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小编:这个周末大家一起来看大片吧!在不同地点,不用时间,大家一同来看《艺术家》!将你的一句话或是一段话甚至几段话发表出来吧!周末一起爆米花!欢迎到电影爆米花小组参与讨论>>

【关键词】

电影评论/影评:film review

网友:Luc_Fr:从早期电影到默片再到有声片,欧洲和美国电影在这三四十年中是并存的。除了早期的好莱坞风格,一战后还有德国的表现主义和法国的印象主义足以大书特书。但是在今天的电影史上,好莱坞银幕才是声音变革的主要见证。《艺术家》的主题是“一个默片明星的沉沦”。若是细究起来,也会发现掺杂了印象主义的主观手法(如内心痛苦时的叠影),并不全是好莱坞传统。迪雅尔丹饰演的乔治,是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和吉恩·凯利的混合体,一个孤独地挑战时代的悲壮英雄。迪雅尔丹本人的气质和擅长领域,却一直在法式喜剧方面,他的嬉皮笑脸和玩世不恭,总让人担心冲淡了背景的沉重。导演阿扎纳维修用了一个老套的爱情故事,让影片在怀旧的包裹中变得轻快。女主角贝莱尼丝·贝乔(也是导演的妻子)的面孔,完全不像当时好莱坞女影星风格。这种有点“私心”的“出戏”,其实也可以看做导演刻意为之,与声效的偶然跳出一样,提醒观众“默片”早已不存,此片仅是仿作。更何况在电影史上,不少伟大的默片导演和演员,都在无声到有声的转变中,因为对新艺术的“固执”理解而被时代抛弃,因为他们就像片中的乔治一样坚信,“有声电影是电影的堕落,用听觉去辅助理解,艺术潜力即被扼杀。”

除了摄影和配乐等显而易见的技巧,许多特效也在“欺骗”观众的视听感。因为对现在的黑白胶片成像效果不满意,《艺术家》采用了彩色胶片拍摄再洗成黑白的技术,模仿出1920年代的解析度。此外在拍摄时使用的22帧速度,更有一种默片时代才有的急促感,并给人物带来了一种天生的喜剧效果,让乔治这个角色的举动更加令人信服。阿扎纳维修的“玩心”还在某些场景上别有趣味,譬如乔治的那个诡异的梦境,除了他本人,其余一切声效俱在,车鸣、狗吠、电话铃、女人的笑声……乔治更像是代替观众穿越到了80年前,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来突出有声设备对于电影制作、电影理论的颠覆性。间幕的使用也是默片独有的特色,除了必不可少的叙事交代,在《艺术家》中用了一次“Bang”来实现对观众情绪的“误导”。说来这些小技巧在早期影片中多有使用,如今再来翻看,多少是触动了各大奖项评委的情怀。再加上影片本就是回溯了电影圈里的“往事”,制片人与明星的对抗、新人的梦想、戏中戏的暗喻等,如《雨中曲》和《一个明星的诞生》,阿扎纳维修不把自己当外人,旁观回录了好莱坞的潮起潮落。

传统的戏剧性设置,纯粹的人物关系,这让《艺术家》中内在叙事的地位让给了更加明显的外在技巧。但这也更加考验两位主演的配合,在《OSS117之开罗谍影》中贝乔和迪雅尔丹的爱情还有台词依靠,可在《艺术家》中,就只能靠纯粹的表情和动作来完成。抛开复古的情怀和考据的技巧,片中佩蒂和乔治间难能可贵的爱情,或许才是普通观众被这部影片打动的原因。这不是新浪潮,也不是后现代,浪漫本来就很简单,只是一见钟情的互慕。乔治与妻子的感情冷漠,导演仅效仿了《公民凯恩》的几个镜头就足以交代,但在与佩蒂若即若离的关系上,我们看到了诸多经典爱情片中的桥段,并不局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可以说,这部《艺术家》是阿扎纳维修献给自己和贝乔的情诗。在向好莱坞致敬的同时,这个法国男人也不忘向阿根廷裔的妻子传递另一种痴情。

