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5月 中国《民铎》刊登的泰戈尔手迹

沪上各团体为泰戈尔举行欢迎会,前排右三为泰戈尔,前排右二为徐志摩。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 和讯-阅读)

这位以文字优美著称的印度诗人,其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等,不仅在中国读者中风靡一时,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众多学者和诗人,其中包括郭沫若、徐志摩、王统照、郑振铎、俞平伯、冰心等。也许你不知,这位大文豪生前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1924年4月至5月、1929年3月和6月,泰戈尔先后三次访问上海,在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一股“泰戈尔热”。

由于徐志摩是泰戈尔的翻译,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徐志摩拜泰戈尔为干爹,泰戈尔给徐志摩取了个印度名Soo Sim 索思玛 。
二度来访,三天时间,泰戈尔只在徐家与志摩夫妇谈诗话家常。陆小曼后来回忆说,泰戈尔“说话的声调带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美,低低好似出谷的黄莺,在那儿婉转娇啼……那时情况真是说不出的愉快”。
对徐志摩夫妇,泰戈尔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宠爱,有时印度同胞请客,他也必定带上他们,还对别人介绍说是“自己的儿子和媳妇”。离别之时,徐志摩拿出一本纪念册请他留下墨宝,泰戈尔欣然动笔,在本子上为徐志摩夫妇留下远看像山、近看是一位老者的自画像,并附诗一首云:“山峰盼望他能变成一只小鸟,放下他那沉默的重担。”
同年6月11日,诗人访问归来,再次路过上海,仍旧住在徐志摩家里,这次泰戈尔仅住了两天。回国前,泰戈尔拿出一件紫红色丝织印度长袍,上面用金丝精绣着富有印度民族色彩的图案,他深情地对徐志摩夫妇说:“我老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到中国来了,这件衣服就留给你们作纪念吧。” 泰戈尔回国后,徐志摩一直与他保持书信来往。两年后,徐志摩曾辗转欧洲,到达印度,为诗人庆祝七十大寿,并约定八十岁再来为他庆祝。然而世事无常,不久,徐志摩却因飞机失事,先去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