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国学热“,历史学也大热了一把。本文具体分析了近两年的历史学考研真题,对不同的题型进行深入的挖掘,从具体题目中寻找命题规律,总结出近两年的出题特点,从而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考生具体的复习建议。

【关键词】考研历史学复习

历史学专业统考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采用闭卷,笔试的答题方式。考查范围分中国史(上古~1992)和世界史(上古~1991)。考试内容为中国古代史约占30%(9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20%(60'),世界古代史约占20%(60'),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0%(90')。而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以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为例,试卷题型结构为: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三、史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四、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下面我们对试卷每个部分进行分析:

选择题

很多考历史学研究生的同学都觉得选择题是比较难以处理的题型,十分“鸡肋”,分值不高也不低,范围却很广,知识考查得也很细,几乎古今中外都可以出题,难以把握住重点和出题方向。其实选择题的“核心”是考“史实”,意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了解,出的也大多是一些著名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属于知识积累,只要大家在复习时多加注意,予以积累就可以了。现举例分析如下:

1.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选择题第四题:

以考证辨伪动摇宋明理学基础的清代学者是:

A.闫若璩、胡谓      B.王念孙、王引之

C.钱大昕、王鸣盛   D.惠栋、戴震

这道题应该是所有选择题中比较难的一道了,要求学生对清代“朴学”的发展史比较了解,考查得比较细。选项中的各人,都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考生可能在A与D两项中犹豫不决。胡渭的《易图明辨》,闫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都在字句考证,辨别古书真伪方面有巨大贡献,其后逐渐形成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后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惠栋和戴震分别是“乾嘉学派”吴派和皖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戴震通过考据辨伪,阐述了唯物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对宋明理学家“道”和“理”的观点进行了尖锐而彻底的批判,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基础。由此可以知道,胡渭与闫若璩是“乾嘉学派”的开创者,而惠栋和戴震才是通过考据与辨伪动摇了宋明理学的基础。这道题考查了在学术史上重要人物及其贡献,体现了历史研究生考试的深度,此种类型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2.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选择题第十题:

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

A.《近代稗海》B.《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D.《文史资料选辑》

这道选择题的题干可以分成四个关键词语:中国内地出版,近代史研究,重要参考价值、回忆录汇编。《近代稗海》是1985年大陆出版的近代野史集成,可以算是看近代历史的二手资料,读起来很有趣味,但是其野史的身份,导致其参考价值有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史学会组织编撰,由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齐思和、邵循正、向达等主编的,是第一次对近代史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大型工程,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最基本和最有价值的史料,但它并不是回忆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是沈云龙主持编纂的汇集中国近代文献的一部大型丛书,为研究近代历史文化所必备,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不是中国内地出版。《文史资料选辑》在建国后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以回忆录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国风雨沧桑的历程,反映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变迁,为我国近现代史留存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题考查了一些考生不是很熟悉的书籍,考查了学生对于史料的了解及掌握程度,体现了历史研究生考试的广度。这种对比较生僻的书籍的考查在过去五年的考试中首次出现,可能体现了今后考试命题的一种趋势,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选择题的分析,可以发现选择题大多考查的都是基本史实,并且开始出现考查专门史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的现象,考查有越来越细的趋势。考生在开始复习时就要注重打好基础,对基本史实要掌握清楚,可以将一些可能做成选择题的史实做成填空形式的卡片或者手掌大小的笔记,在闲暇时间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温习,这样才能在后期的复习中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来解决选择题。(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2期合刊)

名词解释

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中,名词解释共八题,每道题十分,共计八十分。名词解释是考研中最基本的题型,其后的史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题的变形,将名词解释重新加以整理或者对名词解释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名词解释的考查重点是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影响的重要史实,过细的知识点会出现在选择题中,而不在名词解释的范围之内。

名词解释的解答应该包括概括句(简要论述名词是什么)、分述部分(原因、内容、发展历史等)、结尾句(影响与意义等)。三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名词解释一般回答的要比较简略,但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文科类考试是按点给分的,缺少分数点就会扣分。个人认为名词解释的字数在150~200字为宜。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的八道名词解释中,中国史占三道,世界史五道。现各举一例进行分析: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名词解释第二题:

十三行

十三行是清代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的商行(概括句)。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贸易都需要经过由官府特许的对外贸易机构十三行进行,十三行实行垄断贸易,对进出口商品种类等实行严格限制。《南京条约》签订后,随着五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十三行逐渐没落(成立原因、发展历史)。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仅存的对外贸易机构,有助于国人了解世界,但是也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商业的往来(意义与影响)。(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2期合刊)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统考历史学试卷名词解释第五题: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19世纪上半期,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敌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概括句)。主要内容:消除旧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进行土地改革,推进工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改革军事,建立强大的陆海军;改革教育,提倡学习文化。由于阿里连年对外用兵,导致人民不满,又加上英国出兵埃及使埃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阿里的改革最终失败(主要内容及发展历史)。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增强了埃及的军事实力,提升了埃及的国力,推动了埃及统一和近代化进程(意义及影响)。

当然,名词解释语言的概括与精炼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照《历史学考试大纲》中的名词解释规范将重要历史事件整理成名词解释,记在小笔记本上,便于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开始我们的语言可能和标准相去甚远,但是要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一定会离名词解释的标准语言越来越近。在这里推荐一本书,长孙博主编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集创造性、实用性与新颖性于一身,可以作为我们进行考研名词解释复习的重要参考。但我们在使用这本书时,最终目的并不是要背下里边的内容,而是要学习其对于名词解释的思路与语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将名词解释的思路烂熟于心,专业语言能熟练应用,这样,不管出现哪个名词解释,我们都能轻松应对。(来源:《求学·考研》2012年第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