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才适合学习?本文作者,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峥表示,“生活处处是考场,人生无时不学习”,幸好我们有了Coursera,可以“向名师要知识,向碎片要时间”。 

正式告别校园18年之后,我又正式成了一个学生。不同的是,这次成绩很差,却学得开心。

这所学校的名字叫Coursera,在美国。去那里上学不要签证,不用倒时差,甚至不用交一分钱,注册只要一秒钟,上课只要动下手指,学起来却挺辛苦,一不小心就漏进去大把的时间。我的老师们不是学术明星就是顶级大牛,课堂里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同学,整个学校有1600万个学生。在这所学校上学没有毕业的出头之日,最多拿张某门课的通过证书。这就是大规模网上公开课(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编者注:更多关于MOOC的讨论,在果壳网MOOC自习教室)。

大规模网上公开课的迅速兴起,被《纽约时报》评成2012年横跨IT和教育界的一个革命性事件。领军的三驾马车是Coursera,Udacity和EdX。

生活处处是考场,人生无时不学习   

在介绍学习经历之前,我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把年纪,在学术界混了不少年头、以做学问挣生活,还要学?

最直白的答案就是:为了应试。

事实上,进化早就把我们打造成了解题不缀的应试大师,否则你(或者你的祖先)早就被躲在石头后面只露了一截尾巴的老虎吃掉了。应试是本能,学习是乐趣,这是进化带给我们的礼物。

离开学校,进入的是更大的考场。投一篇论文,是在学术圈中应试;设计一款产品,是在市场中应试;写一篇小说,是在读者面前应试;“是她还是她”,是在你将传承下去的未来基因面前应试……而每一次问自己一句“为什么”,就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题。不要以为向老板汇报工作才是考试,将来等你为人父为人母,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考你。

处处都是考场,所以处处都不是考场。时时都在学习,所以学习只不过是一种持续的生活状态。你和我,本来都是好学之徒,就如同是好吃之徒一样,自然得像空气。在Coursera,我见过70多岁的老太太,也见过才13岁的孩子。你,为什么不试试呢?

向名师要知识,向碎片要时间      

传统的学习之路有方方面面的陷阱,一个坑接一个坑,不但了无乐趣,而且面目可憎。但是,这些坑可以用技术手段一个个填平。比如说——

从专业课开始到职场的起步阶段,是个危险的中间地带。和未来一样看不清的,是自己到底合适做什么。糊涂对着迷糊,而时间不等人,于是以身一掷,跃入一场飞旋的轮盘豪赌。赌对了,做得满心欢喜,赌错了就是各种悲剧——而赌错了总是多数。

再拾一门,或者重新恶补,是网络教育重新打开的一扇门。

Coursera,Udacity和EdX加起来现在一共有254门课,其中大部分以理工科为主。如果你的志向是做超级程序员、数据分析师,或者设计未来的机器人,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一些前沿的课程(比如计算神经学),既能帮助那些以做研究梦想的同学早些筛选上哪座山头,又能使我这种入行太深又不太安分的研究人员尽快学习相邻的分支,为跨界做准备。我的专业偏计算机领域的底层,这次选的两门专业课,都和“机器学习”有关,是我的“楼上”。

理工科的戏份重,需要人文课目来平衡。在MOOC上,你会找到比如逻辑、哲学、科学写作、希腊神话等等课程。我这次选了美国当代诗歌。还有两门课我也挺感兴趣,一个是谈摄影史,另一个是即兴音乐创作,而最好奇的是一门中国当代史(含2000年),不知道其中的那些绕不开的“黑洞”都会怎么填。

这一拨网络大学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学员中起跑的多,撞线的少。比如Udacity的创始人、原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的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隆(Sebastian Thrun)开设的机器学习(编者注:请继续阅读《塞巴斯蒂安•特隆,重塑在线大学课程》)。有16万人注册,最后完成的只有2万多人。

其实我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倒不在于2万人已经是个大数,而在于出局的14万人可以早早地把精力放到别处。

听最好的老师

比不读书更糟的是读错书。就是读对了书,挡不住还有糊涂的老师。如果这么大的地球只放一张讲台,如此大的担当,只有打破疆域和圈子,才能竞争出最好的老师,筛选出最合适的课件。名师教育,是这一波网络教学的特点。我在Coursera选的3堂课,分别由斯坦福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授课。其中多伦多大学的乔夫利·新顿(Geoffrey Hinton)教授,是神经网络的顶级大师。虽说我读博士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也算个名校,可这些课单还是让我心里痒痒的。

名校名师之“名”,主要从科研成果得来。所以,在培养人才上面,其侧重点在于手把手地在研究的实战中带研究生。正因为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名师都能把课教到最好。

