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弘:上海新东方学校中高级口译/口语明星教师,口译教研组成员。高级同声翻译,世界五百强企业特聘同传,2003年凭236分成为上海市高级口译最高分得主,并获得过“CCTV杯”和“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双料冠军。

 2006年9月28日,上海外语口译英语高级口译考纲教程(第三版)报告会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报告厅举行。会议由上海市高校浦东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全福主持,各教程主编也分别就第三版教材的思想、框架和内容做了报告。刘教授表示本次报告会后,各培训机构正式启用第三版。

刘教授提到口译项目自94年开始设计,95年开考,到今年9月考试已经是第25期了。从第一次开考的905人发展到今年9月的51127人,至今已有36万人参加了口译考试。这一记录说明十年来,口译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还是相当成功的。

陈德民教授也在之后的发言中提到,口译项目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真是beyond his wildest dream。口译是一个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的项目,教材质量的提高也是口译项目发展的重点。

高级口译教程自1998年第一版问世到2002年出第二版,今年高级口译正式出版第三版。对于大家最关心的教程变化有多大以及考试难度趋势的问题,各主编均表示:三套教材一脉相承,第三版的框架和体系与第二版一致,只是某些内容根据时效性做了更换。而考纲的变化体现的是口译考试规范性和合理性的提高,考试难度仍然稳定在近几年的水平上,不会越来越难。

 一、《高级口语教程》

主编:严诚忠教授

1. 新教材指导思想:

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口语教材,但大多以具体的situation dialogue(情景对话)为主,偏重于固化的机械训练,相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表达能力,致使学生虽能说几句英语,却很难体现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新版的口语教程是专为口译考试服务的,但也能真正提高英语实用能力。

口试的第一部分就是口语,而口语正也是口译的基础。这里提到的口语指的是make a speech、talk at length、public speaking的能力。严教授指出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母语的教学也忽略了how to organize a proper speech的训练,而这恰恰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严教授是中国第一批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他在国外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外国的本科生尽管有时内容还欠缺思想,但口才都非常好,而这和他们从小接受演讲训练是分不开的。

2. 新教材学习模型

努力构造“积累à盘活à变现”的学习模型:

“积累”是模型的底座;上一层是“盘活”,即盘活积累的存量。很多国内大学的外语教学和中学别无二致,还是不断灌输知识,而大多数社会考试也不能帮助盘活积累的存量,但口译考试却是很好的契机,帮助学员应用所积累的材料和资源;最高层是“变现”,也就是学以致用,英语学习不能只是海绵不断吸水,the real purpose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y is to realize the value, not accumulation only。

3. 新教材使用方式

新教材为口语表达实践提供话题、表达方式、思路和操练方面的参照性材料。但是好教材的作用远不如好老师,教材给老师提供很多语言材料,但留给老师很大的选择余地。

口语教程的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看懂,但这远远不够,口译老师应立足引导学生make a proper speech in English,这也是考试的要求。尽管考试中口语部分的时间总是被压缩,但本着实用的功能,口语能力非常关键,的确是口译的基础。

此外,严教授提到在job interview中,外语能力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人力资源经理在录用专业人才时,English proficiency always has the final say。除了看外语证书,还要分析面试者表现出的气质和mode of thinking(思维模式)。比如,被问及对一个事物的观点时,学生往往只会讲同意或者不同意,但不会展开,或者东拉西扯,没有中心。通过口语教程,学生应该培养表述的思维模式,即针对某些话题,how to express yourself, your understanding and perspective。

4. 新教材修订比例

原本计划修订比例为30%,但鉴于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的迅猛发展,最后更换了60%的内容。对于不断涌现的新名词,编者也根据口头交际的现状予以考虑。比如super-voice girl(超级女声)这样的新名词也纳入了书中,可见本书的时代性。

二、《高级口译教程》

主编:梅德明教授

1. 新教材修订四原则:

经典性&时代性

经典性体现在语言上,而时代性体现在题材和内容上。时代变化中产生的鲜活的新表达需要经过检验和考量才能进入新教材,比如pk就不够符合,收入书中的都可谓是时代产生的新的经典。

典型性&广泛性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功能,课文都选取了最典型的表达方法和话题,而课文后的配套练习和相关材料对主题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具有广泛性。