Liberalist:《艺术家》(The Artist)—— 留躯换魂的精明之捷。无论作为影迷还是普通观众,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既定现实就是:电影艺术发展至今朝,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技术改变形式”的日新月异了。尽管如此,大批资深“怀旧党”的存在,余留了让老式电影技术和形式“回光返照”的潜在市场,也使得像《艺术家》、《雨果》这样的致敬之作有了重返短期时潮的可能。严格来说,《艺术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白默片,它的模仿只能勉强算是流于形式:默片的几大“显性要素”(黑白、无声、字幕注释,或许还有16帧的降格摄影技术)点到即止,让大体框架确是沾上了那么点时代沉淀的调调。然而导演的新意与诚意却难抑现代电影拍摄手法的固有惯性:影像中不断穿插着频繁的人物反打、精巧的机位移动、夸张的倾斜构图,甚至是诡谲的主观镜头,种种迹象无非彰示着一个令诸多默片忠实拥趸倍感失望的本质:《艺术家》,不过是一部以默片躯壳哗众取宠的“达人秀”耳!“魂”之不存,“形”将焉附?

《艺术家》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仅从剧情角度而言,它的黑白片前辈《一个明星的诞生》远比其要丰满不少。然而《艺术家》的立陶宛裔法籍导演哈扎纳维休斯用他独特的智慧将这个老套故事编排得意趣横生,重点在于他把叙事的中心转向了人物塑造、而非事件本身。在这样一部具有半传记性质的影片中,主人公George作为默片时代的大师级人物、具有与生俱来的肢体语言及表情功力,这也在很多方面反衬出了其日常生活中对于人际交流(以口头语言作为直接方式)的困难与不适。女主角Peppy尽管出生卑微,但热情洋溢的个性及超乎常人的表现欲却助其顺应潮流而步步攀高。这样的人物安排显然蕴含了十足的张力。故事将叙述背景定位在默片至有声片的转型时期,而两位主人公正是这个背景下两股交接力量的缩影:George代表着大势已去然气息尚存的默片之老朽年代,Peppy则是横空出世而蓬勃向上的有声片之新纪元。人物间的邂逅、误解乃至摩擦,正如影史上任何技术大变革所必然经历的那段“阵痛期”、即便是当下3D电影的崛起也不例外。而令主角纠结不已的个性根源——即其不善言辞的交际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以古鉴今、不失为对于如今后Web2.0时代社交病态普象的启示。诚意与新意并重,让这部主打“复古系”的现代影片、同样焕发着内涵的时代意义,可谓既讨巧而又高明。

尽管黑白默片从字面上显然是属于“无声的艺术”,但是电影音乐其实早已作为一种辅助表现形式介入电影的放映之中,这点在《艺术家》中也有非常直观的描述:银幕上是精彩绝伦的无声影片,但舞台下则有小型交响乐队的同时演奏。而作为一部形式上的致敬之作,《艺术家》所运用的电影配乐充满复古情调,悠扬之中不乏戏谑、严谨之下不失活泼。虽然借用了希区柯克《惊魂记》的经典主题配曲、一度令老牌默片明星金·诺瓦克打抱不平地惊呼被“墙尖”,但是从现代电影配乐的惯式来看,《艺术家》所原创以及引用的音乐与情节变化之间还是非常搭配的;尽管在节奏上还难以达到“精准”的地步,然而其丰富的曲风与典雅的格调还是会令大部分观众一饱耳福、留恋其中。

宇文翮:《艺术家》当真是近年来少有的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倒不在于其中蕴含多么深邃的内涵,而在于形式上有一个漂亮的艺术创新。其实严格说来,《艺术家》并不是一部默片。大量的音乐被铺在了声轨上,同时在个别段落也实验性的加入了环境音、动作音甚至台词(最后一幕)。为了让观众产生更多的共鸣,导演在复制早期电影的视觉效果上也破费心思,甚至让胶片的转速从每秒24格降到了16格(人物动作加快)。片中大量的音乐取自希区柯克的《迷魂记》,而George和妻子吃早餐一场戏的蒙太奇场景,则是明显效仿了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事实上,就连故事线也是好莱坞影史上屡次被翻拍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和著名的《日落大道》的混合体。《艺术家》并不是一个忠实的默片的复制品,它更像是一个再造的经典老爷车上被安装了GPS导航系统。这部情怀制作无疑会是怀旧者的心头之爱,亦如马丁·斯科塞斯的新片《雨果》(致敬梅里耶的《月球旅行记》)。

