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到这里吧。一聊起来就根本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又这么晚了!”请不要误会,这段话并非出自某个年轻人的聊天记录,而是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微信讨论记录。

《原理》的主讲教师是著名经济学家、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教授。自今年重返国家发展研究院后,张教授开始为本科生开设这门通识课程。作为全校通选课,这门课程的选课学生多达300人,且学科背景各异,张教授很快发现如果完全按照 “老师讲、同学记”的传统模式来教这门课,那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在讲授的同时,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成为了保证课程质量的一个必然选择。

怎么才能让这种交流有效地进行起来呢?一个直接的思路是“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即在大班讲授的同时,将选课同学分成小班,另外安排时间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讨论。目前,北大有不少选课人数较少的通识课都选择了这种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原理》这样选课人数众多的课程,上述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却有不少困难:

其一,为这种“大课”开设配套的小班,成本非常巨大。如果小班的规模按照10人计算,那么300人的课就必须有30个小班配套,这意味着需要安排30间讨论室,以及30位组织讨论的助教。对于一门课程而言,这种投入显然是过大了。其二,由于课程的学生院系背景各异,因此安排小班开设时间也是一个问题。在北大这样的综合性大学,由于各院系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协调出一个让参与学生都满意的小班讨论时间极为困难。尽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小班班次来部分解决,但结果会大大增加课程成本。此外,这种安排下还通常会出现参与某一小班的同学都来自同一学科背景的现象,这显然难以让学生通过讨论达到学科碰撞、激发思想的目的。其三,在目前的大学中,学生的课程压力非常大,课外活动也很多,额外安排小班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加大了学生的负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都把参加讨论当成一种应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热情都不高。第四,小班讨论中,学生的讨论时间还是难以保证。如果按照北大现在每周1学时的讨论安排,那么在一个10人讨论班中,每个参与学生平均只有6分钟的发言时间。对于学生,这么短的时间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教师,也很难从学生这么短的表现中对其学习状况做出评价。

如何克服以上困难,设计一个更为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模式呢?张老师和他的教学团队给出的答案是,来个“逆向O2O”,把传统的线下讨论放到线上进行。具体来说,教学团队将选课学生进行分组,为每组学生建立一个专门的微信群。每隔一段时间,教学团队会给出一个和课程相关的讨论话题,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在群内对话题进行讨论,教学团队则及时给出点评和指导。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每一次讨论后都由本组成员投票选出一名优秀,优秀者可以获得张老师亲自准备的奖品。

这种“逆向O2O”的思路成功解决了传统小班讨论的不足。其一,它不需要各种物理投入,为课程运行节省了巨大的成本。其二,原有小班讨论在时间、空间上的约束被完全打破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有效进行讨论,从而更好实现不同学科间思想的碰撞。其三,这种形式可以把学生们“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随时学习,这在不给学生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学习质量。其四,这种讨论形式保证了讨论时间的灵活性,让所有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同时也让教学团队的成员能够及时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反馈。这可以有效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

据为张教授担任助教的陈永伟博士介绍,在选择每次讨论题目时,整个教学团队都进行了精心挑选,力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意见可以表达,并能从讨论中切实巩固课程,学到知识。例如本学期第一次讨论的话题就是周其仁、华生、贺雪峰三位教授关于土地和城市化的争论,而接下来的讨论话题则将包括张维迎教授和林毅夫教授关于发展问题的争议、《21世纪资本论》带来的争论等话题。“这些话题很新、很有聊头,所以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很高。”陈博士指出:“即使是那些平时比较沉默,对这些话题也总有话可说。说着说着就变得敢说、能说了,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深化。”

据悉,鉴于目前的微信讨论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张教授希望进一步利用移动互联时代的技术优势。目前《原理》的课程团队正在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商议合作,将课程的内容建设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所有无缘当面聆听课程的人,都可以借助移动互联技术随时、随地感受到张教授的课程魅力,并有机会和张教授直接交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