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记者在重庆高招现场看到,高职院校招生却相当冷清。在教育途径和就业选择愈发多元化的今天,不少只能报考高职院校的低分高考生面对选择高职还是复读犹豫不决,在考生眼里,尽管高职有着极高的就业率,却依然缺乏吸引力。

“心里总有份自尊放不下”

T恤、短裤、马尾,19岁的王静一看就是一个文静乖巧的女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无奈地选择就读高职。初次见面的时候,王静的脸上却看不到那种刚刚结束高三痛苦生活的轻松。在被问到为何报考高职院校时,她仅以一句羞涩的“没办法”一带而过。就读于重庆某重点中学的王静平时成绩中等、完全有希望上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却在今年的高考中遭遇了滑铁卢,成了一名低分考生。

因为分数很低,王静也想过要复读,可是校方一听说她的高考成绩就立刻变了脸,接待的人淡淡地指着手里的一份报名单说:“来我们这里报名的分数至少也得够个中等,你这个分数来了也很难跟上进度,自己辛苦不说,学校升学率也升不上去啊!我劝你还是看看别的学校吧。”那一次的事让王静的自尊心彻底受到了打击,家里一连好几天都被低气压笼罩,三个人就一直这么沉默着。

王静一家也清楚,高职高专院校当前的就业率并不差,但是,“学历上过不去啊,我一直向往白领的工作,职业学校毕业了顶多是技术型工人,身份上就低人一等。而且就业面太窄了,学校也不能保证我一定能找到他们承诺的好工作。”王静说。

记者采访了几位低分考生,发现复读或就读三本院校成为他们的首选,大部分人对高职说“不”。

高职遭遇“吃不饱”窘境

“上不了重点大学的上本科,上不了本科的上三本,上不了三本的读高职。尽管媒体上宣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不比重点大学毕业生低,但很多同学都不愿意接受这种说教。” 8月9日,重庆某高职学院招生处长刘君向记者感叹,原本光鲜的招生工作已经从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从被人求到到处求人,其个中滋味难以言说。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考生、家长仍对高职教育抱有偏见。学生家长除了别无选择委曲求全地让孩子接受高职教育外,鲜有把高职院校作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首选。大家认为它是拾遗补阙、兜底备选的“保险锁”。加之,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导致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持有怀疑态度,无论是校方还是考生方都对其并不看好,以致在不少地方,职业院校悬挂横幅招生时,故意去掉“职业”俩字,以此来吸引学生和家长。

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想到一些见不得光的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庆某高三班主任对记者表示,有几所高职招生工作人员,在学生填报志愿前几天找到他,要求他推荐学生报考其学校,按每生几百元不等对他表示感谢。这位班主任透露,有个别高职院校工作人员提出的价码达到一千元以上。

"高就业率”难成救命稻草"

与大学生就业难相对比的是,近几年高职院校最吸引社会关注的是其居高不下的就业率。记者在重庆高招现场看到,高就业率也是高职招生宣传时的最大卖点。

对于不少学生担心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后学历低,会影响职业发展的问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詹善兵表示,考生完全可以先就业、后深造,既解决了就业问题,获得了工作经验,又可得到高学历文凭。考生在工作后可以报考成人专升本考试,考试合格并学成后可取得成人本科学历。

而学生张岚并不认可这种说法:“现在一直呼吁打通职业教育立交桥,可是我看到身边几位高年级同学高职毕业后即使想继续读本科也就读无门,有的花几年时间拿个成教文凭社会也不太认可。他们工作后一个普遍问题是工作强度大,各方面福利保障跟不上。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今年我选择复读,咬牙拼搏,怎么样也得上个本科。”记者发现,抱有张岚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一些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呼吁,考生们应转变固有观念,打消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尤其是广大低分考生,可以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寻求到广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些教育专家指出,高职遭遇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不仅仅由于人们重文凭的观念问题,这与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建设不足、缺乏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要求脱节有很大关系。考生下降对高职招生是一个严峻考验,高职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戳此查看2011高考专题>>

戳此查看高中专题>>

戳此查看历年高考真题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