但值得肯定的是,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电影语言都始终缺乏必要的革新。《艺术家》这部“非典型默片”的出现确实是给观众带来了一丝新意——但并不是革命,因为,历史的车轮不会倒退,默片永远不会复兴,否则,那些新建的大量的3D-IMAX影院的老板们要如何适从?毕竟,电影说到底,还是一笔生意。

MrJustin:《艺术家》是一部让很多好莱坞巨匠脸红或者诡笑的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2D到3D,从手绘到CG,从柔焦到高清,电影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从这座电影城开始,其中伴随着各种怀疑、绊脚石、拆台...前浪为了自身地位和利益不愿交出指挥棒,后浪为了上位无所不用其极,结果谁都知道,老艺术家几经挣扎最后还是被拍死在沙滩上,孤注一掷期待逆潮流而上者倾家荡产身败名裂,成了后人的笑柄,个别懂得与时俱进的有机会继续发光发热却显得手比较笨,后浪可以暂时笑傲江湖,却不时回头观望,怕后后浪又捧着一台高科技玩意儿瞬间把自己拉下台。

《艺术家》被归为音乐喜剧类,几乎零台词的电影有音乐贯彻始终,穿插的小幽默让观影的一百分钟很轻松,然而伴着男主唯一一句台词“with pleasure”升起的片尾字幕却是深深的沉痛,简单的故事映射出大背景的变迁,暗地里营造出史实般的宏大。无法放弃骄傲不愿放低姿态变和事老的男主,只是好莱坞千万失意从业者的一个缩影,这些人有的在家逗狗,有的怀着悲愤入土,在观众欣喜迎接电影新旧更迭技艺时不会想起这些失败者形象,然而好莱坞却是在他们的抗争中不断进化的,坞内的华丽和现代化是由他们作为地基。之前很少有歌颂这些“loser”的电影,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讽刺电影工业新晋霸主的不仁不义,去为遭遗忘的人立碑。直到一群法国人在好莱坞为整个好莱坞拍了一部传记,从欧洲一路高奏凯歌杀进颁奖季决赛圈,之前脸红或者诡笑的人都无法无视了,一部电影映射了好莱坞各种工会奖,学院奖几千位再也回不到幕前的评审的血泪史。

尽染安宁:Return to innocence.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从黑白默片到有声黑白电影,再发展到后来的彩色荧屏,如今3D电影大行其道,将来还会有更加逼真的4D电影等着我们。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在提高着观众的审美品位,挑战着人们那永无止境的猎奇心理。会有无数个詹姆斯·卡梅伦不停地利用新技术给人们带来视听的新体验。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千变万化的视听技术也会让观众麻木,会不经意间怀念起几十年前曾经让他们落泪或者狂喜的老电影。就像现在有人喜欢收集古董、喜欢传统手工艺一样。

于是乎,今年我们看到了一部向默片时代致敬的《艺术家》。这部电影采用相当原始的制作手法,演员之间没有语言对话,全片依靠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精心编排的配乐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字幕向观众传达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片中,演员的动做和表情夸张,仿佛让人感觉回到了默片时代那种特有的表演方式;影片也没有使用现在常用的CG特效,自然原始。也许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最初的感动和快乐吧。透过该片,我感受到了电影曾经拥有的那份纯真的娱乐精神。什么叫做好看的电影呢?在我看来,好看的电影就是由演员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向观众讲述一个好故事,这是电影永远不变的精髓。但是看了《艺术家》之后我有些失落了,我发现自己生活的年代并没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讲,相反的,许多电影剧情和内容已经约定俗成了,我看见了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局。好演员很多,画面也越来越精细,但是好故事越来越少了。

tuweri:不止是默片的形式,更重现了默片的思维方式和剪接方式,这样一部充满诚意的影片,令人无法不肃然起敬。大量的双关语既是早期默片的特征,也是这部致敬影片的看点。夫妻感情破裂时妻子的台词“we have to talk”,"why do you refuse to talk"既揭示了两人无法弥合的破缘原因,也预示了George的默片投资在大恐慌时期被人抛弃遗忘的失落。而George在餐厅听到Peppy评论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不同时,站起让出座位后回应的那句“I've made way for you”(我来为你让路)更是令人难忘的一句双关语。而结局重拾默片的佳构剧创作思路,将起承转合用传统却精准拿捏观众情绪的方式串合起来,那个大大的“bang”字可谓有声片无法完全取代默片表现形式的最好例证。为着那个“bang”字,我会怀念这部晚于时代80年的新默片的。

