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对双胞胎女儿的父亲,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的十年间,打过孩子十余次。从密度上来看,孩子3岁以前较为频繁,大约2~3个月一次(一般两个孩子各打一次在本文中算一次);4~6岁后基本半年一次;6岁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打过。从打的部位上来看,90%集中在屁股上肉厚的地方。从“打手”角色来看,前期自己操刀为主,孩子4岁后,孩子妈妈逐渐学会了打孩子的方法、技巧和理论,本人自己出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从打的规划上来看,90%以上都是我和妻子经过事先策划之后才动的手。从打的地点上来看,全部都是在自己家里的全封闭环境中进行,有利于打完后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第一次动手是在孩子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当时双胞胎中的小女儿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必须时时刻刻有个大人待在身边陪着玩,只要大人一走开就哭,而且只要一哭就没头,最长可以坚持4~5个小时之久。我当时工作、学习时间紧张,家里又雇不起保姆,一气之下开始大声训斥,并威胁如果还哭就打。不想小女儿天生一副傲骨,在威胁中更加大声哭号,于逆境中似乎迸发出了巨大能量,其哭声中夹杂电闪雷鸣,又似有万马奔腾,无穷如天地、滔滔若江海。在此等局面下,我为了维护一个父亲的尊严以及在家中的领袖地位,愤然出手,一掌拍出,孩子屁股变色。我虽没有练过五毒神掌,但是孩子屁股上的五个红指头印还是清晰可见。霎那间,孩子哭声停止,一双小眼睛睁得大大的逼视着我,眼神中表露出巨大的惊愕和不肯相信。 同样是在这一瞬间,我自己感觉好像有一种很娇嫩的东西在心头破碎了。每一个父亲一定都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而自己刚刚动手打了这个宝贝!此时的心情也似打翻了的五味瓶,那种滋味是文字无法形容的,恐怕只有打过自己孩子的父亲才知道。

        一秒钟后,天雷乍起,孩子本来就嘹亮的哭声,此时直冲九天,震天动地!孩子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啼哭当中,把生命的力量融入到抗议当中,我不禁欣赏起她小小生命孕育的顽强力量了。可惜的是她找错了对手,因为她的父亲已经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一秒钟前自己是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的纯洁善良的父亲,而一秒钟后既然已经成了凶狠的、打过孩子的父亲,那么似乎再打一下,亦不会影响任何事实。

        当哭声终于停歇,我开始给女儿讲道理,女儿又开始大哭,于是我又打。反反复复,直到女儿听我讲了道理不哭为止。从此之后的三个月,小女儿异常地乖,再也不会提出任何非分的要求。后来我发现,孩子的状态有一个周期:被教训——表现好——开始试探性的出轨——无法无天——被教训。于是我开始记录并和孩子的妈妈一起总结这个周期,讨论下一次在什么时候打、谁来打、怎么打、以什么名义打。孩子的妈妈一开始极力反对我打孩子的做法,最初的时候我打一次孩子她半个月不理我。但后来在我的打孩子理论的灌输下,实际看到孩子在挨打前后的周期性表现,慢慢地不但接受了我的打法,后来也自己“操刀”。到孩子6岁以后,我们基本上完全不打了,因为父母的权威已经建立,只需把脸一板,孩子就知道你说话是认真的,也就没必要打;再者,孩子的基本习性已经规范好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也没必要大动干戈。

        孩子做得不对,家长正确引导而孩子还不听话的时候,该不该打?或者孩子太小,根本弄不清楚规则和道理的时候,能不能打?我不是少儿心理学家,因此在心理学家指出打孩子的N多坏处的时候,我也是心有余悸的。但我做过一些管理工作,知道在组织中建立规矩和权威的重要性,知道原则是不可侵犯的,知道民主不能适用于没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不到6岁的孩子来说,与其任其发展出依赖、任性、自私、懒散、不负责任、浪费、贪婪等个性习惯,还不如痛下决心揍他几顿,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更有益处。中国人流传一句话:棍棒下面出孝子。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味打孩子,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约束。我从多年对孩子教育的经历中,摸索出以下几条经验:

        首先,打孩子的管理方式比较适合于小于3岁的孩子,因为这段时间里孩子基本只能听懂父母的意思,但是听不懂道理,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同时家长也无法通过荣誉感来激励和减少零花钱来惩罚孩子,打是一个最有效、最迅速的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孩子超过6岁后最好就不要打了,因为已经有其他的教育手段来代替,同时孩子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尊心,打孩子容易对其性格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打孩子不应随意,要慎之又慎。我打孩子的方式之所以能得到夫人认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从来不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或喝了酒打孩子,都是观察孩子的行为方式逐渐偏离正轨、有原则性恶习出现以后,和孩子的妈妈经过慎重的分析和讨论,抓住一个典型错误进行的,而且在打过之后马上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楚应该如何做,并让孩子自己承诺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这样每打一次都有长期稳定的效果,使全家人都能受益。    

        第三,打孩子要注意两点,一是父母配合,必须两个人都站在同一立场上,否则爸爸打了,妈妈护着,孩子无所适从,事后阳奉阴违,打孩子的效果丧失殆尽,不如不打。二是既然打了,就要坚决,直到孩子认错为止,否则父母的威信受到巨大的撼动,不如不打。

        第四,打孩子是最后手段,应该在示范、约束、引导、讲道理等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有理有节地进行。不应一错就打,如果孩子挨打成了习惯,以后父母就失去了最终解决问题的杀手锏。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同样的道理,孩子不怕打,奈何以打惧之?只有平时不打,关键时打一次,才能收到惩前毖后、治病救孩之奇效。

        第五,在孩子6岁后,我开始让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扫地、擦地、刷碗、刷厕所等简单工作,并根据工作量发放计件工资。我还制订了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如有违反,则扣掉相应工资。这样做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同时还能加强其理财能力,最重要的是从此不必再打孩子,完全依靠企业的管理规范来齐家,从此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天下太平,一家和乐,岂不美哉!

        孩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祖国的未来,从小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础,绝不可等闲视之。打孩子也许不是最优的办法,但在关键的时候,几乎是最简单、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古往今来一直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并沿用至今。我在写本文的间歇,曾问我的两个上了小学四年级、身高已经一米五的女儿,小的时候应不应该挨打,两个小姑娘调皮地一笑,说只有一次不该挨打。那一次天黑,双胞胎妹妹淘气之后跑到姐姐背后,爸爸没看清楚就把姐姐屁股给打了,姐姐说明真相后,爸爸又把妹妹打了一遍。除此之外,都是该打的。听到这里,我这颗做父亲的愧疚的心,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又更增加了一丝愧疚。

如何让孩子不怕英语 如何教育1周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