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他并没有特殊的智商,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好奇心。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也说过,自己并不是个咨询师,只是一个喜欢问客户刁钻问题的人。

好的问题,远比答案更有力量。

然而,大部分人却发现,自己不光不善于给出答案,其实也不知道怎么问问题。

有时候,想知道一件事,但却不知道怎么明确地问出来;

有时候,自己问出的问题,不光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连自己也能看出来不恰当;

还有时候,别人能够通过一个问题开起一段深入的对话、交上一个新朋友,而你却总是迷之冷场。

如果你也深受这样的问题所苦,那么你可能需要看看这本书:

Power Questions
提问的艺术

它的中文版长这样: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个人,都是著名的商业咨询师,

他们分别是安德鲁·索贝尔(Andrew Sobel)杰罗德·帕纳斯(Jerold Panas)

为了写这本书,他们走访了数百位商界的成功人士,其中就包括刚刚说的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在书中,他们精选了数十个典型案例,来仔细阐述提问之道,并将那些商界大牛的经验总结成了系统的方法体系。

比如,

当你要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应该劈头盖脸地问一个问题?还是应该先阐述一部分事实?

答案是:你应该直接先问问题,如果有需要阐述的东西,应该在问完之后补充;这是因为,“陈述事实”是很难抓住别人的注意力的,而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很稀缺。

再比如,

是浅显、基本的问题好?还是新奇、深奥的问题好?

答案是:越基本、越具体的问题越好,因为这才能够引发实质性的讨论,而不是空泛的甩概念。

还有,

你认为问问题的方式分为几类?每一类又分别是什么?

答案是:分3种,分别是“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追问式提问”,而这每一种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你可能觉得,这些东西听起来都十分浅显,似乎并不需要特地写一本书。

但是,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东西都看似浅显,我们绝大多数人才根本没想到去总结经验,结果在真正遇到相关的问题时脑子里总是一片混乱。

欧美的实用类书籍就是有这个好处,他们喜欢把一切可以工具化的东西工具化,写成一本明确的行动指南,让大家在面对一项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成体系的参考。

也许你觉得这种方法太过教条,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件很灵活的事情,应该灵机应变”。

然而,“灵机应变”和“自由发挥”,也是需要基础的,如果你对提这件事一无所知,那你的“灵机应变”和“自由发挥”其实只是“乱讲”。

 

OK,来讲讲今天的词 question

这个词应该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它算是英语词汇里最基础的几个词汇之一。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不光是个名词,表示“问题”;它同时也是个动词,表示“问问题”

而且,它于 ask 不一样,不是简单的“问”,而是特指“深度地、详细地发问”

有时也用来表示“质问”

 

那么,我们来造个句子吧~

I keep questioning myself, day by day.
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