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社交、娱乐、即时通讯工具等互联网产品,国内的在线教育产品起步不算早。2004年,台湾的朱学恒先生开始志愿翻译公开课的课程,并建立了oops网站,台湾有了第一个在线公开课;2009年末,大陆出现一些志愿者字幕组开始翻译公开课,但相对比较零散;直到2010年,网易正式上线了公开课,第一次系统地向国内用户提供带有中文字幕的开放课件,国内才有了涉及人文、艺术、政治、经济、社会、计算机等学科系统的互联网教育产品。此后,仿佛一下子发现了一片蓝海,国内侧重点各有不同的在线教育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随之出现。

即使在线教育并不像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来即声势浩大,这几年也一直呈现一个稳定成长的态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传统高校体制,有人认为它有可能会替代传统的学校,虽然这个说法还有待印证,但互联网的力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线下教育不得不做教学模式上转型。毕竟,占据受教育人群主流的“90后”在中国有1.4个亿,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11.7%,而即将踏上社会成为新生力量的90-95出生的大学毕业生就超过3000万(数据来自GE Charts)。宏观数据也显示,近几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为1117亿,2011年达到1322亿,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达到439.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20.9%。中国教育市场这块馅饼引人垂涎。

从互联网行业来看,涉猎在线教育最早的网易,在公开课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并未就此罢手,又默默地推出了“同家不同款”的另一个教育产品——网易云课堂;近期,专注于“卖东西”的淘宝网也推出了“淘宝同学”;连投入到微信、QQ等通讯工具一直对教育不甚热衷的腾讯,也即将在QQ空间里开出教育模块。

互联网企业之外,资深教育大户纷纷从线下走到线上;另有消息称,来自美国的在线大学coursera即将进入中国。

四面聚首,教育领域将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会如何像其他互联网产品变革传统模式一样改变传统教育?

公开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育关系

不同于线下班级授课相对封闭的模式,开放的模式对老师教学水平要求更高。相对而言,老师会更顾及学生的感受及讲课的严谨性。

一位高校老师曾对在线教育持有这样的观点:全新的形式和革命性的教学价值取向将会导致高校内人才交流和人才竞争变得频繁。这种变化将分别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

首先,师生关系方面。传统“天地君亲师”中的师道地位和师道尊严将会被重新塑造。师道地位不能再简单地依靠传统的伦理纲常维系,而是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而师道尊严的维系除了依赖师道地位之外,还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其次,师师关系。一方面,在线教育给教师之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良师、大师可以通过在线一展身手,甚至成为猎头公司眼中的红人,而劣师、庸师或者成长为良师、大师,或者被世人冷落。最后,生生关系。在线教育也是能形成学生们交流或竞争的平台。

加紧了以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线上教育创造公开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除了课堂学习外有更多的选择,某种程度上说突破了院系的限制,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而更贴近自己的兴趣。

日本的学生从踏入校门到走进社会,中间经历无数次实践尝试,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兴趣。如,因为喜欢吃甜点而立志成为糕点师的孩子,会在很低年龄段就被安排到面包房实习,让他们感受到做一个糕点师的辛苦并体验其中的好处;从小喜欢打游戏的孩子则会在中学时期被安排体验游戏策划或开发人员的工作。也许经过实践之后那些因为浅显印象而建立的“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的观念就会发生转变。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就是以自己爱好的事情为职业;而这种幸运还可以带来一个副产品——就是因为兴趣反使事业可以轻松取得更好的成就。

互联网教育开始的成本极低,为学生提供了寻找“真爱” 允许试错的机会。

获得实用技能甚至取得认证的机会

美国的在线大学coursera是一个综合的学习平台,它在上线16个月即迅速拥有436万注册用户,在这里用户可以得到系统的学习,并通过这样的学习取得证书, 这些证书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帮助年轻人找工作。

在国内,虽然尚且没有一个互联网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得到认证,但已经有一些产品能够系统的帮助用户学习,取得比校内理论学习更进一步的技能指导,而帮助他们获得工作机会。

与国外的类似产品相比,国内的教育产品欠缺的也就是一个“考试认证”了。而随着在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谁会说将来认证证书这一步实现起来还会很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