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雅思写作教学(writing teaching)的这几年中,经常会遇到有学生问“为什么我的写作成绩总是突破不了?” 而且从反馈的成绩来看7分以上者寥寥无几,有些即使听力满分(full mark)9分的烤鸭,写作也很难突破7分。分析认为,考生们在考试时的“准备不当”可谓是导致(lead to)这一现象(phenomenon)的“罪魁祸首”。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雅思写作想要取得高分(high mark),也应该遵循此说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考生应该在动笔写文章之前事先(ahead of time)做好两大准备(preparation)工作——仔细读题&认真构思。但是由于雅思写作考试安排紧凑、时间紧张等外在因素(factor),发现不少考生在完成(complete)该项测试时大多选择“直接砍柴”而非“深思熟虑”,完全忽略(ignore)了两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匆匆读题,急急下笔,片面“理”题,后果“偏”题。

巧遇生词(new words),理解(understanding)偏差

之所以用了“巧”字形容雅思写作题目(topic)的生词,是因为在正式(formally)雅思写作考题中,出现生词的机率并不大,绝大多数是日常较普遍出现的单词;或者可以说考生如果掌握了各大话题(topic)的常用词汇,一般题目是肯定难不倒考生的。但是即便如此,遇见生词也不可避免(avoid)。而一般碰到生词,不少考生会明显反应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情绪(mood),继而开始瞎猜(guess),甚至绝望(desperate)等各种状态比比皆是。从而想要写出方向(direction)正确的文章简直是难上加难,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读不懂题目的情况下写出优美的文章(beautiful essay)。

我们以真题为例,不难发现考场中的种种无奈。Many people say that we have developed into a “throw-away” culture, because we are filling up our environment with so many plastic bags and rubbish that we cannot fully dispose of.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with this opinion and what measures can you recommend reducing this problem? 此题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难度(difficulty),属于较常考的环境类(environment)话题(topic)。众所周知,环境类话题只要具备相关话题词汇(vocabulary),不少地方都可以“移花接木”,灵活运用;此外,该题的提问方式中有分析(analysis)解决部分(part),所以相对完成起来的难度不大。但是,从真正考试成绩来看,并不乐观。不少考生反映直接(direct)难度就是来源于对题目中“throw-away” culture的不解所导致的。那么对于此难点的处理方式,不少考生选择直接放弃(give up)理解,转而从后面文字提示(hint)入手,也有考生胡乱瞎猜,估计约为乱扔垃圾(rubbish)导致路面上到处都是垃圾等。而事实上,a “throw-away” culture的意思是指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生活方式(life style)。也就是说不少考生尽管已经估计到此题与垃圾有关,但是却片面地理解为到处充满垃圾或是不能处理这类垃圾,这样的话就肯定会偏题了;准确的理解应该是现代人逐渐养成了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生活方式,这导致了环境中垃圾数量(quantity)的剧增并且其中有不少是难以从根本上处理掉的,那么对于这类社会现象的原因(reason)和解决方案应该是什么。

相类似的还有另一道真题: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oday there is a general increase i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lack of respect for others. What might have caused this situation? How to improve it? 题目中出现的anti-social behavior在不少考生看来就等同于社会上的恐怖组织的行为活动(activity),还很得意的提到美国的9.11作为论证;结果很自然(natural),肯定偏题了。因为真正的anti-social behavior的意思是反社会(anti-society)行为。如果关心时事的话,肯定有接触过相关事件的报道(report),如2005年英华新闻(news)中有关英国南部赫特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持续发生中国留学生被当地未成年少年(teenager)侵扰,从而引起广大中国留学生的忧虑的(worried)新闻,其中所提及的当地未成年人的侵扰行为就属于一种反社会行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类似青少年的一些错误行为或者有违社会基本规则的行为可以归属于题中anti-social behavior, 而并非是考生们所理解的恐怖行为(terror action)。那么自然,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此题,最终得分肯定也会因为偏题而“惨不忍睹”。

因此建议(suggest)各位考生在平时备考过程中不可一味地只关注课本中的教条知识(knowledge),而应该随时更新时事动态及相关的新闻史料,尤其可多关注英美国家的动态,以补充自己对于专业术语的准确理解(understanding)。

熟悉难词,句式(sentence structure)偏差

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生词原因所导致的偏题之外,不少考生也遇到过因句式理解而发生偏题的情况。自然(naturally),此种偏题更为冤枉。如以下有关健康问题(health problem)的题目:People should look after their health as a duty to the society they live in rather than personal benefit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本身题目中并未出现生词(new words)和难词(difficult words),但是在实际练习(practice)中不少考生却并不能准确(correct)理解,原因是偏差理解了rather than以及as a duty to这两个最简单的(simplest)词汇,从而把题目理解成了:人们应该照顾(take care of)好自己的健康(health)而不是照顾好自己的个人利益(benefit)。类似的还有对从句出现时句子内部成分不明确等原因(reason)所导致的理解偏差。

因此针对以上两方面的片面理解,强烈建议(suggest)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language expression),更重要的是从基础(basic)抓起,并且时刻关注社会上的时事动态,提升自己思路逻辑(logic)以及辩证能力,从而更灵活地在雅思考场中发挥,获取更高分(high 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