忌随意添加,造成风格的变化。例如:

译文一:戴斯差不多就住在地道里。一条从公寓到学校的地道,一条从学校到公寓的地道(但这俩不是同一条),还有地下迷宫里所有通往格蕾丝家再通回原处的条条地道。他就在这些地道里穿梭活动,过他的日子。然而对这个心思细腻的男孩来说,迪斯顿小镇也真只有一个地方能巴望两眼。往哪儿看?抬头,往上看。
译文二:德斯在一条条隧道里所过的日子就是这样。从公寓到学校的隧道,从学校到公寓的隧道(并非同一条隧道)。还有带他去格蕾丝那儿,然后再送他回来的所有那些狭窄拥挤的街道。他生活在一条条隧道里……然而,对于这颗敏感的心灵来说,在迪斯顿市镇,实际上只有一个地方可看。这双眼睛看向哪里?视线向上,再向上。

这里原文中第一个词so衔接上面的这段诗,有点“因此”的意思,意味着:由于世间万物相生相克,Des只能生活在tunnels(隧道)里面,这是他无法逃离的、充满敌意(hostile)的生存环境。译文一中的“差不多”三个字味道不正,一下子破坏了原文的意境。下面的“穿梭活动”、“巴望两眼”和“心思细腻”与原文的意义与口吻也相距甚远。译文二总体上更接近原文的风格,但第一句和上面的诗也没有衔接好。其次,译者把all the warrens 译为“(所有那些狭窄拥挤的)街道”,有点费解。不看原文的读者也许会问:为什么不是“隧道”了?事实上,从学校与公寓之间和他家与格蕾丝家之间的tunnels也是街道,只是对这颗敏感的心灵来说,都是三面封闭的“隧道”,因此他的眼睛只能往上看。这段文字可以考虑改译为:

于是,德斯生活在隧道里。从公寓去学校是隧道,从学校回公寓也是隧道(不是同一条隧道)。送他去格蕾丝那儿、再把他送回来的那些狭窄拥挤的道道,也是隧道。总之,他生活在隧道里……但是对于一颗敏感的心来说,迪斯顿镇只有一处可看。这双眼睛往哪儿看?只能往上、往上。

再如:So, this day, he went down the tunnel and attended school. But on his way home he feinted sideways and took a detour. With hesitation, and with deafening self-consciousness, he entered the Public Library on Blimber Road. Squeers Free had a library, of course, a distant Portakabin with a few primers and ripped paperbacks scattered across its floor … But this: rank upon rank of proud-chested bookcases, like lavishly decorated generals. By what right or title could you claim any share of it?

译文一:话说某一天,他走入隧道去上学。但在回家的路上,他假装侧身,实则绕了个道。尽管他有些犹豫,而且浑身不自在,但还是走进了布立姆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译文二:这天,他依旧照常沿着隧道去上学。但在回家的路上,他佯装从一旁的小路绕道而行。他豫犹再三,但强烈的自我意识咆哮着震耳欲聋。终于,他步入布林伯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这里原文中的so是个关键词,起着启下的作用,意味着由于Des与Diston的环境格格不入,心中在寻求摆脱之道,于是作为一个Renaissance boy, 他想到了Blimber路上的公共图书馆,这天便下意识地来到了这里。在翻译中不但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而且还要把这种口吻和风格带出来。两个参赛译文均没能再现这种口吻或风格。其实,在两句译文的开头稍作改变,便不难达到这种效果。

于是,这一天,他照常走隧道去上学,但在回家的路上,他假装走小路,其实是绕了远路。他耳中嗡嗡作响,犹犹豫豫、忐忐忑忑地踏进了布林博路上的公共图书馆。
总之,以上的分析说明,在文学翻译中,准确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而语言风格则是一部文学作品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特质,这种特质给了作品以生命,译者永恒的目标与任务就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再现这种特质。 

注释:

[1]见《变形记》,杨周翰译,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一页。
[2]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 Prentice Hall,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