做到一百分

选了你喜欢的课,由最好的老师来教,别告诉我你不想拿满分。

拿满分的前提是听明白了。如果在学校你缠着老师讲上3遍,或者让老师等一下,让你和同学们讨论一会,那你一定会把老师逼疯。在网上听课,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折磨”老师:拖动滚动条,让老师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或者让他把那一小段说上一百次。最重要的,你可以让老师随时“闭嘴”,拿起纸笔,自己推导一下,甚至编个小程序试试。如果做对了会很开心,如果没做对,发现错在哪,不也很开心吗?把被动地听,转换成主动地发现,学到了,你就是赢家。

当然,你不问,老师也会问。可是,按Coursera的创始人、斯坦福大学安德鲁•吴(Andrew Ng)的说法,在教室里如果他提个问题,估计有一半的人还在忙着埋头写笔记,剩下的一多半在脸谱网上海聊,坐第一排的那个聪明鬼一举手,这问题就这么过去了。Coursera可不客气,那些课件有个功能,就是时不时地会安排个小问题跳出来,不尝试一下还不能把视频往下走,唯一的好处是它的好脾气,它可不在乎你是不是手上举着半个油饼,还搂着个姑娘。

从知识到能力,课下的动手和考试更重要。在这点上,这一代的网络教学能半自动地一题多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这么来。打比方说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度,我可以让你加一遍,也可以给你两内角之和求另一个内角。一个测试,如果你反复做,会发觉题目会不一样,逼着你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做通了还是蒙对了,这个选择在你。我的建议是不做到一百分不要收手,不要在乎提交了多少次。要记得,真正的提交,是在课堂之外。

过一下当老师的瘾

Coursera之所以能做大,除了自动(多角度)出题和打分,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利用了好为人师这个人类的通病,并通过社会网络发扬到极致,让同学们互教互学。

实际上,人文课目要做大,还只能依靠同学互相打分。诗歌课有3万个学生,作业就是写文章。这么大的规模,就是预备一打助教都顶不住。所以文章提交上去之后是看不到分数的,你必须先给其他4个同学的文章写评语,才能看到别的同学给你打的分数。如何评,老师会给出几个判据点。话说我曾经觉得那些判据生硬而八股,压根没采用,估计害苦了被我评改的那几个学生。

论坛是最古老的社会网络的形式之一。可以搜索,针对课时、测试甚至国家和区域的分类论坛,是这些网络大学的必备。但能不能成为利器,却和人气相当有关,这就是做大的好处了,因为林子一大,什么鸟都有,因为什么鸟都有,所以雷锋也会有。Coursera论坛上的雷锋挺多的,是解惑的好资源,有的雷锋还会把讲课中省略的公式推导完,整整齐齐放到Coursera上自带的维基里去。我见过最有趣的一例互动是在诗歌课,学员们集体倒戈,对老师和他的助教党在课堂上对一首诗歌的诠释大肆拍砖,老师也好脾气地接受着再教育。

向碎片要时间

万事俱备,只欠……时间?其实这是个伪问题。我们每天捧着金灿灿的10多个小时起床,到了晚上才发觉碎银满地。我们不缺时间,缺的是整块的时间。这一代网学普遍采用短课时(可汗学院的发明),尤其体贴又“烦”又“忙”的现代人。我的所有课件视频一般不超过15分钟,于是都到我的手机上走过一圈。在出租、在地铁、在咖啡馆,都是拿出手机来上课的好地方。最奇幻的一次,是在机场等行李。我当时在听(看)一节诗歌课,眼前一圈圈转动的锃亮金属带,满耳朵激烈的讨论,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一点学习建议

如果你想不花钱就提高单位时间的生活质量,我建议你去找一门课上上。不过,也有些误区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别太贪心。我上的多伦多大学的新顿教授的神经网络课,如果你一天一夜不睡,可以把所有的课件听完。而实际上,有些内容必须反复听,甚至要去查论文读,再加上做题和编程,用两个月的时间来消化都是乐观的。我这次成绩不好就是因为选得太多再加上工作忙,错过了考点。我的目的是为了学,所以只要在下次再开课,内容清零之前学完就可以。我对证书毫无兴趣,事实上,如果诗歌课每学期都换内容,我根本就不打算通过,生怕下次不让再上了。但我相信,不少同学是在乎证书的,那就不要太冒进。

另外,要保持连贯性,选的课程也离你工作近一点。这听上去很功利,其实只是因为我们脑子就这么长的。如果不动手,不在实践中得到反馈,大脑一优化,就把那些辛苦一气儿格式化了。