典雅性&通用性

教材无论是课文还是配套练习都坚持语言的典雅性,致力于让学生能从中收获可存储和积累的语言点。通用性表现为所有课文都能举一反三,每个单元的话题是无限的,但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教程上有限的课文,能用在其它的话题上。

真实性&参阅性

所有文章都是真实生活中的材料,衬托生活变化,离开生活的文章均被替换。每个单元都    有词汇扩展,是课文的支撑,可用作参阅性的材料。

2. 新教材使用方式

教程以“口译概论”为先导,学生可以了解译员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口译的特点与标准,起到点拨的作用,也体现了考试标准;15个“口译单元”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可以把词语预习作为口译的热身;6项“口译技能”是教学的辅导,而8套“模拟考试”可以作为检查手段。

3. 新教材学习模型

梅教授在讲话中提到,口译interpretation一词源于公元前900年的西语词汇targumanu,象征着tongue(舌)和manual(操作)。Interpreter也有middleman/intermediary/go-between的表征,是一个开口饭。他建议学生一定要操练,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要主动投入练习。

4. 新教材修订比例

第三版口译教程与第二版相比,更新比例在1/3。但是各个单元的框架、功能和话题都保持不变,只是根据近年来口译工作的需要和时代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更换了一些课文内容。

口译工作的特点是接触到的永远是最新的语言表述形式,修改后的教程无论是题材还是语言对这一点体现得很充分。通过教程,学员可以接触到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热点问题及有关的背景知识,认识并掌握一些相应的语言表述形式。

三、《考纲》

负责人:齐伟钧教授

上海市英语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大纲2006版现已出版。下述是新考纲中与口试部分相关的变化和重要信息:

1. 高口的培训目的

旧版中提到高口的培训目的是“培养同声传译”,新版中修改成“培养具备从事范围广泛的包括专业领域口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齐教授表示,同声传译仍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深造,但是能考出高级口译岗位资格证书真的很不简单,持证者去从事一般会议口译、商务口译、甚至是国际会议的普通口译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高口的证书不仅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甚至还有高校的认可,齐教授说获得高口岗位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考上外英语专业本科段相关课程的8个学分。

2. 口语测试题型

考纲上列出了三种题型,除了历年考试采用的命题发言,还列出了图表叙述和短文评论。

但与笔者的交谈中,齐教授肯定地表示,考试还是求稳。尽管考纲列出三种,但还不会采取后两种形式,仍然会沿袭一贯的命题发言的口语考核形式。

3. 口译选材原则

在口语体的文字记录材料中选取口译材料(如采访、对话、讲话、演讲)。题材具有广泛性,涉及多学科领域,但深度和难度适中。

齐教授举例说明:比如英译中,第一篇国际政务,第二篇旅游;中译英,第一篇体育或文化,第二篇社会发展。

四、其它相关信息

说道口译项目的培训,孙万彪教授认为口译考试和培训都体现了“语言是工具”,能弥补大学英语教学“满堂灌”、学生“光听不练”的模式。齐伟钧教授也提到口译培训是解决“聋哑英语”的有效途径。

第三版主审张永彪教授表示,口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项目(practice-intensive program),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到熟练不出差错。近几年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和口译相关的项目得分明显较传统项目低。而培训机构为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做出了很多贡献。比如,通过口译培训,老师亲自示范学生如何做笔记。国外的口译教学也强调每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笔记体系,这种能力的建立也往往是培训机构对于学生最大的帮助。此外,对于数字口译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表述能力、根据规定的范围和题目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都是口译培训的目的和作用。

陈德民教授提到外语技能是不能分离的,每个课程都相辅相成。建议学生自己先积累,然后再通过培训得到系统性的提高。高级口译的考试难度仍在相当水平之上,学生需要经过培训再来考试。梅德明教授也说,好的教师和好的教材同样重要。

最后,张永彪教授还提到了一个口译工作人员的发展阶段:

第一步是获得语言的能力和技巧,大家也不要忽略自己母语的训练;第二步是获得口译能力和技巧,能从事比较general的口译工作;第三步是专业的发展,口译不会一直general,最终要和某个专业结合起来;第四步是专业方面的不断提高和拓展。

本文出处:新东方邱政政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