影片《艺术家》这种有意弃浓妆而着淡抹的形式,恰到好处地配在了两个相互衔接又难分难舍的朴素故事上,更让影片的形式和内容显得表里如一和相得益彰。一个故事是纪录片性质的,讲述了早期电影从默片走向有声片的故事,它让我们感慨电影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借助技术手段地层出不穷而如虎添翼般地迅猛发展的历史。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黑白默片的形式极为一致,而这个表面上的电影升级换代的故事所套着的,则是一个更有文学性的,也是我们早已看多了、看过了、看旧了、看老了的故事,一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女爱情故事:男的曾经是默片影帝并大红大紫,女的不过曾经是男明星超多粉丝群里的一只丑小鸭而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了,男的漫不经心、女的受宠若惊,男的不经意间利用他超级的声望,给了女的一点提携和帮助,而之后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两人原先的预料;影片由默片时代走向了有声片,男的在默片时代已经形成的口碑此时反而成了他开口说话的累赘,女的则应验了“船小好调头”那句常言,她借着开口说话时观众对新的电影时代里新人的要求而一举走红,并很快地如日中天;然而,女的又是个很传统的痴情女孩,她不但没有认为她的走红和男人的走背成了他们俩感情交往的鸿沟,反而认为男的从高高在上而一落千丈之后,她有了更多平视的机会和拥有的可能;于是,女人借着男人的落寞和孤寂,抓住机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了男人,最后俩人在有声片世界的歌舞片里找到了扬长避短和珠联璧合的表演机会,皆大欢喜的结局就在所难免了。

任海勇:这个老套的故事,在这个老片的样式和老气的表演之下,让我们仿佛是在看一部当年就拍好了,但却没有看到过的陌生的新片或是熟悉的老片,它让我们更多想起的是我们曾经经历或是熟悉过的故事来。曾经的影像也许没有现在那么富丽堂皇,曾经的音效也许没有现在那么生动逼真,曾经的爱情也许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多彩;而这一切在回忆之中都变得那么地真情、专情、用情和纯情!这恐怕是现代人在看够了太多地矫揉造作、添油加醋、胡弄玄虚和云里雾里的影片之后,一次彻底地情感放松、精神洗礼、心灵休闲和身心沐浴吧!这就是我看到的影片《艺术家》的艺术性所在:一种浓墨重彩反衬下朴实无华的,让我们能温馨甜蜜地回忆起曾经走过的日子的,永远永恒的经典美!

filmmaker:非常讨巧的审时之作,虽说是致敬默片,其实在借默片作形式创新,中和尾的有声处理令人眼前一亮,故事并无善可陈,亮就亮在能想到用默片,并把这种形式带回观众眼前引起共鸣,此外,单凭画面加字幕的方法去叙事没有深厚的功力不能胜任,剪辑转场颇具心思,bang桥段令人惊呼妙极。台词中对电影有声语言的讽刺发人深省,导演的表意正符合当代所缺失的,演员们演技一流,除了peppy不太喜欢,女人还是觉得blond好,小猪贝贝的农场主看着真亲切!

Bonnie: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好电影,看了以后想起立鼓掌的电影,看了以后会再次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好电影? 这就是了,无比精彩的一部电影。一部诞生于2011年,彻头彻尾法国制作,却“以假乱真”,看上去十足地道的一部好莱坞二三十年代默片。如果不是里面的个别默片字幕用上法语,如果不是屏幕上还没有旧片的伤痕累累,你几乎以为自己在看一部八十年前的好莱坞老电影。也许,今天就只有法国电影人还有这份拿捏旧片精髓的功力和事事追求精致的态度,才成就了这部电影。 

喜欢看电影的你还可以去电影爆米花小组参与讨论哦,也来写写你的一句话影评吧!>>