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华裔美女口语老师是她常被冠以的头衔;年轻的她充满活力,玩儿命投身英语教育的同时也不忘在旅游中放松自己;她毕业于众人向往的常春藤盟校,却毅然回国开启口语教育旅程。大家叫她Betty 老师,她在沪江的昵称却是Betty 同学。《沪江专访》带你走近口语名师Betty 和她的多彩人生。

【本期人物】Betty老师

美籍华裔,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新网创始人之一

Betty 的部落主页:http://bulo.hujiang.com/u/19072651/

【一岁移民美国18岁踏入“常春藤”】

见到Betty 的第一眼,不得不承认“华裔美女口语老师”的头衔名副其实。披肩长发、黑色短夹克配长靴,年轻的她美丽而干练。她的普通话标准、流利,若不是她说担心会在采访中想不起一些词语的中文表达,谁也不会想到她现在的中文水平是在大学毕业之后慢慢练就的。

一岁不到,Betty 便随父母移民美国。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只记得很多小朋友在家都吃西餐,而我们家吃中餐。”吃着中餐长大的Betty 在美国高考时,被常春藤盟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专业录取。选择生物专业的原因:一是“对生物特别感兴趣”;二是“生物老师长得特别帅”,Betty 对学生时代的青涩直言不讳。

虽说在美国长大,Betty 对中国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也早有耳闻。与中国的高考不同,“美国的高考只不过是一个参考指标,并不能够决定整个未来,”Betty 老师说,“除了高考,上课的成绩和平时的课外活动也一样重要,包括所学的乐器、参与的领导项目、有没有做过义工等,都会是高校的考察指标。”

作为在美国教育环境中成长、在中国开展英语教学的老师,Betty 对中美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没有一定的好坏,各有利弊。”由她的个人经验来看,美式教育“比较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课堂以讨论形式展开,相对中国教育来说“比较开放”,但同时“缺乏一种规划”。

对中国“特别喜欢”的Betty 鼓励中国的同学们出去看看。针对如何更好地融入西方生活,她给出了一些建议:高中出国的同学可以选择跟国外的家庭一起住,对了解西方文化很有裨益。Betty 还特别强调:“(中国)留学生要大胆一点,主动地去参加活动,这样会融入得顺利一些。”

【“中国就像一本书” 在旅游中渐渐读懂】

留学热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越烧越火,可正当大家争相出国的时候,Betty 却选择了回国,这并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在她读高中的时候,早先回国创业的父亲就鼓励她回祖国发展,“父亲当时跟我说现在中国发展得非常快,你又是中国人,应该回来了解一下自己的文化,在中国待上几年,对你个人和事业都会有很大的帮助”,Betty 始终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大学毕业后的Gap year,Betty 选择回中国看看,“体会中国,也顺便学习中文。”

2008年,Betty 回到了祖国,这一回便再也不想离开,“一到中国就觉得特别喜欢这里,就决定要在这里发展”。Betty 把中国比喻成一本书,她对每一页的内容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在中国每次遇到我不懂的东西,就好像是翻了一页书,又像打开一扇门、进入一个房间,而这个房间又有十扇门,等待着我一个一个去打开。”

Betty 了解中国的方式之一是旅游。“很小我就开始喜欢旅游。小时候在美国是虐待旅游,就是开车、开远途,去一些森林里面野营啊之类的。”对小时候的旅游经历Betty 印象深刻。回国之后,Betty 去过很多国内的旅游景点:“江浙沪这边的几个大城市包括一些古镇都蛮喜欢的,云南也去过几次,北方的青岛和山东也去兜过。”

在这些丰富的旅游经历中,稻城亚丁给她的印象最深,因为那是她与现在的老公、同时也是合作伙伴Sam 感情升华的地方。人们常说患难中方显真情,稻城亚丁的经历让Betty 看到了Sam 的责任感:在Betty 发高烧的时候带她去医院看病、整夜照顾她,确保她的身体在高海拔的环境下无恙。Sam 带领她更进一步地阅读中国,也在之后的生活里,与她一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之路前行。

【在沪江开设旅游课程 互联网授课新尝试】

由Betty 与Sam 共同创办的伊新网是Betty 老师在中国实现英语教育理想的第一步。伊新网的雏形是Sam 送给Betty 的结婚礼物:“他看我对英语教育那么有热情,想送我一个礼物,作为一个我们跟大家分享有关英语学习(信息)的平台,也是我的一个记忆。”Sam 和Betty 一样,对英语教育特别感兴趣,都“希望用正面的能量去影响别人”。

做英语教育是Betty长期以来的梦想。“从高中开始,我就会组一些小朋友的英语班,帮他们补习英语。在大学我也有很积极地参加教育方面的项目。”Betty 谈到喜欢的事业,总是滔滔不绝:“当初因为父母的建议和兴趣爱好选择了生物专业,但毕业后,尤其是来到中国以后,我发现我还是喜欢教育。”

Betty 的口语课堂更多采用的是一对一和小班制的面授形式,但她对互联网课堂并不陌生。早在2008年,Betty 老师便在沪江CCTalk 平台上举行过多次公开课。“互联网教育是一个趋势。”Betty 很看好互联网的教学方式,“网络课程跟实体课最大的区别,可能是网络课程没有即时的答复,但实际上CCTalk 平台已经很接近听课的体验了,有举手功能啦,还可以跟老师有现场的互动等。”

今年,Betty 老师在沪江开设了第一堂旅行课程:United State Road trip(>>>戳去试听)。“开车旅游是美国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旅游方式,”Betty 介绍道:“我这个课程就是带大家到美国各大城市,包括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区域,看看那边的风景,了解一些地区特殊的文化和美食等。它就像是一个比较详细的攻略。”

【口语教学中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非常重要】

在实体课程或是在CCTalk 平台上,Betty 老师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学生。多年的口语教学经验让她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策略:“小孩子容易分心,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的方式传达信息;大学生喜欢讨论流行的话题,所以我需要特别关注微博、新闻等,用流行的话题让他们产生兴趣。”而面对目的性更明确的年龄较长的学生,Betty 老师会“针对性地帮他们补充工作上会用的英语。”

接触到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Betty 也注意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敢大胆开口”。“公开课上,包括我的一些学生,他们会觉得怕别人嘲笑自己的口语不好,哪怕认识老外也不敢开口。”Betty 老师认为,学语言不应该那么害羞,而要大胆开口去练习,她拿自己学中文的经历举例:“刚回中国的时候,包括现在的我,(中文)也会说错,我觉得这是个学习的过程,态度好就OK 了。”

听说不分家,口语的练习离不开听力。Betty 老师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听广播来提高听力水平。听VOA 和BBC 的节目,学习、模仿他们的口音,看美剧、英剧也是练口语的好方法。但她也强调,用美剧、英语学英语,方法很重要。“光看而不去吸收里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除此之外,“抓紧每一次与老外对话的机会、每一次在公开课上与老师的互动”都是提高英语的方法。

除却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外,Betty 认为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必不可少,甚至更重要:“如果你想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的未来,可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以这种态度去学的话,你会觉得更开心,你自然而然会更积极。”Betty 一直以来就是以积极地学习态度在为自己梦想选择,或许这也是这位从“常春藤”走出的女孩儿给自己的昵称取名为“Betty 同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