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务院批准新建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正式组建成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杨桂华教授,校长为著名肿瘤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发展层次类型定位为教学研究型,以医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主要依托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17个学院、4个学系、3个教学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眼视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临床学院、眼科临床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医学检验学系、医学人文科学系、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8490余人。其中,研究生1837人,留学生1000余人。

天津医科大学是继协和医学院后,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5个:临床医学(七年制、五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医学检验(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五年制)、生物医学工程学(四年制)、药学(四年制)、药物制剂(四年制)、法学(四年制)、眼视光学(四年制)、运动康复与健康(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制)、英语(四年制),其中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影像学为全国首办专业。本科专业方向7个:生物医学工程学(信息工程方向四年制)、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方向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方向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方向五年制)、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五年制) 、护理学(社区护理方向五年制)。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生导师152人,硕士生导师522名。

自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了30000余名各层次医学人才。2000年,博士生王桂琴的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96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等纵向科研项目2085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奖励21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6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玻“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8个: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学、神经外科学与神经病学、内分泌与代谢并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实验室、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础医学实验室、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实验室、天津市激素与发育实验室、天津市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现有教职工7687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4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知名学者”特聘教授等进入国家级人才资助项目人员、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48人,天津市授衔专家28人。

临床教学基地有6所大学医院、5所非直属临床学院、1所非直属附属学院、14所教学医院、32所实习基地,11950张教学床位。大学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其中四所为三级甲等医院,总医院是天津市首家三甲医院,获得全国“百佳医院”称号;教学医院中附属第一中心医院、附属第三中心医院等均为三级甲等医院。

学校先后与16个国家的5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了108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我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接收外国留学生的74所大学之一,与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一起被选为教育部医学(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工作组成员单位,目前在校学历留学生规模位居我国西医院校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