离乌托邦还有多远

好的教育和快乐的学习,原该是天造地设的好姻缘,可就是互相捉迷藏。后果就是劣质的教育不能被淘汰,被淘汰的却是学习的兴趣。这是个千年之痒,所以每当技术革命的爪子爬上个台阶,就要被挠一挠。关键的关键,就是要拉平世界,消灭距离,这是为什么蒸汽机革命间接地引发了函授课程在近一个世纪前大热的原因。

显然,基于数字网络而不是火车网络的远程教育要更普及更经济更迅速,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整个学习过程都有可能被数字化。躲在云(计算)里的“老大哥”能知道我在哪里停滞不前,是查看了什么论坛的帖子才回去做那道题……可以为我量身定做课程。不过,我个人认为,除非我们对人脑的认知过程有更深的了解,这种野心还过早。

有一种说法,认为将来只会存在两种书店:5000平米以上的和50平米以下的。类似的两级分化在在线教育领域也会发生。在美国,已经有创业公司在做小型的、基于实时视屏的对话式教育。这确实会解决Coursera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弊病:鲜活的对话和互动少,不易深入。方便学习但不方便研究。这两者的互动在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斯坦福大学是尖子云集的地方,但特隆说,在学完他的人工智能课的2万名学生中,最好的斯坦福学生才排名第411。换句话说,如果开研究生小班,他完全可以在斯坦福之外找到更好的生源,而且一抓一大把。

这么一来,会形成这样一个新的教育生态圈:

极少的实体大学。按特隆的估计,50年后大概只剩下10所

MOOC提供开放的基础课,学习完全免费,证书也就一顿(中国)午餐的钱。MOOC通过向猎头公司推荐学生赚钱。(编者注:天道酬勤,欢迎来MOOC小组晒证书)

小型研讨会依托网络提供深入的辅导或高端的课程,收费。大批无法进入实体大学(只有10所!)的博士生,可以在这里重拾教鞭。

另外,要证明你真正掌握了某门知识,用人单位可能需要你去考试,收费。

听上去有些乌托邦。但是如果质量上乘,费用低廉,大家会不会考虑呢?

处在硅谷中心地带的圣荷西州立大学刚刚宣布和Udacity结盟,以网络课程并佐以人工辅导尝试几门初级课程的教学。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同时立项,并行调研这个尝试的效果。这种网上加线下的立体组合在史上还是第一次,为的是解决加州普通大学教育的燃眉之急:据统计有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达不到基本的大学要求。在此之前,EdX在同一所大学尝试电子电路课程,C以下的学生为9%,远远低于先前的40%。

前不久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天津召开每年一度的亚洲教育峰会,主题就是MOOC。曾为斯坦福大学教授,现为微软研究院美国总部的高管Anoop Gupta用这么一句话做了开场白:这是第一次,网上教育被证明优于传统教育。

“美国,美国。”

上神经网络的新顿教授以冷幽默闻名。在一堂课上,他介绍了个有趣的工作。他们把所有的维基资料“喂”给一个系统,后者居然神奇地吐出貌似人话的词句来。不过这系统在吐字的最后关头要做调整,跳开最明显的选择。“否则”,他叹口气说,“这机器只会不停地说:美国,美国,美国……”

盘点近20年的重大技术革命,无论是搜索引擎、操作系统、网络宽带、云计算、触摸屏、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网上书店、社会网络……都无一不在美国先做到风生水起。而今,这一股强劲的创新之风又直指创新的根本:教育。据统计,每3个美国大学生有一个至少上过一堂网络课。EdX坐拥6000万美元的启动基金,处在台风中心的斯坦福大学校长更以“海啸”形容这场革命。 

作为“颠覆性的技术”,MOOC最大的作用力是那些本来就选择无多的教育贫瘠之地。中美洲的小国萨尔瓦多只有一所公立大学,学生5万,其年度预算6000万美元,是美国一个中上水平用,有同等数量学生的密歇根大学的3.7%。这个大学的一个老师,在上了EdX的一门课之后兴奋不已,到处游说学生参加,并组织每周一次的自习研讨,即便这门课其实不是他教,即便其他教员给他脸色看。

在Coursera注册的1600万学生中,超过60%都来自美国之外,中国学员占总学员的4%(果壳网就有个活跃的MOOC组),是美国之外的老三(第一、第二是巴西和印度)。 

这是个耐人寻味的数字。中国是个教育大国,潜力巨大,资源和机会却严重不均。不出国门就能“学在国外”,对学生们绝对是好事,对教育界是各种挑战,对守旧者来说是变相的文化侵略。

而对一些除了钱之外什么都不认识的投资者来说,这貌似互联网之后又一波大泡沫。如果真是如此,不管对谁,还真是踏海拾贝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