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月谈孩子教育: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的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可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痛苦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你就几乎体会不到它的存在。当我们把现在所经历的痛苦放在整个人生长河中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它很渺小,渺小到我们不值得为此去忽视人生中更多美好的东西。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当我们把孩子现在的“问题”,放在他们整个人生长河中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问题很渺小,渺小到我们不值得为此去忽视孩子的美好一面。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不犯错误。如果说严格一点,应该是所有人都会犯错误,连圣人也都会犯错误!别告诉我这个世界有不犯错误的人,也别和我争辩都是“无心”犯错误的。许多情况下,连成人都是明知故犯地犯错误,那为什么偏偏要求孩子不去犯错误?这种强人所难和自己都做不到的,最好别去要求孩子。

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当孩子出现了错误,比如撒谎,家长就紧张的不得了,生怕孩子因此学坏而非常的烦恼。可问题是,那个成人不撒谎?难道说就因为某人曾经撒过谎,他就是一个坏人,或是不可救药的人?对此,恐怕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想,如果你和撒过谎的人“绝交”,那你在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对话和交往的人了。

评价一个人,是要看一个人的总体评价,且要看一个时期的表现的,对孩子何尝不是如此!让孩子知道人无完人,也是对其社会化教育的一部分。这样,孩子从自己的父母身上知道,犯了错误不可怕,关键是敢不敢承担对应的责任。如果家长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孩子就会感觉到非常的不公平,必定想着反抗,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不需用是完美的。

既然是孩子都会犯错,所以家长也无需抱怨自己的孩子。你愿意把孩子的问题放大,自然感到头痛,眼中越盯着孩子,他们反而是“无可救药”。孩子的错误就算再大,也不会有特别出格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有做好孩子的倾向。与其这样,那为什么不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并尽可能地去发现他们表现好的地方?

当一个人总是放大其欢乐的时候,对痛苦就会淡忘。这对孩子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家长总看到孩子的优点,并进行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孩子就会把此行为发扬光大。而你忽视一些孩子的错误,由于得不到“响应”就会失去这样做的动力。所以,别以为孩子不懂得这其中的奥秘,动物的本性使他们不会做无用之功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一个人怎么看待烦恼和欢乐,也是一个人的心态体现。积极的人会善待烦恼,既不过分也不漠视,总会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出现让你烦恼的问题,都是你与孩子共同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既然不可避免,那就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